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際銳評丨時隔44年!“嫦娥五號”這個歷史使命意義重大

24日凌晨4點30分,中國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這是中國“嫦娥”無人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規劃的第三步。與前幾次探月任務的主要不同是,嫦娥五號將爲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抔土。

據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介紹,這次嫦娥五號將實現四方面突破:一是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二是首次從月面起飛,三是首次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四是首次帶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作爲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將創造的多個“首次”令人期待。特別是其承擔的月球採樣歷史使命,意義重大。由於地外天體對人類而言遙不可及,科學家們長期以來通過光譜和射電的方式,間接瞭解天體的物質構成、化學元素並推測它們的演化歷史。如果能從地外天體直接採集樣本,無疑會使科學家獲得第一手寶貴研究資料,更好地瞭解天體乃至宇宙的歷史。

對於月球的研究,此前只有美國和蘇聯採集到三百餘公斤的月球土壤和岩石樣本。這些樣本大大更新了人類對月球、地球及太陽系起源的認識。1978年,時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布熱津斯基訪華時,帶來1克重的月球樣本作爲禮物。這是美國阿波羅工程登月宇航員從月球表面採集來的。正是這1克月球樣本,成爲一個時期以來中國科學家研究月球彌足珍貴的資料。

而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從以前人類探測器都不曾到過的地方,攜帶約2公斤月壤返回地球。這無疑將成爲數十年來人類從地外天體帶回的數量最大的一批樣本。通過對這些樣本的研究,人們對月球的認知將會進一步深入,有望確定月球年輕玄武岩的年齡。

需要指出的是,自1976年8月18日蘇聯探測器最後一次採集月球樣本至今,人類已經有44年沒有再更新月壤樣本了!今天,嫦娥五號將要進行月壤採集任務,對月球科學乃至整個深空探測作出重大貢獻,這令國際科學界普遍期待。德國明斯特大學行星地質學家博格特表示,在技術層面上,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本就是了不起的能力。荷蘭諾德威克的歐洲航天局研究員詹姆斯·卡彭特說,這次飛行將會是“未來人類探索的一次很好的預演”。

對中國而言,隨着嫦娥五號任務成功實施,自2004年啓動的嫦娥探月工程前三期已經分步達成。中國科學家將在前三期的科學成果上,對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空間環境、資源分佈作進一步考察,爲今後載人登月以及建立月球基地打下基礎。這不僅帶動中國航天科技及一系列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也爲人類知識寶庫貢獻中國力量。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隨着人類探索未知的腳步不斷擴展,月球必然成爲人類踏足並且充分了解的第一站。而中國從事深空探索的目的,既是爲了滿足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更是爲了探索人類長遠發展的出路。正如月球村協會主席、意大利籍科學家朱塞佩·雷巴爾迪所評價,中國在空間科學和技術領域取得了偉大成就,中國探月任務可惠及世界。

國際銳評評論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