2014年7月,尤阿希姆-勒夫率领着年轻的德国队在巴西捧起金光灿灿的大力神杯,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看上去,真的很美。

从克林斯曼的助手变为克林斯曼的继任者,勒夫无疑是幸运的,毕竟在国家队主帅这一任职上从助理职位上转正的屈指可数,但勒夫却又有些不幸,因为与此同时,足球史上一个最伟大的王朝诞生了。

2008年欧洲杯是勒夫首次带队参加洲际大赛,作为菜鸟主帅,勒夫一出手便不同凡响,德国队时隔12年后再入决赛。但在决赛中,德国队全场被西班牙队牵着鼻子遛弯儿。面对阿拉贡内斯为西班牙国家队量身定制的传控战术,向来坚韧顽强的德国战车倍感绝望,一通刚猛迅捷的组合拳如同打在棉花堆里一般毫无用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沉寂了48年的西班牙斗牛士重回欧洲之巅。

2010年世界杯半决赛,德国队又一次被西班牙队淘汰出局,痛失决赛权。尽管2年前的失利让勒夫多了一丝心眼,但面对更加老练睿智的博斯克,他依然是无计可施。随后西班牙队在决赛中战胜荷兰队,历经数十年艰辛后终于首捧大力神杯。

而勒夫和他年轻的德国队,又一次成为西班牙王朝的背景帝。

两次惨痛的失败,让勒夫决定摒弃德国足球传统的精髓,信奉将球控制在脚下的哲学,成为传控足球痴迷者。2012欧洲杯预选赛,勒夫的新德国队正式亮相,并大放异彩。但就在球迷们期待德国队能和西班牙队在决赛中上演巅峰对决之际,意大利队以一个干净利落的2比1将勒夫和他的德国队阻挡在了梦想之外。

所以,2014年的世界杯,是勒夫让失败这个“母亲”终于生下成功这个“儿子”后登上的成功巅峰!但那是勒夫的胜利,也是传控足球的胜利,却不是德国队的胜利!

2014年的德国队是有别于1954年伯尔尼奇迹、1974年慕尼黑之夜和1990年意大利之夏的德国队,没有了德国足球惯有的大刀阔斧、强悍硬朗,更少了历来让各路豪强谈之色变的顽强意志。

德国队是世界足坛将力量和技术结合得最好的球队,然而在勒夫的引领下,技术比重越来越重,力量对抗愈发鲜见,纵然第4次捧起世界杯金杯有勒夫的功劳,但若是仔细研究一番,勒夫的成功,其实更多的是德国足球在坚持自我的道路上收获的水到渠成。

2008年,德国国青U19夺取了欧青赛冠军,2009年,德国国青U17和U21同时夺取了欧青赛的冠军;2010年和2012年,拜仁慕尼黑2次杀入欧冠决赛,2013年的欧冠决赛更是德国国家德比的再演。勒夫的成功,固然有他潜心钻研的因素,但德国足球传统土壤上孕育出来的一大批优秀球员才更为关键。

拉姆退出国家队后,勒夫带领德国队在2016年欧洲杯半决赛中被法国队淘汰,随后施魏因施泰格也宣布退出国家队。在连续失去了两位传统德意志足球的最佳代表之后,勒夫的传控足球在俄罗斯世界杯上遭遇最惨痛的失败——德国队首次在世界杯小组赛中出局!

没有了德意志战车的灵魂作驱动,勒夫的传控足球不过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绣花枕头。世界杯惨败之后,勒夫更是给人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德国队居然难求一胜。而0比6惨败给传控足球的鼻祖西班牙,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骄傲的德国足球骄傲而辉煌的脸上。

恩里克用德国队原本擅长的高举高打和快速反击来对付勒夫,这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得实在精妙。勒夫的传控足球在斗牛士们的冲击下是传也传不出,控也控不住,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打了个鼻青脸肿。

0比6的比分痛心醒目,这是德国足球史上最耻辱的一幕。如果说俄罗斯世界杯上的惨败还不足以打醒德国足协的话,那么这场89年最惨痛的失利,应该能扇醒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