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很多人都想出生在皇族。相比于寻常百姓,皇族拥有更多的权力,身份地位也比较高。清军入关之后,北京城内有一种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满清八旗子弟。原先八旗子弟的的人数并不多,在清朝几百年的统治内,皇族的数量大大增加,甚至成为清廷的负担。皇族享有很大的权力,而且有朝廷的补助,吃穿根本不愁。后来大清朝廷灭亡,皇族中人大多数成为寻常百姓,溥任就是其中的一位。

人们对于溥任或许并不熟悉,但是他的哥哥人们都知道,那就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溥仪虽然是皇帝,可是一辈子几经坎坷,三岁的时候被赶下皇位,后来又登上皇位,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溥任和溥仪虽然是兄弟,但是在身份地位上有很大的悬殊。摄政王载沣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一位夭折了,存活下来的只有溥仪、溥杰以及溥任。溥任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民国七年了,因此他并不是出生于晚清朝廷,而是民国人。也许朝代的更替让溥任在思想上有了转变,他与哥哥溥仪以及溥杰有着不一样的思想观念。

溥仪虽然退位了,一开始还可以在北京居住,虽然不是皇帝,但是每个月都可以从国民政府领到一笔钱,因此日子过得还挺滋润,后来被军阀赶出北京城,生活在天津。后来溥仪去了东北,也许溥仪心中有个皇帝梦,但是这个梦一直没能实现。在日本人的注视下,溥仪以及其他满清遗老遗少举行了一次简单的"登基"仪式,成为伪满洲国的皇帝。伪满洲国只是一个傀儡政权,在外界看来如同儿戏。当时更为可笑的是伪满洲国内的钱币都是用陶土烤制的,可见日本人只是想把溥仪作为一个提线木偶。

摄政王载沣其实并不擅长治理国家,他更喜欢文学,但是他的两个儿子溥仪以及溥杰后来追随了日本人,而小儿子溥任似乎更像载沣。溥任喜爱文学,小时候受到父亲的熏陶,后来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溥任出生的时候,已经不是王爷身份了,只是没落满清皇族中的一员。当年清王朝灭亡之后,众多皇族成为寻常百姓,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着想。民国时期,有很多格格、王爷在街头自谋生计。

在当时格格、王爷做商人、干苦力活是很正常的事情。溥任与父亲载沣也是如此,不过他们的境遇稍微好一些,因为当时溥仪以及溥杰都在东北,是伪满洲国的傀儡。当年载沣知道日本人的真实意图,虽然带着溥仪派人接他们去东北,但是后来父亲载沣以及溥任看清了日本人的面孔,与其在东北换得皇族的身份,还不如离开这里,获得自由。去东北探亲结束之后,父亲载沣并不想为了荣华富贵放弃自由以及尊严,于是后来和溥任离开了的东北。

当时爱新觉罗姓氏的满清皇族大多改姓"金",溥任为了能够和普通人一样工作和生活,改名为"金友之",溥任很喜欢教书,长大之后想成为一名普通的老师,后来在父亲的支持下,将王府中的几间房子腾出来办学,自己做老师。后来在溥任的努力之下,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最高峰的时候有两百多个学生。因为学校的老师不够,溥任甚至让妹妹在学校代课。新中国成立之后,溥任和父亲从之前的王府中搬了出来,把王府捐献给了国家,自己和父亲搬到了其他住处,后来更是将学校捐赠给国家。

捐赠了学校之后,溥任一直做专职老师,直到1988年退休。退休之后的溥任一直热心公益,他将很多历史文物捐献了出来,这些历史文物大多都是皇家珍藏,其中包括珍贵的康熙御笔字画,研究价值极高。溥任书画功底非常高,后来多次拍卖自己的书画作品,捐资助学,致力于公益事业。在人们的眼中,溥任只是一位很普通的老师,他一辈子十分节俭,虽然是皇族,但是人们更愿意称呼他为金友之老师。溥任在生活上追求并不高,作为老师,他只想让更多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自己常年穿着一件三十多块钱的夹克,所使用的旧书包只要五块钱,在他的一辈子中,把一生的积蓄都捐献给了教育事业。溥任的一生见证了祖国的崛起,他这种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更值后人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