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勤县三雷镇中陶村,提起县人大代表、育明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明,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真正带领农民群众创业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作为人大代表,杨明以身践行,带头发展果蔬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是三雷镇名副其实的种植大户。如今,他创建的中陶村农业产业园已成为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和实现脱贫致富的“金字招牌”。

杨明正在采摘火龙果 杨燕 摄

2010年, 杨明通过整合资源、创新管理的方式,承包了中陶农业园区数座大棚,成立了育明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将单一的温室产品营销变为优质种苗繁殖、科学示范种植,推动果蔬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通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育明蔬菜专业合作社技术成熟、品种多样,在中陶村农业产业园区拥有日光温室60座,集日光温室产品种植、科学示范种植、苗木繁殖和产品营销等多种功能。合作社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现在我们合作社有一百米大棚36座,双坡拱棚24座,年育苗量在1500万株以上,能够满足全县15个镇和县域周边地区设施农业的苗木供应,并长期与甘肃省高原夏菜蔬菜集散基地签订供应合同,合作社年收入达三百多万元。”杨明说。

周边村民在园区务工 杨燕 摄

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杨明还积极提供务工岗位,吸纳周边贫困户就业。现在有40余人常年在园区打工,人均年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三雷镇中陶村村民柴珠强说:“我在园区务工,一年也能挣五、六万,还能学到种植技术。我自己也种了一座棚,收入非常可观,我们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今年,杨明又流转薛百镇上新村八社200亩土地,建设了西芹标准化生产基地。 基地建成后,在移栽、除草、采收期,可吸纳周边100多人参与务工,为周边群众增加了务工收入,并辐射带动群众大力发展露地蔬菜产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真正实现了特色产业培育和群众收入稳步增长的双赢目标。杨明说,致富并不是只有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这一条路,只要抓住市场机遇,敢想敢干,大家一定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杨明为农户进行管理技术指导 杨燕 摄

杨明时刻牢记代表使命,依法履行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全心全意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说:“人大代表是群众思想的带头人,是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带头人,更是致富一方的带头人。人大代表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为家乡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杨燕 胡雅菲(实习)

编辑:裴艳春

责任编辑:陈达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