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鹿鼎記》絕對是2020年底劇集市場的“當紅炸子雞”。

說它“紅”,是因爲看他的人真多,但這個“紅”可不是什麼誇獎,自從上線這“韋小寶”可就沒消停過,鋪天蓋地的吐槽接踵而至,不斷上演着“全民尬嘲狂歡”。

吐槽新《鹿鼎記》幾乎成了一種“時髦談資”,網評最近卻反而出現了不少“倒戈”,諸如:一開始覺得尬到家了,越看倒越順眼停不下來;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韋小寶”,韋小寶的京片子逗比版最討喜;第一集真爛,挺過第一集真香;肚子都笑抽了,當下飯劇看絕對及格……

微博豆瓣上,吐槽的聲音依然不斷,但“黑轉粉”倒也越來越多,也有不少網友倒騰出了過去的經典IP翻拍劇初播時的風評,發現不少罵聲一片的劇集多年後竟然反水成了經典。

這些翻拍劇爲何口碑大逆轉?頂着翻拍壓力的新《鹿鼎記》,真的只有滿屏槽點沒有任何亮點可言嗎?

翻拍,爲了情懷就可以原地踏步?

經典IP翻拍,並不是什麼新時代的產物,光是金庸一部《倚天屠龍記》就被翻拍了14次之多,《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同樣被翻拍多次。

翻拍劇,似乎從出現開始,就難逃“炒冷飯”的標籤,甚至很多還沒開播,就已然站在了被吐槽的風暴中央。

IP翻拍劇爲何總是被罵?原因在於IP的的確確太經典,觀衆心中早有了那個“最佳”,你我都明白,創作者自然更加深諳。於是,爲了避免被炮轟篡改,迎合“老粉兒”的胃口,投機取巧模仿老版成了圈粉套路,將經典橋段照本宣科、抓住小說關鍵點生硬拼湊劇情、演員模仿痕跡嚴重……

這樣的“照搬式翻拍”風險的確相對小一些,但硬傷是“情懷有餘,亮點不足”。如果影視劇創作都在經典的束縛中原地踏步,那麼作爲觀衆的我們,爲何不直接去看經典的原著作品呢?

但話分兩頭,倘若真的用創新思維來翻拍經典,觀衆或許又真的難以很快買賬,如何做到在經典內核不變的前提下提升新劇亮點是翻拍劇需要深耕的課題。

當年怎麼罵,今天就怎麼愛

翻拍不照搬,一定拍得爛?

其實很多經典的翻拍劇,在剛剛開播時的確因爲諸如劇情設計與老版有出入、經典橋段被改編、演員形象變化大等原因被罵得很慘,但時隔多年後回首,翻拍變成經典的也不在少數。

2001李亞鵬版的《笑傲江湖》最爲典型。雖然當時網絡還沒有那麼發達,但觀衆吐槽聲已然很強烈,角色和劇情相較於前版改動很大,讓不少觀衆難以接受。比如包括令狐沖在內的很多角色“披頭散髮”的造型,當時就被罵“全員丐幫”,然而多年後這樣的“披頭散髮”卻也被評價“仙風道骨”。

這部2001年的翻拍劇,直到十多年後才被正名,豆瓣評分也直接飆升至8.3分。

有97版的珠玉在前,2003版《天龍八部》剛開播時同樣惡評如潮,如果放到現在絕對不亞於如今的新《鹿鼎記》。

演員上,說胡軍把蕭峯演成了流氓土匪;拍攝上,說給角色的特寫鏡頭尬到離譜,甚至連這一版的主題曲都被吐槽比黃日華版難聽太多……但這部翻拍劇在2004年就拿下金鷹獎優秀作品、最佳男演員、最佳攝像獎,打臉來得太快。

時隔十餘年,當年吐槽的那波觀衆直到去年還忍不住還發文“當年怎麼罵,今天就怎麼愛”。(ps:如今還用博客的,是當年那波80後觀衆錯不了)

1999版《絕代雙驕》、2003版《倚天屠龍記》、2005版《寶蓮燈》、2011版《新水滸傳》……這些如今看來很經典的翻拍劇,起初開播時都被拿來與舊版比肩,並且清一色都曾因劇情的調整設計、演員與前者的形象差異、拍攝手法的截然不同等各種問題被吐槽,但時間或長或短,最後都上演了“真香定律”。

