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周雲

我家在合川嘉陵江邊,對岸的學士山在晨風與朝霞中保持着蒼翠的容顏,山上的那座古樸亭閣似乎不顯老,一直挺立着,彷彿一位儒雅而又富有涵養的先生。每天清晨,我總會在晨風中聽到,嘉陵江對岸的那位先生吟誦:“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予講養心,不止於寡而存耳。”

先生吟誦的,就是與宋代理學家周敦頤所著《愛蓮說》齊名的姊妹篇《養心亭記》。

據《合川縣誌》記載:宋嘉祐元年至嘉祐五年(公元1056年—1060年),周敦頤以太子中舍籤書的身份擔任合州(今重慶市合川區)通判,因其學識淵博,特別是在理學方面頗有造詣,合州士子“從學者甚衆,而尤稱張宗範有文有行”。當時的合州名士張宗範,家居學士山,他在山上修建了一座亭閣,亭閣完工之後,便邀請周敦頤前去作客。周敦頤去後,對該亭閣的雅緻及江水環繞的清新環境十分讚賞,覺得是個讀書養心的好地方,於是便爲該亭閣取名爲“養心亭”。隨後,周敦頤應張宗範請求,專門寫了一篇《名張子養心亭說》,也就是對程朱學派產生重要影響的理學名篇《養心亭記》。

浩浩嘉陵水,悠悠養心亭。周敦頤在合州擔任通判3年零7個月,時間雖短,但卻在三江大地留下“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口碑,“服御之物,止一敝篋,錢不滿百”,真乃兩袖清風!儘管如此,他卻爲合州留下厚重的理學財富。嘉陵江對岸的那座古亭,依然留下週敦頤臨風吟誦的謙謙身影。

這吟誦從北宋一直流傳至今,理學精髓綿延近千年,戰火燒不斷,洪水衝不走,歷經了雨雪風霜,見證了花開花落。而先生留下的理學精髓,卻如同古亭下面那股乳汁般的甘泉,滋潤着合川這方山水,哺育着合川這方文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