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日前,江苏扬州市公布了该市2020年第三季度的空气质量报告,报告显示虽然三季度整体空气质量在持续改善,但主要大气污染物仍然超标,地表水整体也呈轻度污染状态,尤其黑臭水体问题突出。

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数据显示,1至9月,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评价,扬州市区有效监测天数274天,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共217天。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O3)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报告认为,2020年1至9月,扬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9.2%,同比上升12.5个百分点,呈持续改善状态,主要超标污染物为臭氧(O3)、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超标率分别为17.2%、3.6%、0.4%。

在水环境方面,全市列入考核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共有10家。1~9月,各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各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比例为70.0%。

9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8.9%、水质优良比例为77.8%、无劣Ⅴ类水体,高邮湖湖心区点位水质为Ⅳ类、超标、主要污染物为总磷、超标0.76倍。而32个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3.8%无劣Ⅴ类水体。

城市水环境质量考核断面水质问题较突出,8个城市水环境质量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62.5%,其中宝应县中沟河叶挺桥断面、市区新城河团结桥断面、仪征市仪城河大庆桥断面水质均为劣Ⅴ类,氨氮分别超标1.3、0.60、0.45倍。

考核湖泊中高邮湖、邵伯湖均为轻度污染,其中邵伯湖水质呈轻度富营养,湖心点位水质为Ⅳ类、总磷超标0.69倍。

黑臭水体现象较为突出,有反弹趋势。市区已完成治理的73条城市黑臭水体进行了1次监测,因七里河支何纵一河无水,实际监测72条城市黑臭水体,有20条为黑臭河流,其中槐泗河干河为重度黑臭,官河、叶桥大沟、北城河、竹西河、冷却河、丁家河、老沙河、稽陈河、工业园河、四望亭河、沙河北段、七里河支河(中心河、小运河)、同心河东段、中心河、七里河(三期)、双沟新河、杭集镇小运河三期、大杨冲干河等19条河流为轻度黑臭。市区黑臭河流较上季度增加了12条。

全市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呈轻度污染,受汛期涝水影响全市总体水质明显恶化,汛期结束后水质逐渐恢复。9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8.9%,高邮湖湖心区点位水质超标;32个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3.8%;8个城市水环境质量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62.5%;10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平均水质达标率为100%;宝应湖水质良好,高邮湖、邵伯湖水质为轻度污染,各湖泊均为轻度富营养。三季度72条城市黑臭水体中有20条为黑臭水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