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電動星球 News

作者:蟹老闆本人

我還曾經以小鵬汽車發佈會突然宣稱的“明年發佈全球首款搭載激光雷達的智能電動汽車”是重點,但一夜過後,發現也不是。

重點是什麼?馬斯克引戰,何小鵬硬鋼!由於激光雷達,由於二者此前的樑子。

他們之間的對話火藥味十足,並在中國社交網絡上引發一波熱議。

此外,我們昨日還對何小鵬進行了一次專訪。當時他說的東西,我覺得很棒,甚至比上次的“關鍵在於運營”的思考還有價值。

今天的文章,我決定把這兩件事都寫一寫,有衝突,有細節,也有爆料。

下面開始。

一、特鵬大戰

01

馬斯克DISS

大概 24 小時前,也就是北京時間昨日凌晨左右,馬斯克在推特上連發數條推文 Diss 小鵬汽車。

事件緣起小鵬汽車昨日宣佈的、要在明年量產搭載激光雷達的智能電動車一事。

一位美國業內人士轉發一條報道此事的英文報道,並在推文中寫到:

爲什麼小鵬要使用激光雷達?看起來和特斯拉的已經有所不同。我相信這能提升準確性,但是這對幫助小鵬實現自動駕駛目標幫助有限。他還提及了小鵬和特斯拉關於自動算法抄襲的爭執。

馬斯克看到後回覆說,“他們有我們老的軟件版本,但沒有我們的神經網絡算法。”,之後還接了一句:“這只是小鵬汽車的問題,其他中國公司沒有這樣做。”

特斯拉曾在 2019 年 3 月起訴跳槽到小鵬汽車的前員工曹光植涉嫌“商業竊密”,詳情可看我們此前的報道:P7 發佈前夕,特斯拉要求小鵬汽車交出所有自動駕駛源代碼,小鵬汽車回應稱“霸凌”

雖然特斯拉目前沒有直接起訴小鵬汽車。

02

自動駕駛路線之爭

上一次二者的碰撞是在七個月之前的四月,馬斯克這次突然再次 Diss ,原因何在?

一種解釋是,不僅因爲“舊怨”,還因爲“新仇”——更準確說法是自動駕駛路線之爭。

特斯拉在自動駕駛路線上是視覺派,對於激光雷達技術路線一直嗤之以鼻。即使,很多自動駕駛公司和主流汽車大廠都認爲需要使用激光雷達才能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

馬斯克曾公開說“傻子才用激光雷達”、“現在誰用激光雷達,誰完蛋,註定完蛋!”。

馬斯克會 Diss 小鵬汽車,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有人看到小鵬消息後跑去問他激光雷達的問題。

譬如,就有人這樣說(如上圖):

沒見過其他人像馬斯克這樣、如此不喜歡激光雷達。但有一天,激光雷達一定會便宜下來。不過,我敬佩馬斯克的領導力。

馬斯克則回覆道:

這是一種誤解,Space X 就一直在使用激光雷達,只是對自動駕駛而言無意義。

於是,又有人(如上圖)接着反駁稱激光雷達數據對於網絡神經算法而言非常有用,例如,檢測前方的物體,譬如水、冰、沙子、樹葉、坑窪等等。

馬斯克則堅持認爲:激光雷達展示出來的是奇怪的幽靈世界,除了金屬,幾乎所有東西都是半透明的。

03

何小鵬硬剛

不過,技術層面的細節其實傳播不廣,大家關注度依然集中在馬斯克公開 Diss 小鵬汽車“有”特斯拉上一代軟件版本這個說法上。

何小鵬毫無疑問看到了馬斯克的 Diss,於是在今天早上進行了公開回應,硬鋼的那種。

他先是在朋友圈強硬表態,說昨天他們發佈的包含激光雷達的下一步自動駕駛架構:

“讓西邊的某人很不爽,連續用pigu發聲。我想說的是,造謠早就證明是無法打敗任何競爭對手的。明年開始,在中國的自動駕駛你要有思想準備被我們打得找不着東。至於國際,我們會相遇的。”

隨後,他又把這條朋友圈發到了微博上,同樣配上了上面這張圖:淬鍊心性、養成自己,以孝育人的成功實踐。(估計是他隨手搜索的。)

雖然沒有點名道姓,但很多關注此事的人,都將其理解爲這是何小鵬對馬斯克 Diss 的強硬反擊。

04

爭論

與馬斯克公開 Diss 被廣泛轉發一樣,何小鵬的強硬回應,尤其是備受爭議的“pigu發聲”也很快在圈層中傳播,迅速引發爭吵。在一些專業羣中,也出現了立場迥異的發言。

有人支持馬斯克,說沒證據,特斯拉會告曹光植?

也有人撐小鵬汽車,認爲評論區特吹太多,馬斯克都罵到面前來了,還不允許小鵬硬鋼?法院都還沒判!

