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觀察者網一週軍評:疫情一折騰 美國航母又得996)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隨着2020年接近尾聲,美國海軍開始總結本國海上力量在2020年的表現,但在巡航時間扭轉過去多年頹勢的“繁榮”之下,又要戰戰兢兢地迎來新一年的巡航壓力;而與此同時,圍繞歐洲防務的獨立與否,三個西歐傳統大國——英法德最近做出了不少看起來互相矛盾的表態,也讓長期以來就各懷心思的歐洲防務一體化中的矛盾暴露無遺。

本來今年是美軍機動部隊風調雨順的一年,愣是讓美國海軍自己禍禍的“抗壓”了 圖源;社交媒體

創下紀錄的美國航母

上週末,美國海軍常駐日本的核動力航母“里根”返回了母港橫須賀,完成了其超過5個月的海上巡航任務。與此同時,該艦還創下了20年來美國駐日航空母艦的巡航時長紀錄——連續執行巡航任務159天,僅次於1999年美國海軍“小鷹”號航空母艦的176天。考慮到那次“小鷹”號的巡航還包括了前往中東水域的巡航任務,而眼下“里根”號的巡航範圍僅限於包括南海在內的西太平洋,這次巡航在印太水域裏的存在感無疑更高。

“里根”號的船員回橫須賀港列隊,“抗中”176天,感覺良好,甚至還想加班到年底 圖源:美國海軍

在“里根”號航母返航之前一週,美國海軍研究所發表新聞表示,從1月31日開始計算,今年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在海上參與巡航的時間是855天次,相比2019年全年的巡航時長多了258天次,也就是大約40%的時間,同樣創下了2013年以來美國海軍海上活動的歷史新高。

從對美國海軍航母兵力的觀察而言,這一情況的出現上並不意外:首先2019年是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活動的低谷年份,由於“福特”號遲遲無法投入部署,現役的“尼米茲”級又有多艘處在維護保養過程中,美國海軍航母的巡航時間很難增加;而2020年雖然“福特”號依然無法投入部署,但由於其他多艘美國航母狀況的改善,加上新冠病毒疫情後原本進行整合訓練任務的“尼米茲”號被緊急投入到巡航任務之中,以填補“羅斯福”號航母靠碼頭防疫造成的空白,再算上包括“杜魯門”號和“里根”號航母等幾艘航母在疫情前後的“加班”,巡航時間的大幅增加也就毫不奇怪了。

美國海軍也是“史無前例”,將幾乎所有兵力調撥到了印太水域 圖源:USNI

航母巡航絕對時間的延長對美軍的國防態勢自然是有好處的,2019年本來就是美國海軍航母20年以來的活動低谷,最糟糕時候,缺乏航母的美軍甚至被迫讓“林肯”號超期執勤,以保證中東水域時刻能有可用航母的狀況,這直接也導致西太平洋前後出現了近百天的航母空窗期;而2020年,雖然有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還有“羅斯福”號航母感染疫情後停靠關島的耽擱,但美國海軍在全球的“航母空窗”時間反而比2020年減少了。儘管從結果來看,今年美國海軍的高強度前沿部署姿態由於特朗普政府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了國內總統選舉上,最終沒有在顯而易見的軍事行動中體現出來,不過在美軍自己看來,2020年部署能力的增強“扭轉”了自2017年以來逐年下降的航母巡航能力,算是一個不錯的兆頭。

在動員“尼米茲”號航母以後,美國海軍在印太地區保持基本一航母,常態化雙航母的兵力部署態勢 圖源:美國海軍

不過另一方面,由於2020年美國海軍的部署態勢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將“尼米茲”號航母“寅喫卯糧”提前投入西太平洋的巡航來實現的,這也某種程度上讓外界對於接下來的2021年美國海軍戰備水平持保留態度。按照目前的情況,“福特”號航空母艦在2021年依然不可能完善到可以執行部署的狀態,美國海軍在東海岸可以部署的航母就只剩今年8月返回美國本土的“艾森豪威爾”號一艘,按照計劃,該艦將在明年年初開始投入部署,承擔大西洋以及中東水域的巡航,至於2021年下半年的巡航部署,今年上半年剛剛完成部署的“杜魯門”號可能就要再度出馬;而在西太平洋水域,在“尼米茲”號提前部署之後,2020年因爲新冠病毒疫情被迫中斷海上巡航的“羅斯福”號現在已經開始爲下一次部署進行隔離準備,算上明年已經基本完成了F-35C戰機的改裝和訓練,可以投入部署的“卡爾·文森”號航母和駐紮日本的“里根”號,只要各艘航母不像今年的“羅斯福”或者“好人理查德”號這樣突遭意外,2021年的美國航母巡航情況整體上不會比2020年有太大的下降。

