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冬奥社区冬奥展室内,社区居民在阅读最新一期的《冬奥社区报》。本报记者 吴镝摄

红色的报头、大气的版面、贴心的文字,在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冬奥社区,居民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冬奥建设、社区活动、好人好事,都在《冬奥社区报》上记录下来,创办一年多已经有了3万份订阅,成了联系冬奥和居民的桥梁纽带。

“近几期的报纸还有吗,给我拿几份吧。”前些天,趁着社区举办礼仪文化大讲堂的机会,在高井热电厂上班的邢亚丽取了几份报纸回家,“平时上班参与得少,但是社区变化又日新月异,报纸是我们了解身边事的一个好窗口,而且还能留存收藏。”

《冬奥社区报》每月一期,通过社区、楼门长免费发给居民,并在全区机关单位免费发行,2019年6月至今已发行16期。冬奥快讯、社区新闻是每期4个版面的主要内容,其中的“国粹传承”“高井路故事”“冬奥家庭”等已经成了明星栏目,高井路社区副主任吴星宇说:“社区报讲的就是居民身边事,大家伙儿每月都盼着新报纸,看看自己是不是也能露个脸儿。”

今年8月,一篇《很荣幸亲手启动社区标识》的文章发在了《冬奥社区报》第3版,报道了冬奥家庭代表刘士荣参加冬奥社区标识启动的消息,还配了一张她在家制作冬奥文化剪纸的图片。“亲手启动社区标识已经十分荣幸,没想到还上了报纸,得到大家伙儿肯定,心里特别满足。”刘士荣说。

原来,刘士荣不仅是高井路冬奥社区的一名居民,还是辖区冰雪特色校电厂路小学的一名教师。她专门开设了手工课,带着学生一起制作奥运火炬、“冰墩墩”“雪容融”剪纸以及冬奥主题掐丝珐琅等作品,学校的“小小冬奥博物馆”里不少手工艺作品都是来自她的学生。

“《冬奥社区报》的报道给了我和孩子们很多鼓舞,希望等到2022年时,我们可以一起接待来自国外的友人,通过我和学生的手工作品,向更多人介绍冬奥社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刘士荣说。

不仅仅是刘士荣,通过社区报的挖掘报道,原本就住在社区的原专业速滑运动员孙园园也得以和冬奥社区结缘,自愿报名参加街道滑冰队的培训指导。吴星宇介绍,社区报办报一年多来,更加激发了居民参与建设冬奥社区的热情,每周举办的冬奥大讲堂、非遗手工课、社区文化讲座等,都能吸引近百人参与。

北京冬奥组委正式授牌“冬奥社区”,为高井路社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冬奥社区报》应运而生。广宁街道办事处主任吴智鹏介绍,通过创办、编辑、发行这份报纸,居民的参与度和凝聚力更强了,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了。接下来,街道和社区将继续挖掘报道优质内容,通过这个窗口讲好冬奥社区故事,留下冬奥社区发展的宝贵历史见证。

来源 北京日报 | 记者 孙云柯 吴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