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的通报,国家发改委对从全国各地遴选出来的100个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200个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200个美丽搬迁安置区、300名奋进易地搬迁干部和400名励志易地搬迁群众进行集中通报,宣传推介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十三五”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基层搬迁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搬迁群众艰苦奋斗光荣脱贫的感人故事,我州多个集体和个人榜上有名。

在上榜的名单中,我州三都、罗甸两县获“十三五”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惠水县扶贫开发办(生态移民局)获“十三五”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惠水县明田安置点、三都县中和镇雪花湖安置点、平塘县2017年县城安置点获“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长顺县民政局局长、长顺县广顺镇移民攻坚队队长宋信琼,荔波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扶贫办党组书记钟少兰获“十三五”奋进易地搬迁干部;都匀市沙包堡办事处金恒星安置点群众罗肇邦、福泉市道坪镇五新社区安置点群众李维超、瓮安县银盏镇江口坝社区安置点群众张仕英、龙里县县城奋进社区安置点群众郭正飞、独山县鄢家山安置点群众邹元江获“十三五”励志易地搬迁群众。

惠水县新民社区扶贫车间生产场景 李庆红 摄

“十三五”期间,我州共实施整体村寨搬迁1620个,24.73万人从生态脆弱的深山区、石山区迁入城镇,减轻了迁出地生态环境压力,修复和增强了山区生态系统功能,有效保护了“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全州108个安置点中有102个分布在县城和中心集镇,为全州城镇化率贡献约6个百分点。全州移民安置点共设置就业创业服务中心99个,移民群众进产业基地、进企业、进扶贫车间,端稳了“新饭碗”,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全面达成。

移民群众家门口就业 李庆红 摄

在易地扶贫搬迁中,我州紧扣“搬迁谁、搬到哪、房子怎么建、搬后怎么办”四个关键环节,探索创新形成“五个三”经验、“一构架三清单”做法、“82”安置方式、党建引领“五新社区”、“七个一批”就业工程、“四建四进”社区治理模式等好经验好做法,为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打造了有特色、有亮点的“黔南样板”,提供了可借鉴、能复制的“黔南方案”,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罗应和、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宋信琼等等先进典型。

产业扶贫有保障 何天发 摄

审核编辑:邹骐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