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初,蘇聯海運公司派出的一艘萬噸貨輪,趁着早春的夜色緩緩駛出日本芝浦碼頭,在這艘貨船上有一批特殊的高端設備——五軸聯動數控機牀,而五軸聯動機牀正是加工潛艇靜音螺旋槳等軍工裝備的核心機器。東窗事發後,美國借日本違反巴統協定、自己失去對蘇聯核潛艇的探測優勢爲由,對日本東芝公司進行打壓,罰了東芝公司150億美元。但事後歷史證明了日本只是一個背鍋的,當時巴統協定內的不少成員,如瑞典、法國、西德等都暗自賣給了蘇聯機牀,但美國選擇性的敲打,只有日本一家受罰。

雖然蘇聯核潛艇靜音性能的提高,與日本機牀並無直接聯繫,但不可否認高端機牀在製造業中的絕對地位。曾有人指出,沒有日本、德國的機牀,中國很難造出航母飛機,特別是在航天航空等高尖端技術行業,只要日本德國不出口高端機牀,中國火箭的加工製造將會走得很艱難。雖然這句話說得比較偏執,但側面上反映了國產高端機牀的一個困境。

說起中國機牀的發展歷程,我們起步的並不算晚。上世紀60年代初,我們曾制定了高精度精密機牀的發展計劃,在1958年到1965年的這7年間,我們研製的各類高精度機牀高達26種,僅1965年一年我們就生產出500臺高精度機牀,與國外的差距並不算大,就連日本當時高精度機牀的品種也不如我們全。當時機牀界的兩顆明珠——上海機牀廠和昆明機牀廠,爲我國高精度機牀鍛煉出了一大批人才儲備。

直到上世紀70年代,微處理器和集成電路的應用,推動着更加自動化、智能化數控機牀的發展,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傳統金屬切削機牀等開始邁向數控化,日本、歐美等國相繼使自己的機牀產品完全數控化。相對來說,中國的數控機牀起步也不晚,1958年清華和北京第一機牀廠採用分離元件技術,就研發出我國首臺數控升降臺銑牀,但直到上世紀末我國機牀的數控化率仍不足20%,直到2013年才超過70%的數控化率,但畢竟標誌着我國已經開始邁入數控化機牀時代,成就還是值得肯定。

2009年中國機牀的經濟規模超過日本德國,位居全球第一,並且保持了很長時間的領先,中國機牀製造業的產值基本佔到世界的四分之一。2012年瀋陽機牀更是憑藉27.83億美元的營收,拿下了世界第一,此時中國機牀行業看似欣欣向榮,前途一片大好,但奈何好景不長,之後機牀界的頂樑柱們就像坐了過山車一樣,中國四大機牀巨頭全部黯然離場,瀋陽機牀沒落重組、大連機牀破產、昆明機牀退市,僅剩下秦川機牀一棵獨苗,但離世界10強的距離愈發遙遠,強者已不再,中國機牀業開始顯現出“大而不強“的局面。

機牀產值集中在中低端產業鏈上,核心技術缺失、起步早但技術基礎仍然薄弱,高端機牀很大程度依賴進口。隨着各國機牀出口政策的放鬆,國外高端成熟的機牀大量進入到國內市場,歐美在家門口打造出數控機牀供應鏈,使得國內企業很方便就可以買到配套的產品,國產數控機牀的生存空間也被擠壓。同時在國產數控機牀的發展上,一直伴隨着“引進、合作、模仿”的影子,這種開發高端機牀的模式,見效快、風險小、成本低,但這種模式有利也有弊。時間一長,機牀企業很容易對外來技術、設備產生依賴,削弱自主研發的能力,也使得自己很難掌握核心技術。

於是中低端數控機牀、金屬切削機牀等技術稍微低一些的,就成爲了國內機牀產量增長的主力,隨着機牀消費市場需求的變化,在2012年過後,中低端機牀的需求量大幅下降,高端數控機牀的需求大量增加,造成了中低端機牀的產能過剩,於是那些靠着中低端機牀、以量取勝的機牀企業,營收利潤一下子下跌了許多。研發高端機牀本來就是一個燒錢的活,可是現在企業收益下降,連模仿的資金都不夠,獨立自主研發高端機牀更是難。瀋陽機牀砸了11.5億成功研發出高端智能機牀i5,但仍然無力迴天。和國產工業軟件一樣,有時不是我們造不出,而是沒有需求,即使有替代品,但沒有人敢用,製造企業生產線寧肯用價高成熟的國外機牀,也不敢也不願輕易換上國產機牀。

總的來說,高端製造業有着極大的需求、包容度,國產高端機牀纔會有研發的動力,有着可以順利成長的市場、環境和土壤,而國產高端機牀能保證機牀的可靠性、質量、過硬的技術,才能爲自己創造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