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真的都不好看吗?

2020年的一场疫情,让网络大电影找到了发展的温床。

尤其在影院暂停的半年时间里,平均每个月都有超过10部叫得出名字的网大在各大媒体平台上线。

但质量……一言难尽。

直到今天,我看到这部,终于摘掉了之前关于网大的有色眼镜。

或许值得进入院线,是对它最好的评价——《狄仁杰之飞头罗刹》。

别怀疑,这就是一部网络大电影,但就观感来讲,确实有几分徐老怪的味道。

播放至今,相关短视频的总播放量超过7亿。平均每天1亿的节奏。谁说中国人拍不出原味玄幻。

准备好,《狄仁杰之飞头罗刹》,或许会带给你前所未有的诡谲。

电影的背景依旧设置在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故事开始于一场祈福大典。

大典上,舞女穿着灰色的长袍,带着白色的面具,就像来自阴间的鬼魅。

和着“九曲连环度天恩”的祈福辞,整个祈福大典的气氛变得异常诡异。

随着巫婆的“施法”,洛阳皇城上方突然天气大变。

大臣们隐隐约约看到云里有东西,一条金龙就倏忽出现,在皇城上方游弋。

古代注重天兆,金龙现世,是天大的祥瑞,此时群情欢欣,武媚舒颜。

可好景不长,金龙出现还没几分钟就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只横飞的罗刹头颅。

大典乱作一团,罗刹头念念有词:“天罚武灭”,然后开始对大典人群无差别攻击。

一阵骚乱后,罗刹飞头唯一没动坐在皇位上的武则天,只是和她对视良久,随即消失。

皇城里的皇亲国戚哪见过这阵仗,无人可用之际,武则天只能把狄仁杰召回京城。

奇怪的是女皇并不见狄仁杰,只是吩咐手下人,命他限期破案。

因为几天后,还会有更加隆重的大典。

受害者是查案的第一突破口,狄仁杰发现这次案情很蹊跷。

所有的尸首眼睛都呈野兽一般的赤黄色。

死亡满一天后,伤口处还会长出动物身上才有的鳞甲。

有的尸体则长出兽毛,很是奇怪。

因为罗刹头嘴里那句“天罚武灭”出自国师玄虚子,狄仁杰只能去找已经被幽禁的国师一探究竟。

玄虚子果然“玄虚”,他漂浮在水面上,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之后神龙再次出现。

凭空出现,没有媒介,不像方术。

罗刹飞头接踵而至,并在天空中把玄虚子的神龙撕了个粉碎。

神龙元神破灭之后,漂浮在空中的玄虚子突然自燃,变成了一堆灰烬掉进了水里,线索又断了。

没办法,狄仁杰只能用手段,找来“大唐第一仵作”,在前朝未破的奇案中寻找蛛丝马迹。

果然,众人发现很多案子中提到的“黑水河”,与这次死亡尸首的特征很像。

于是狄仁杰准备亲身前往,一探究竟。

后边发生了什么,就留给大家自己看吧。

但说实话,作为一部网大,《狄仁杰之飞头罗刹》,还是有不少惊喜的。

导演黄河深谙观众心理,至少在拍电影上,他比很多院线电影的导演都要有水准。

布景、服化道和造型暂且不论,单就在情节设置上,《飞头罗刹》就很好地把奇幻、悬疑甚至幽默结合到了一起。

举个例子,狄仁杰受召进都,远在千里的他让手下人准备了一样东西。

观众以为怎么着也会是罪证、尸首或嫌疑人啥的,不想“盖头”揭开——

一碗阳春面!!!

能看到旁边的陈副官看到在这碗面的表情——

接着,狄仁杰 开始一边大口吃面,一边听官吏分析案情。

这样的亮相其实有很好的效果。

首先,看上去是立住了狄仁杰的“吃货”人设,符合现代各个年龄阶层的恶趣味。

其实内里是在表现狄仁杰粗中有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神探性格。

其次,这种反差产生了很好的喜剧效果,本来是十分严肃恐怖的探案氛围,瞬间被这种小包袱消解,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观众崩紧的神经,也可以放松一下。

另外《狄仁杰之飞头罗刹》的特效很可,基本赶上了院线片的水准。

看一下徐克版的《狄仁杰》,特效也不过如此。

而这版狄仁杰作为网大,特效方面大有赶超之势。

不能说有多么精良,但相比于同样制作的网大甚至某些奇幻院线片来说,已经称得上是上乘。

比如从天而降的“变色龙人”;

万箭齐发的罗刹头颅;

还有女鬼般的傀儡,

龙和飞头的大战,

特效精致细腻,可圈可点。

当然,对一部电影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故事。

观众之所以吃《飞头罗刹》,就是因为剧情上,它虽然只有90分钟,但讲了一个完整的,脉络清晰的悬疑故事。

从最开始的大典异变,到发现尸体后的抽丝剥茧。

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人不人鬼不鬼的“第一仵作”,到山洞水幕的冒险,

整部电影一直都在围绕“飞头罗刹”的出现及幕后的线索推进。

对观众来说,这有抽丝剥茧的快感。

而在寻访真相的过程中,导演也在给狄仁杰设置重重难关。

找到国师,国师随即死了。

找到黑水河,帮手赫连休屠将军没能出来。

明处和暗处的线索交织,断掉的和出现的细节融汇,构成了一张逻辑严密却又不易发现的真相之网。

观众既有探案的乐趣,又能满足猎奇的心理。既能看到还不错的特效,又能感受悬疑片一样的推理过程。

这是一部好的奇幻悬疑电影应该具备的素质。

其实,《狄仁杰之飞头罗刹》也并不是没有缺点,相反,它有与其它网大一样明显的缺陷:

剧情之间的衔接太过生硬,服化道塑料质感明显,群演竟然还有开小差的,缺乏电影质感。

尤其,跟徐老怪版的《狄仁杰》一样,导演黄河对《飞头罗刹》做了西方化的改编。

除了皇宫、服饰、礼仪等东方传统,狄仁杰探案的过程基本就是换了一张皮的《夺宝奇兵》。

从河湖到山洞,从变异的怪物到人为的蜃景。

这导致看到一半,会有看夺宝探险片的错觉。

在反派的塑造上,《飞头罗刹》甚至对日漫《火影忍者》做了借鉴。

最后大反派的傀儡操作,不能不让我想到砂影村厉害的傀儡师:勘九郎、赤砂之蝎……

不过即便如此,依旧不影响电影的可看度。

“狄仁杰”这个IP自从电视剧出道以来,已经改编过很多版本,最出名的莫过于徐克版的狄仁杰。

但从《通天帝国》开始,徐老怪就在技术探索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虽然我们知道,最后的结局必然都是“迷药”“假象”“蜃景”等等,但这并不妨碍观影过程中的视觉享受和悬疑快感。

有些电影要注重结局,但有些电影,其实可以看重过程。

尤其像这种难得的网大,在不较真的基础上,有时候会比在影院待两个小时更能给人慰藉和满足。

而这,或许也是电影存在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