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的歷史其實也不短,公元13世紀意大利就出現了眼鏡,大約15世紀就傳入了中國,眼鏡蛇這個俗名估計是在清朝眼鏡在中國流行起來纔出現的。因此,從發明眼鏡到眼鏡蛇俗名出現之間隔了幾百年的時間。

在中國民間,眼鏡蛇有數百個俗名,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俗名,而且每種眼鏡蛇也有各自的俗名,很多俗名是在眼鏡被髮明之前就有了,比如飯鏟頭、飯匙頭、飯匙銃、板鏟頭、扁頭風、扇頭風、扁頭蛇、蝙蝠蛇、膨頸蛇、扁頸蛇、脹頸蛇、吹風蛇、吹風鱉、琵琶蛇、萬蛇、五毒蛇、白頸丫等。

飯鏟頭、飯匙頭、飯匙銃、板鏟頭這幾個俗名非常形象,那麼問題又來了,飯剷出現之前,它叫什麼?和眼鏡一樣,在飯剷出現之前,人們還會給它們取其他的俗名,有些俗名都失傳了。

眼鏡蛇是指什麼?

眼鏡蛇是眼鏡蛇科-眼鏡蛇屬(Naja)物種的統稱,有20種以上,分佈在西亞、東亞、東南亞、非洲等較溫暖的區域。眼鏡王蛇屬於單獨的眼鏡王蛇屬,但是它也算是廣義的眼鏡蛇。

▲叫它們眼鏡蛇並不是因爲它們戴着眼鏡,而是它們頸部張開後的圖案像眼鏡框。

在我國最常見的眼鏡蛇就是舟山眼鏡蛇,又叫中華眼鏡蛇,民間所指的眼鏡蛇都是它,上面的那些俗名也多都是指它。

《中國蛇類》中就記載了舟山眼鏡蛇部分地方俗名的使用範圍:萬蛇、吹風蛇(兩廣),膨頸蛇、蝙蝠蛇(福建、湖南、江西),飯鏟頭(兩廣、湖南、江西、浙江),飯匙倩(福建、廣東、湖南、江西、臺灣),扁頭蛇(湖南),扁頸蛇(江西),琵琶蛇(廣西、湖南、江西),包呼(雲南景頗語)等。

眼鏡王蛇地方俗名的使用範圍:扇頸蛇、蛇王(廣西),過山烏(廣東),山萬蛇、過山峯、過山風(兩廣),大膨頸蛇、大眼鏡蛇、大扁頸蛇(福建),黑烏梢(雲南西部)。

在印度,人們用Naga來稱呼眼鏡蛇和眼鏡王蛇,Naga是印度神話中的蛇神,其原型就是眼鏡蛇。

在歐洲,人們稱眼鏡蛇爲Snake with hood、Hood-snake、Cobra。Snake with hood和Hood-snake意爲“戴帽蛇”,起源於葡萄牙語。歐洲沒有眼鏡蛇,葡萄牙航海家在16世紀到達非洲和南亞後發現了眼鏡蛇,他們便根據其特徵將其命名爲“戴着帽子的蛇”。後來這個名稱傳入西班牙語、法語、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眼鏡蛇的英文名稱Cobra起源於拉丁語。

在古埃及,埃及眼鏡蛇被稱爲“神聖的毒蛇”(Uraeus serpent),是法老王權的象徵。咬死埃及豔后的那條毒蛇“aspis”據推測也是埃及眼鏡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