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被罵的最慘的影視劇作品非張一山的《鹿鼎記》莫屬。雖然開播前並沒有大肆宣傳,但作爲張一山主演的年度大戲,還是讓不少網友在開播前保持期待。

可開播僅一天,該劇的豆瓣評分迅速跌落2.6,評論裏一星差評佔比81%。甚至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創建了給黃曉明道歉的超話,原本以爲黃曉明版本的《鹿鼎記》已經是毀經典的天花板了,萬萬沒想到張一山版的會青出於藍。

但奇怪的是,《鹿鼎記》作爲金庸的封筆之作,雖然在此之前就已經有了不同的版本,比如陳小春,黃曉明,張衛健等等都翻拍過。但爲什麼張一山遭受批評的同時,大家都紛紛懷念起了陳小春版的韋小寶,而不是別人?

陳小春的“韋小寶”好在哪?

要想知道陳小春的韋小寶爲什麼會讓人念念不忘,那就要從這部電視劇的本身說起。1998年《鹿鼎記》的誕生時期,當時的香港處於快速緊繃並且生存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電視是大衆賴以消遣的主要媒介。

那時的電視內容主打娛樂,向大衆傳達的價值觀多爲正面和溫情爲主,而陳小春版的《鹿鼎記》正是放棄了艱澀的隱喻以及複雜的說教,編劇在尊重原著,甚至臺詞都沒有怎麼修改的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原創的橋段,以此增強關鍵人物之間的聯繫。比如雙兒提前出場增進男女主人公感情羈絆,韋小寶茅十八路上偶遇的沐王府人士改爲沐劍屏、方怡等人並增加了互動等等。

在陳小春飾演的韋小寶身上可以看到這個角色幾乎囊括了所有人性的缺點,貪財好色,油嘴滑舌,市儈又狡詐。但同時也可以在他身上看到看到勇敢,有義氣和孝順,這些比較正能量的一面。可張一山這個版本則不同,在第一集中,張一山全程用手舞足蹈加瞪眼的演戲方式詮釋了整集的內容,所有情緒的表達全浮在表面,毫無內涵可言。

有網友毫不留情的說,六小齡童是人演猴,而張一山的韋小寶卻像是猴演了個人。在他的演繹之下完全看不到一丁點韋小寶的古靈精怪和機智,反而處處都透着猥瑣且神經的氣息。即使是帶着對《家有兒女》中“劉星”的濾鏡去看新版《鹿鼎記》也難以接受。

張一山的《鹿鼎記》差在哪?

新版《鹿鼎記》的失敗,或者說對比陳小春版的差在哪,大抵有兩點原因。第一是選角,張一山之所以會被吐槽像個猴,是他的身材太過消瘦,跟原著中的“揚州小白龍”英姿挺拔的形象絲毫不掛鉤。同樣因爲過於消瘦的原因,張一山的臉頰沒有什麼脂肪,導致在笑的時候顴骨會特別突出,再加上他總是利用誇張的面部表情來凸顯韋小寶的機靈,就會讓觀衆感覺太過猥瑣。

其次,如果只是張一山個人演技問題那麼還不足以導致整部劇的失敗,劇情缺少鋪墊和敷衍纔是整部劇最大的硬傷。在原著中,韋小寶和茅十八的相遇,以及到北京之間發生的種種故事,整整用了一章去描述。而在張一山這版中,僅僅幾分鐘就把這一段很重要的劇情一筆帶過,一集就頂陳小春版的七八集,劇情推進的速度快到讓人害怕。

不僅如此,劇情的邏輯關係更是一塌糊塗,在韋小寶被綁架後,嘴裏塞的布是認真的嗎?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怕不是跟前段時間因爲綁架戲被嘲諷的鞠婧禕塞的是同款化妝棉?這要是不咬的緊一點,分分鐘就會掉出來。所以張一山的演技問題在整部失敗的劇集中只能佔比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鍋都該導演和編劇來背。

想當年陳小春版的編劇對原著的每一處改編皆有深意,是在準確判斷觀衆喜惡的基礎之上的改編,讓金庸這部經典的封筆之作可以更加貼合現今觀衆的口味。故事其中的內涵不僅具有人性深度以及可以滿足觀衆的審美需求,更可以和觀衆產生共情。而那時的娛樂圈還不是資本操控的娛樂圈,一個好的影視劇作品是編劇、導演以及演員齊心合力創造出來的。

可現如今的娛樂圈就是一個快餐文化的聚集時代,這些快餐文化雖然能夠豐富我們的碎片時間,但是並不會向我們灌輸任何有營養價值的東西。所以張一山版的《鹿鼎記》完全是影視浪潮下大家都想賺快錢的大環境下的畸形產物。


到底是誰的悲哀?

關於張一山版《鹿鼎記》的差評之中,有不少觀衆替現在的影視行業感到悲哀。當下的影視行業都在力求迎合觀衆的口味,但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問題,觀衆的口味是多變的,是看了多方國家的影視作品才培養起來的審美。

可是觀衆在變的同時,影視行業卻沒有跟上觀衆的腳步,依舊用粗製濫造的作品來糊弄觀衆,結果自然不理想。當觀衆不再是曾經的觀衆,影視作品還是以前的標準,那麼悲哀的不僅僅是整個行業,而是眼球飽受折磨,娛樂時間被浪費掉的觀衆。

(原創作者:蜘蛛;娛樂磚家的後院 我們正在努力接近真相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