卡爾·文森2021年也能出來 圖源:美國海軍

然而從長期情況看,美國現役航母們的維護保養情況並不樂觀。隨着上世紀建造服役的核動力航母的艦齡增長,航母每次進行維護所需要的工作量也逐漸增加,而美國國內用於維護包括航母在內核動力艦船的船塢目前只剩兩個,分別位於美國的東西海岸。

但是近年來,由於美國海軍的俄亥俄級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現在已經到了服役週期的後期,同樣需要大工作量的維護,加之水下核威懾力量的優先級與航母難分伯仲,這就導致對核潛艇的維護工作要影響到對核航母的正常工期。

正在進行維護的美國海軍“布什”號航母就是一個例子,該艦最初計劃的維護時間只有10個半月,而目前已經被延長到28個月,比起最初的計劃推遲了一年半——這還已經是把航母的優先度提到攻擊型核潛艇之前的結果。

諾福克基地停滿了動不了的航母

美國海軍並非不知道這一切問題,也試圖做出一些改變,比如諾福克船塢的指揮官就在今年9月因爲在船廠表現不佳而被解職,但對於航母維護而言,想要做出根本性的改變,需要的是整個美國造船工業從基礎設施到人員質量的全面提升——可惜美國的造船工業失常多年,在民用造船業幾乎全軍覆沒的情況下,指望全靠國家財政撥款的軍船工業能夠實現自我升級,顯然是太不現實了。

作爲投入大、技術難度高、週期又很長的海軍競賽的一部分,造船工業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雖然看似並不起眼,但很多時候卻是決定性的。從19世紀末開始的幾大海軍強國競賽,最後決出勝負的既有真刀真槍的海戰戰場,也有不露聲色的造船大賽。

當英、美兩個大國的造艦競賽時間進入20世紀30年代,英國皇家海軍由於英國國內造船廠大型船塢數量和尺寸不足,被迫限制新型戰列艦和航空母艦的主尺度和性能的時候,世界最強海軍花落誰家的懸念就已經水落石出了;而曾經達到世界第二大規模的蘇聯海軍在上世紀90年代以後,則由於後勤維護能力的缺乏和經費投入的中斷,其繼承者在幾乎沒有經歷任何戰爭的情況下,用不到30年的時間將昔日龐大的水面艦隊幾乎敗個精光……在長期的海軍軍備持久戰中,決定勝敗的除了艦船裝備本身,更重要的是支撐他們的整個國家。

要自主還是要資助?

最近,有關歐洲軍事力量的前景問題,幾個西歐傳統大國都進行了表態:據法新社20日消息,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法國《大洲》雜誌專訪中指出,即使歐洲正在與美國“新政府”打交道,而且“新政府”可能會帶來更友好的關係,但歐洲仍然需要自己的獨立和主權防禦戰略;而在稍早之前的本月2日,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在接受美國“政客”新聞網採訪時表示,“如果歐洲戰略自主的想法培養了一種幻想,即我們可以在沒有北約和美國的情況下確保歐洲的安全、穩定和繁榮,那就走得太遠了”;至於在歐洲防務獨立上一貫不甚熱心的英國,首相鮑里斯則出人意料地宣佈了一大重要決策:未來4年增加165億英鎊(約合218億美元)國防預算,相當於在英國現有的軍費水平上增加近10%,並且將這一水平持續穩定四年。

鮑里斯在這個時間點宣佈增加軍費,綜合了各方面的考量 圖源:參考消息

對於冷戰後整體上“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西歐國家而言,增長國防預算雖然並不少見,但考慮到軍費增加的比例、新型武器裝備價格的上漲,很多時候軍費的實際購買力反而在下降。以英國爲例,雖然英國軍費在1991年第一次達到了400億美元的水平,此後也長期保持在340億以上,但佔GDP的比重卻從3.5%一路下跌到2%左右。這種長期橫盤甚至穩中有降的趨勢雖然在2001年後因爲英國追隨美國參加反恐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得到扭轉,但是打仗花的軍費那是戰費,多數化作燃料、彈藥、後勤給養和人員津貼消失於無形,對武裝力量硬件上的建設效果反而相當有限。仗一打完再加上全球經濟不景氣,2008年以後英國的軍費便再次波動式減少,各種新的武器裝備採購計劃也都因此露出窮態。

