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心電圖又來赴約啦!這次的故事也很精彩……

如果我來問:一個室早能造成多大的影響?很多人肯定會不以爲然。

“基本沒有什麼影響,心悸一下?”

“也就這樣了,室早數量很多、負荷很大,可能導致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就一個室早不足掛齒、不足爲慮。”

如果我告訴你,一個室早可能要了你的性命!很多人肯定不信。

但這是真的,不信你看。

一顆石子投入湖中,會產生整個湖面的漣漪,這是優美;一隻小鳥撞向飛機,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這是災難。

以小博大,並不都是積極的,也有負面後果,有的室早,就像那撞向飛機的小鳥,看似渺小,實則危害巨大。

一位71歲的老年男性,既往因主動脈瓣狹窄行主動脈瓣生物瓣置換,因冠心病行冠脈搭橋手術,本次因反覆暈厥而入院,入院後心電圖提示竇律伴有左束支傳導阻滯,體格檢查生命體徵穩定,心肺腹查體除陳舊手術瘢痕外未見明顯異常,心臟超聲提示射血分數(EF)值40%-45%,主動脈跨瓣壓差正常。

這樣一個老年人發生的暈厥,看似簡單暈了就暈了,實際複雜的很,因爲需要鑑別診斷的疾病太多。

患者更換的主動脈瓣有沒有可能再狹窄?

既往搭橋過,有沒有可能出現新發的心肌缺血?

有沒有可能發生室速、室顫?

本來就有左束支傳導阻滯,有沒有可能右束支也斷掉髮生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有沒有肺栓塞?

有沒有腦血管相關的原因?

這些“有沒有”都是問號,最後都要落到有或者沒有,醫生面臨的難度,可見一斑。

暈厥診斷就如偵探斷案,回到案發現場至關重要,最複雜的案子如果目睹了作案過程,就像開了上帝之眼一目瞭然,也不再複雜。

幸運的是,老爺子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入院後佩戴心電監護過程中,老先生再次發生了暈厥,心電圖清晰記錄了整個過程。原來一切的悲劇,都起源自一個“該死”的室早!

老先生本來存在左束支傳導阻滯,但每一個P波都能下傳心室,直到一個室早出現之後,房室之間的通路就像關閉了一樣,從此P波不能下傳至心室,1個、2個、3個、4個、5個……

不能下傳的P波越多,心臟停搏的時間越長(圖1),患者發生暈厥自在情理之中。如果逸搏出現及時,只是單純的暈厥;如果沒有出現逸搏,或者繼發了室速和室顫,就變成了猝死。

這室早,有何魔力,能帶來如此嚴重的後果?

圖1:室早之後出現了連續的P波不能下傳,堪稱室早誘發的血案

這種突然發生的連續P波不能下傳的現象叫做陣發性房室阻滯,其發生依賴於慢頻率,因而叫做4位相阻滯(圖2)。

圖2:室早後的代償間歇,造成了慢頻率,誘發了房室阻滯,也叫做4位相阻滯

這個慢頻率的來源,就是那個該死的室早。

我們都知道,室早之後會存在一個比較長的代償間歇,這個代償間歇的存在使得一些潛在的起搏點開始不再安分,比如希浦系,希浦系產生了自動除極,但是這個自動的除極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隱匿性激動房室結,使得竇性的P波不能下傳,自己又沒能夠產生有效的心臟搏動。

如此陷入惡性循環,越停搏、希浦系越是自動除極、P波越是不能下傳。

這個室早,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一切問題都被顯現和放大,患者的悲劇也就來了。

室早,可怕嗎?

但有人也會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雪崩時沒有哪片雪花是無辜的。還不是因爲他自己的傳導系統本身就存在病變,要不然別人的代償間歇怎麼就沒那麼多事。

的確,疾病發生都是在發病基礎+誘因的基礎上發作的,室早就是那個誘因。

當我們不能完全避免這個誘因時,只能去想應對的辦法,因而這個患者最終植入了雙腔起搏器,爲的是下次室早來臨、P波不能下傳時及時起搏,避免患者發生暈厥和猝死。

現在再去看那個室早,是否有一些狡猾和猙獰的韻味呢?

參考文獻:

1.Aatish Garg , Vivak Master, Kenneth A. Ellenbogen. A case of recurrent syncope. Circulation. 2020;141:1727–1728.

2.El-Sherif N, Jalife J. Paroxysmal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re phase 3 and phase 4 block mechanisms or misnomers? Heart Rhythm. 2009;6:1514– 1521.

3.Hillyard J, Mankad P, Ellenbogen KA, Padala SK. Resolution of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after a 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 what is the mechanism?. HeartRhythm Case Rep. 2019;5:597–599.

4.Larsen TR, Padala SK, Ellenbogen KA. Resolution of bundle branch block. Circulation. 2019;139:1974–1976.

本文首發: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本文作者:何金山

責任編輯:董小雯

版權申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