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已經有一段時間,每個考生的命運基本已塵埃落定。

2020年河南省高考依舊創下了歷史新高,總共有115萬人參與高考考試,僅理科600分以上的人便達4萬多人,在感嘆河南省考生厲害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了河南省最低分的考生同樣也是最多的。

研究人員根據多項數據推測出,河南省300分以下的考生在17萬以上。

如此大規模的低分現象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是智商問題還是教育質量的問題?

首先智商問題基本可以排除,不可能十幾萬人同時有智商問題,絕大多數人的智商在正常範圍內。

那會是教育質量的問題嗎?顯然也不是,高考中送分的基礎分數就遠遠超過這個數了,學生只要稍微用點心,記住這些基本知識,考試的時候認真一點,考300分綽綽有餘。

那麼這樣的結果只能證明:我們的孩子不願意學習。

孩子厭學算是我們當下的民族特色,因爲大環境使然孩子從進入小學時,起跑線之爭就開始了。很多孩子的童年被嚴苛控制,學校的功課、培訓班、各種習題充斥滿了他們原本應該輕鬆的童年。

父母的高焦慮高期待統統轉化成了對孩子的高壓、高控,這種負面情緒導致孩子本能的將痛苦和學習聯繫在了一起。

不停地考試,不停地做功課,面對父母陰晴不定的情緒,學習成爲人生最痛苦無趣的事情。

隨着時間推移,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自我意識大增,他們逐漸開始對父母的掌控不滿。很多孩子對學業有自己的看法,或者在父母的管控下,雖然他們明知道自己不學習毀掉的是自己的前途,但就是想要用這樣方式報復父母,以求在小範圍內爲自己的人生做主。

《以家人之名》裏齊明月爲了逃避母親強迫她上她不願意去上的法學院,故意在高考中少答了兩道大題。影視源於生活,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其實非常的多。

村上春樹說:不是所有的魚都要生活在同一片海里。同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必須要上大學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不讀大學並不意味着人生要完蛋,那些不願意學習或者學不進去的孩子,父母應該支持孩子根據自身的特質選擇適合自己的路,學一門手藝技能,選擇喜歡的行業,人生同樣也能很精彩。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成爲她自己,分數也不是衡量教育的唯一標準。

精英教育的本質在於塑造孩子的性格,而不是唯分數論英雄。讓孩子養成慷慨、樂觀、堅韌的性格,將孩子培養成一個熱愛生活、精力旺盛的人,這些比分數重要的多了。

就拿曾經的美國總統小布什和老布什舉例,他們都不算好總統,在某一方面有特別優秀的才能,但他們就是看起來極其像領袖,只要他們一出現別人就會由衷的產生崇拜感。

所以如果孩子不願意學習、不愛參加應試考試,何必去逼他走這一遭呢?兩天四場的高考對他們來說簡直就像酷刑。

人生有很多條路通向成功,你的孩子只是更適合其他的路途。

臨牀心理學家傑伊,曾在其著作中公佈了一項針對400位超級成功人士研究發現,他們當中的75%的人曾面臨艱難無比的處境。

所以一次高考算得了什麼呢?如果他們被塑造了相當有韌性的性格,即便高考失利他們的人生也不會因此失去希望。

現下高考的意義被過分地誇大,以至於很多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學習人生就無望了。

前面說過家長的焦慮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一個人觀念標準的形成深受家長的影響,並根植於腦海。所以作爲家長的你,如果總是用分數或者一兩次失敗來衡量孩子,那麼十有八九你的孩子不會有太大的出息。

說起精英教育我們不得不提英美的私立學校。

這些學校之所以能夠培養出大批優秀的人才,在於他們明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事情,教育是找到孩子身上的那個閃光點,並將其潛能最大化。

這些學校關注的不僅僅是課堂、測試,而是爲孩子們提供音樂、體育、戲劇等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避免孩子機械學習,培養孩子們辯證看待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

反觀我們爲了應試教育提高分數,體育、音樂等課程被極度壓縮,孩子連體驗的機會都非常少,更別說激發這方面的潛能了。

可實際上這些纔是孩子應該去探索的東西,藝術、音樂的意義在於他的多意性,能夠培養孩子從多個角度去發現問題,保持孩子的創造力。而體育運動可以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

其實沒有孩子真正的討厭學習,孩子天生對一切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他們不學習或者厭惡學習只是因爲學習了錯誤的學科,以及父母等教育者用了錯誤的方式鞭策。

我們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形式太過單一死板,因材施教基本就是一句空話,沒有給予不同的孩子相對應的教學需求,導致所有的孩子都擠在高考這一條橋上。

那些不適用這一規則的孩子,則成爲了高考大軍的陪跑者。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從來就不是一件輕輕鬆鬆的事情,教育研究者與政策的制定者真的應該在這個問題上多方面考慮。被應試教育大軍刷掉的那些人中,很可能就有新一代的愛迪生、牛頓、貝多芬。

這不是玩笑,事實上那些不喜歡應試教育的人,在創新上的確要比很多應試教育的順從者強得多,他們只是缺少合適的渠道機會去成長。

易中天老師曾批判我們教育把人的腦子要搞壞,因爲評價標準就一條——成王敗寇。

事實證明這樣的標準的確不妥,未來的教育改革之路依舊任重而道遠,但我們能探尋出一條合理的道路,讓每一個孩子都獲得最優的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