比如這一次英國媒體紛紛誇耀的“英國將建成歐洲最大海軍”的報道中的幾款作戰艦艇,原本也是皇家海軍在軍費緊張的情況下“識時務”的調整。皇家海軍的航母護航艦主力目前包括6艘45型導彈驅逐艦和13艘23型護衛艦,其中艦齡較長的13艘23型護衛艦原定是由全新設計的26型導彈護衛艦對應替換,但由於26型在設計中加入了各種任務需求,導致噸位一路膨脹,造價也超出了原有的估計,以至於採購數量被迫削減了1/3,轉而發展價格更低的31型護衛艦來補足數量的缺額——在中美等真正的海軍大國在大批量建造高性能的6000噸以上驅護艦的時候,這說衍生型號的方式說好聽了叫做“高低搭配”,說難聽那就是沒錢。

英國海軍的航母太多,輔助艦艇太少 圖源:英軍

不過英國的軍費增長和很多時候與歐洲防務關係不大,畢竟歐洲防務的傳統對手是俄羅斯,而在蘇東劇變以後,北約對於俄羅斯的防禦前線已經從當年的兩德邊境向東推進到了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加上俄羅斯軍事力量的顯著衰弱,冷戰時期北約擔憂的蘇聯坦克一個星期飲馬安特衛普無論如何也不會出現,因此英國防務的建設和變化都已經基本無視了與俄羅斯高烈度對抗的的可能性;而作爲由日不落帝國發展而來的地區大國,英國對於其全球的影響力以及殘存的海外利益依然有相當的追求。加上英美特殊外交關係在軍事領域的反映,英國維持一支精幹的陸軍部隊,同時強化其海外投送能力,以便和美軍保持密切的合作,是英國強化軍事力量的最主要考量。

在冷戰後馬放南山的一系列菜雞互啄當中,西部軍區勉強壓制了北約爲數不多的機動力量 圖源:社交媒體

相比之下,法國對於強化歐洲軍事力量的想法與英國相比某種程度上可謂是異曲同工。兩國加強軍事力量的過程中,都對增強海軍力量,提升海外投送能力格外在意,只不過英國是爲了強化和美軍的聯繫,而法國則是希望在鞏固傳統的法國在非洲前殖民地影響力之外,藉助包括歐洲軍團在內的歐洲一體化的武裝力量強化歐洲的防務獨立和自主。

而德國在歐洲防務上的悲觀態度,一方面來自於其在冷戰期間和當代的經驗:即使在外來敵人空前明確和強大(以蘇聯爲首的華約軍事集團和龐大的機械化陸軍部隊)的情況下,歐洲也沒有真正衆志成城共同防禦的信心。法國在冷戰時一度爲了自己的獨立性退出北約,導致整個西部歐洲的防禦作戰被迫放棄彈性防禦,選擇與時代潮流相悖的一線嚴防死守;而冷戰時期駐防在聯邦德國境內的多國聯軍實際上也是從裝備思路到作戰方式上誰也不服誰,只能簡單地按照國別編成軍級部隊一線擺開分區固守;至於冷戰後的各種安全行動中,相比美國所能提供的軍事力量規模和巨大的後方支援,所謂歐洲軍團雖然在規模上看起來不小,但離開美國和北約的支持,其戰鬥能力就會直線下降。

蘇軍的梯次進攻,北約一字排開 圖源:社交媒體

另一方面,在兩德合併之後,來自東方的威脅雖然沒有徹底消失,但一下子從德國的家門口推到了德國的遠方,這一變化讓德國建設傳統的大規模軍隊失去了意義;而德國由於在一戰以後就失去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對於用軍事力量維持海外的影響力也沒什麼興趣;更重要的,作爲世界第四經濟大國和歐洲經濟的發動機,德國在經濟領域對世界的影響力遠比在軍事領域要強,既然能夠“兵不血刃”,那麼在安全領域依賴美國,減少本國的軍事支出和安全壓力,無論從成本和可行性上,都要比依賴歐洲自己的軍事力量要強。這種對歐洲安全極爲悲觀的態度,最終決定了德國在這一問題上採取了現實主義的選擇。

當然,需要美國和北約也好,不需要也罷,法德兩國在爭論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潛臺詞,依然在於爭奪歐洲的“中心之位”或者說對於歐洲未來的主導權。主要的差異,在於爲了這個主導權,是將美國這個關鍵性盟友納入未來的歐洲治理體系,還是將其徹底排除出去,法德兩國基於本國不同的特點和優勢做出的不同回答。不過眼看中美兩國在太平洋兩端成爲世界的新中心的態勢逐漸形成,歐洲人如果再醉心於“圈地自萌”的內卷爭奪,只會喪失更多在未來的發展機遇。

歐洲在新一代武器研發部署進度上已經嚴重落後於中美

高仰止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