必須說下:目前法院的確並沒有就此案審理完畢。

從 2019 年到現在,圍繞曹光值一案,特斯拉與小鵬多次發生爭執。小鵬汽車的品牌運營毫無疑問受到了負面影響。這也是何小鵬此次火力全開的前情。

此外,這樣的爭執,甚至全面開戰,在未來大概率會成爲常態。即使二者在自動駕駛路線的選擇上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差異。

二、專訪

現在開始進入昨日的專訪環節。

01

毛利率

專訪環節。關於毛利率的表態毫無疑問是昨天何小鵬專訪的爆點。

這個表態來自36kr 的提問。36kr 問,三家新造車蔚來、小鵬、理想都發布了 Q3 財報,各家的毛利率都做了披露。問他怎麼看?

何小鵬回答說:長期來看,智能電動汽車企業應該是高毛利的;但在中短期,我們不追求。

他稍稍停頓了下突然說,短期有太高毛利率是錯誤,這話我可以說。行業是用成熟體系去思考(新造車),我可以理解,但我們走的科技道路,走我自己的定位,特別的道路。

這段話,是近期圍繞着新造車“財報”爭議最好的表態,起碼我這樣認爲。

爲什麼這樣說?在小鵬、理想、蔚來財報出爐後,圍繞着“毛利率高低”有一批文章出臺。譬如在車展前一天晚上,兩家專業媒體都在文章中暗指毛利率最高的潛力最大。但仔細去看文章,他們的分析框架和細節卻沒有在邏輯上說服我。

一個共同的 Bug 是他們都沒有就研發費用進行對比,要不乾脆沒說,要不一句帶過。

但研發費用對於一家企業而言是什麼?長身體小孩喫的東西。喫的好,才能長得好。

各家新造車現在成熟嗎?不,都在長身體的時候。這個時候,最爲關鍵的指標在我看來必須包括研發投入。

不說研發投入只以毛利率論高點,說服不了我。

02

科技樹

“長得好”,在何小鵬看來,就是“科技樹”的點亮。

這是這一次專訪,我最強烈的感受。

譬如談平臺。

何小鵬說,平臺的好處是可規模、可複用、降低成本,但如果完全被平臺所束縛,就會導致企業變化速度慢、創新變化慢。小鵬更願意在科技、智能、創新上走出一條直線。主力做 15 -30 萬價位的車型,做國潮、做中高端,做更好功能、性能的組合,走科技樹的路徑,去組合適合的車型,包括大小、性能、智能等等。

“在未來四年,小鵬會推出數款完全超出大家想像的新車型出來。”

譬如談內部一張圖的邏輯。

何小鵬透露,小鵬汽車內部有一張圖的邏輯,會根據這張圖去做很多事情,提供更多更極致的產品組合。

又譬如 400 KW 快充的問題。

這個問題來自於李想的表態。李想在理想汽車財報電話會議上說,在 400 kW 快充技術成熟前,理想不會推出純電動車型。他認爲目前純電動車都是第一代電動車,而 400 kw 快充是“第二代純電動汽車解決方案”。

昨天,何小鵬也被問及第一代、第二代,以及 400 kw 快充的問題。他的回答是,李想沒做過純電動汽車。

他解釋到,李想要做第一代純電動汽車,他認爲他的第一代純電動汽車就需要做到這個能力。但在小鵬的科技投入裏面,他覺得這只是是其中的一個功能點,且不是他們認爲最核心的功能點,“他肯定被我們覆蓋。”

何小鵬認爲,專注在一個方向,關注在技術圖譜科技樹的點亮非常地重要。

03

出海

隨着李斌在 Q3 財報電話會議宣佈蔚來有 2021 年下半年出海的完整計劃,新造車出海成爲了一個必問的提問。

出海的意義在哪裏?爲什麼要出海?已經在挪威開店的小鵬有什麼計劃?

何小鵬說,小鵬的出海計劃可能跟 NIO 差不多。2017 年之前,小鵬的速度稍微慢點。但在國際化的速度上可能跟 NIO 接近。

至於爲什麼出海,意義在哪裏?

他的解釋則是,2021 年並不會成爲一箇中國市場、全球市場的大戰之年。他認爲 2020、21、22這三年,都是(純電動車)元年的第一個階段,需要更多的錢、人、研發和創新,都是厚積薄發的階段,都是打基礎的階段。

從競爭的角度來看,它一定是全方位的。“你想要走得穩,又想走的快,是沒有可能性的。首先是要跑得快,快跑中平衡。”

他說,小鵬要走入歐洲、走入更多國家,需要重走一些走過的道路,包括組織建設、政策研究、產品調整。

“現在比較好的是,特斯拉越來越接近小鵬的售價體系,因爲它在不斷地降價。”何小鵬說,這樣一個價格體系他認爲可以把車做得既智能,又能做最好的、最舒服的價格體系。

當然,在一段時間內競爭會很激烈,但是他認爲前面擁有競爭力,後面有競爭會舒服很多。

之後,何小鵬突然“跳躍”了下,說目前中國每年出海的車輛大概在百萬臺,但除掉商用車,很少有賣給 C 端的乘用車,很少中高端的智能電動汽車。安全做好

、品質做好、智能做好,這是小鵬在出海時要做的事。

04

硬件創新

何小鵬經常說軟硬件一體化,說這條路纔是小鵬要走的路。

昨天專訪時,他又談及了這個話題。

譬如,如何看待新造車都強調自研時。

何小鵬說:“我相信我們在智能化上會引領中國所有汽車的邏輯。”