顯然,翻拍並不一定非要照搬,在保證經典內核不變的基礎上,結合時代性增添新劇亮點和創新元素,同樣能在觀衆靜下心來追劇後,用時間爲其“正名”。

輕鬆追劇快樂吐槽

能讓觀衆“笑出內傷”就是本事

新《鹿鼎記》的吐槽聲應該是所有翻拍劇中最強烈的,剛開播就討伐聲一片,各大社交平臺爭議不斷。

要說這部劇的班底陣容真心不差,導演馬進導過《幸福來敲門》,張一山的另一部熱播劇《十里春風不如你》也是出自他之手;編劇申捷履歷也不簡單,《重案六組》《虎媽貓爸》《雞毛飛上天》部部拿得出手;再說主演張一山,雖然導演說的“演技扛把子”多少有點誇張,但在諸多同期小生中,張一山的演技也能劃到上流。

他們不會拍戲?拍完不會看麼?不太可能。

但不吹不黑的說,新《鹿鼎記》的確存在一些硬傷,比如原本好幾集的劇情進度條被壓縮到了20分鐘,尤其是在第一集,明顯過度刪減導致劇情太突兀,很多細節沒有展現到位等等,尤其是觀衆本身就有老版的情懷在,前兩集又搞這麼一個“短平快”,網友吐槽自然也能理解。

但包括一些前期吐槽的網友在內,也有不少人在硬着頭皮挺過前兩集之後,發現新《鹿鼎記》其實還是有不少有待挖掘的亮點。

比如完全不必開倍速的快節奏追劇爽感;段子手韋小寶張口就來的單押雙押金句;建寧公主的各種惹禍現場;配角老戲骨們與此前版本截然不同的演繹方式,都成爲這部劇吐槽聲之外的亮眼之處。

首先是主角張一山版韋小寶的槽點與亮點。如果說陳小春版是魔改、周星馳版是無厘頭、黃曉明版是瀟灑倜儻,那麼張一山版應該算是最搞笑逗比的Q版韋小寶。

賤不賤?真賤。

“叮我的都是蚊子,害我的都是女人”“我一文不值,狗屁不如,你有如狗屁,值得一聞”“書到用時方恨少,肉到肥時方恨多”……賤言賤語張口就來,哪一句單拎出來都能當成抖音快手的經典段子。

張一山版韋小寶的“至賤”也造就了他的“無敵”,穿梭皇宮內外如魚得水,應對七個老婆遊刃有餘,官場、賭場、情場,場場玩得轉,追劇網友們戲稱,想愛情美滿?想升職加薪?想財源廣進?“打工人韋小寶紫荊城升職記”滿足你的所有要求!

節奏太緊太快,一開始也是被吐槽的重點,但追着追着,槽點反倒成了亮點。

韋小寶從妓院到進京只用了五分鐘,從進京到遇到康熙只用了半小時,光是前兩集,就讓康熙、鰲拜、建寧、海大富、茅十八一股腦的輪番登場……

節奏的確快的讓人有些匪夷,當然這其中有刪除了15集的客觀審刪因素在,剪輯上的bug也必然會遭吐槽。

但追了幾集之後,會發現這樣的快節奏雖然些許錯亂,卻意外的提升了“追劇爽感”,去掉一些繁枝錯節直奔主題,讓不少習慣於倍速看劇的網友不敢開倍速,看得還很過癮。畢竟,最近幾年國產劇注水現象成了常態,本來十分鐘就能講明白的事非要鋪倆小時,倒也大可不必。

韋小寶的七個老婆中,唐藝昕飾演的建寧公主算是吸粉兒最多的。古靈精怪、嬌縱蠻橫、大膽開放,扒光韋小寶的衣服雞毛撣子伺候;對“情敵”大打出手毫不手軟,這個“不太正經的公主”每一次出現不是驚喜就是驚嚇,這位“麻煩製造機小公舉”也成爲不少網友追劇的動力之一。

除了建寧之外,另一位配角海公公也是亮點之一,彈幕上網友各種刷屏“王老師”、“王啓年”。

在老戲骨田雨的詮釋下,陰陽怪氣中不失威嚴,雖然被韋小寶毒瞎卻依然有運籌帷幄的範兒,田雨版的海公公還成了新《鹿鼎記》的又一大笑點擔當,網友們甚至捨不得海公公下線,集體讓編劇爲他加戲。

其實不管是新《鹿鼎記》,還是此前多部經典IP翻拍作品,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硬傷或不足。尤其是前者珠玉在先,觀衆在看新作時,多少也會稍顯“刻薄”。

就好像金庸本人在看張紀中的《笑傲江湖》時所言,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喜歡上了一件事物。當你長大後,其它地方的東西永遠及不上小時候的完美。然而,真的是小時候的更好嗎?其實只是因爲自己心裏的一種情懷而已。

所以,我們在看待新的翻拍作品時,不妨放下心中的包袱,將其當作一部可解壓、可帶來快樂的輕鬆下飯劇,如果這樣,像《鹿鼎記》這種翻拍劇,說不定也會在10年後翻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