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經濟全球化大勢不變,但形式發生了重要變化

全球治理體系正面臨種種嚴峻挑戰,我們不能僅僅指出問題,更應當努力尋找解答問題的思路、方案。

11月21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圍繞“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議題展開深入討論。會議分設“新基建、新制造:發展新動能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雙循環下中國金融挑戰與機遇”“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非傳統安全威脅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等十場平行研討會。與會嘉賓認爲,中國即將開啓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不僅體現了中國對於現代化的不懈追求與堅定信念,更充分展示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立場,表達了加強國際合作、持續擴大開放的鮮明態度。這對於世界發展是一個重大利好。

自立自強是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客觀要求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指出,在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科技自立自強是一個很重要的新提法、新要求。自立自強是科技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客觀要求。科技自立自強與開放創新不是相互對立排斥的,強調科技自立自強絕不是要求中國關起門來搞創新,而是要在國際合作中追求更加平等的地位,在更高水平上參與國際開放合作,爲國際科技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爲,2050年我們要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就要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的堅實基礎不動搖,而實體經濟必須以“製造強國”作爲支撐。打造“製造強國”,核心就是“質量強國”。“質量強國”的特定含義有二:一是講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高質量發展;二是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製造強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經濟全球化出現了這些新特徵

近段時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民粹主義思潮抬頭,逆全球化浪潮給世界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經濟全球化何去何從?在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看來,只要世界範圍內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世界貿易推動經濟全球化幾乎是必然的。經濟全球化歸根結底會增加全社會的福祉,這是其繼續發展的根本動力。

他指出,儘管全球化的大趨勢不會改變,但其形式發生了變化。經濟全球化正從過去商品、資本、人的流動,走向技術、服務、信息的流動,“軟”的全球化在慢慢取代“硬”的全球化;從純市場、依靠企業推動、追求利潤最大化,轉變爲追求更多公平、補償、穩定和政治安全;同時,區域貿易發展非常快,區域化也是全球化的一部分。我國要關注這些經濟全球化的新特徵,努力在全球貿易、全球化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朱民在會上發言

疫後全球經濟如何復甦?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指出,中央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中國以自身行動增進全球合作、助推全球經濟復甦的新藥方。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將以實現進出口平衡爲目標,強調科技自立自強,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世界前進的唯一出路是負責任的合作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楊潔勉指出,全球治理體系正面臨種種嚴峻挑戰,我們不能僅僅指出問題,更應當努力尋找解答問題的思路、方案。首先,要有效維護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維護已有的多邊機制,推動其有效運作;第二,全球和地區性大國要在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上承擔歷史責任,加強共同努力;第三,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要有頂層設計,應通盤考慮、長遠規劃,尤其是發揮專家學者的作用;第四,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任重道遠,需要根據問題和議程的輕重緩急制定階段性目標,當前最緊要的任務就是加強全球公共衛生治理。

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認爲,世界正處於一個新的變革時刻,這是思考世界各國、各大洲該如何通力合作的恰當時機。“我贊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長期以來的理念,即找到國家之間的利益匯合點,建立堅實的共同利益基礎,在全球政治和經濟大變局下構建利益共同體。”他強調,我們不能以犧牲全球共同利益爲代價,狂熱地捍衛自己國家的一己私利,要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差異,摒棄關起門來的狹隘態度。世界前進的唯一出路不是華盛頓共識,不是民族主義,也不是“一個世界、兩種體系”的未來,而是負責任的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