最開始很多人都說智能汽車不用自研,靠集成,智能汽車核心不是在運營、OTA、服務、軟件迭代、數據的驅動,現在慢慢很多人開始來思考這個事情。

“有一部分車企會慢慢地行動,但這個行動需要一個合適的基因,需要足夠大的團隊。我們在智能化的研發人員接近一千人,我相信絕大部分公司還是還是停留在自研團隊可能一百號人左右的團隊,所以我覺得他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追上。”

又譬如,在問及 Q3 研發投入爲何大幅度加碼時。

何小鵬的解釋是,小鵬汽車不僅做智能座艙、做自動駕駛,還有幫助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等智能化的做硬件的一些人。“所有的電子電氣我們全部都會自己做,包括下一代的域控制器,沒有這一塊的硬件的工程師,說白了,我們做軟件也很難。”

他說他一直堅定——一定要做軟硬一體,做像蘋果一樣的東西。“纔有可能最終有效率和有壁壘,如果想用集成的方式是很難的。”

再譬如,在問及會否會自研電機?

何小鵬說:軟硬件是一個螺旋迭代的過程。

“現在我們解決硬件的核心還是解決集成、品質、安全,但是逐步你會發現我們開始創新,比如以自動駕駛爲導向的電氣、嵌入式大屏等硬件方面的創新,以智能音樂座艙方面的音樂、音響、控制器相關的創新。所以,後面我們很多的軟件和服務的創新都圍繞在跟硬件的大創新,先是小創新,到慢慢大創新,圍繞這個環去做。我認爲要軟硬件螺旋創新。”

他還分享一個故事。

最開始 2015 年招聘自動駕駛人才、2017 年開始加大招聘力度時,何小鵬都跟團隊說,“10 年後自動輔助駕駛團隊不是什麼牛逼的團隊,就在2030左右。”

因爲 10 年前大數據團隊、雲計算團隊都覺得牛逼,今天這個團隊就是一個很基礎的團隊,一個基礎技術部門,“只是因爲在那個年代你走得早,所以你覺得高精尖。”

他說他想說的邏輯是——如果認真想把軟件做好,一定要把自己的硬件做好。“這是我反覆在強調的。所以在硬件的創新我將來會不斷加碼。”包括他們廣州智能工廠做出來,也會有一個相當大的迭代跳躍,。

05

下一臺車

最後來談談車,但不談 P7 鵬翼門版本,談下一臺車,也就是“2021年首發全球首款搭載激光雷達的量產智能電動汽車。”

這臺車採用了高清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傳感器、激光雷達、高精度定位、高精地圖、高性能計算平臺的方案,總計32個自動駕駛傳感器,宣稱要“打造史上最強的硬件冗餘設計。”

從目前披露信息來看,這個設計會帶來四個提升:

1、控制域高度集成:XPU自動駕駛智能控制單元實現4合1;2、算力量級提升:實現從幾十萬億次/秒到幾百萬億次/秒的算力飛躍,整體算力10 倍級提升,支持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落地。3、高精度定位提升:採用“IMU+GNSS+RTK(5G)+高精地圖(高速&城市)”的新定位方案,實現釐米級高精度定位、毫秒級低延遲,以及高達 97.5% 以上的覆蓋率,並具備超強魯棒性,覆蓋包括高樓、地下停車場等遮擋場景。4、感知融合能力提升:首次在量產車上搭載激光雷達,將大幅提升小鵬汽車識別橫縱向位置精度、空間分辨率(超高分辨率\<0.1°)的能力,且其感知能力不受環境光影響。

在專訪中,何小鵬透露了更多信息。

他說明年出的車帶激光雷達是肯定的。“去年上半年就已經在做很多這一塊研究,所以基本上都要往前回溯差不多2年的時間,纔有可能把這個事情落地,尤其是要做大量的研發工作。”

而且,小鵬汽車跟傳統做第四代自動輔助駕駛或者無人駕駛的公司不太一樣,他們是用激光雷達爲核心畫激光雷達的高精地圖,小鵬汽車是用視覺爲核心。

“因爲所有的路、交通燈、法規都是以人的眼睛等等角度來看一個世界去開車的,我們認爲這是最有效率、最接近真人且最便宜的,且又能夠加上激光雷達組合能夠把安全做好的事情。說實話,在最開始幾年裏面我們會把安全的因素放在非常非常非常重的角度,寧願我硬件冗餘、寧願軟件冗餘,也要把安全做好。”

至於這款車是否與 G3 同平臺的?他的答覆是,小鵬汽車的平臺不會延用,所以下一款車的平臺和 G3 的平臺有非常大的差別。“如果你認爲G3那個平臺假設是我們的第二代 A 級車平臺,我們這款車可以認爲是 2.5 代。”

其次,明年是一款 A+級轎車,從他角度來看,“對比特斯拉的話,有點像特斯拉的 Model S 和 Model 3這樣的一種變革。”這款車有挺多創新的,激光雷達只是其中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