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有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里的使,即使者,也就是代表另一方,受命出使的人。

使者所扮演的角色,一般是传递信息,表达意愿。在没有电话和网络的时代,使者是两国之间绝好的交流媒介。当然,比较高级的使者,不仅仅是传声筒,有时候还会谈判,有一定的事务决策权。既然大家要交流,要对话,就没有必要斩杀使者。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起源于何时呢?

大家也都提到了。春秋时期,宋国因为抓住了楚国使者而被楚国围困,宋文公鲍派华元在夜里进入楚军营。经过华元一番诚实的说辞后,楚国退兵,而华元作为人质直接留在了楚国。华元在楚国居住了6年,直到宋文公鲍病逝后,华元才得以重返宋国。

春秋时期,周礼犹在,大家凡事,包括战争也都遵从一定的礼仪。有人总结为“礼仪第一,胜负第二”,不杀使者也是礼中的题中之义。《左传·成公九年》就提到,杀使者“非礼也”,并强调“兵交,使在其间可也”。

如果说一开始是因为礼,当礼崩乐坏,大家不再遵循礼仪规范,为何还要遵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一准则呢?那是因为你杀了使者,影响实在是太负面了。

一是引起对方的反感,关闭了双方沟通的窗口,这就意味着断了和谈这条后路。毕竟,古代有很多战争非必要拼个你死我活,达到战略目的才是最主要的。

二是使者一般由文官充任,而文官并不具备攻击性。杀掉这么一个手无寸铁之人,是会被人看不起的,至少在道德上是不被看好的。

三是你把人家的使者杀了,这一场战争之后,后期如果还有战事,你派谁去沟通呢?毕竟,你杀人家在先,谁去基本上都是死。所以,无论你派谁去,朝廷的威望就会再次降低。

凡事都不是绝对的。纵容斩杀使者有万般不好,但有一条,可以立威,发泄情绪,表示绝不妥协。历史上还真有人这么干了。

东汉将领耿恭被北匈奴围困时,双方力量悬殊。耿恭坚守的金蒲城只有守军有几百人,而匈奴有两万多人。这一守就是几个月,城中“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匈奴派使者招降。没想到,耿恭不为所动,还亲手杀了使者,甚至还用火烤肉吃。匈奴人看见了,一片哭声。当然,由于城池坚固,匈奴并没有把耿恭怎么样。后来,汉军来援,耿恭最终得救。

元灭宋之际,蒙古军攻灭大理,想和缅甸友好出使,愿意将缅甸纳入新的朝贡体系。但缅甸根本不吃这一套。尽管有强大的蒙古帝国背书,使者在缅甸遇到诸如脱靴子般的羞辱,还被缅甸国王给杀了。缅甸自知战争无可避免,便率先发动攻击。缅甸纵有象阵,但面对蒙古骑兵,自然是无可奈何。最后,缅甸还是架不住蒙古军的两次进攻,一度国都都岌岌可危。无奈之下,缅甸只好派出使者请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