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指出,人工智能、大數據在這次抗疫中發揮了作用,首先是發現和控制傳染源方面,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我們能夠了解到與傳染源接觸到的所有人;第二是人員流動的控制,包括健康碼、紅外線測溫等等,極大程度地瞭解了人的健康情況。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再次表明,面對嚴峻挑戰、形勢發展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科技創新是共克時艱的關鍵法寶,是驅動發展的關鍵變量。”

11月23日,“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主論壇: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於在烏鎮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接受了包括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內的多家媒體的採訪。

李蘭娟指出,人工智能、大數據在這次抗疫中發揮了作用,首先是發現和控制傳染源方面,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我們能夠了解到與傳染源接觸到的所有人;第二是人員流動的控制,包括健康碼、紅外線測溫等等,極大程度地瞭解了人的健康情況。

疫情期間,李蘭娟主動請纓趕赴武漢參與新冠肺炎病人救治和抗疫工作,後圓滿完成任務返回浙江。李蘭娟提出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建議成爲日後疫情防控的關鍵。目前全球疫情還在繼續,李蘭娟表示,人工智能將改變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讓醫療更加精準方便,更加有效,人民更加健康。

記者:人工智能的作用在抗疫過程中是如何體現的?

李蘭娟:人工智能、大數據在這次抗疫中發揮了作用,首先是發現和控制傳染源方面,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我們能夠了解到與傳染源接觸到的所有人,包括冷鏈和物流。很快的發現,再加以檢測,加以控制,加以隔離,人工智能很快就能將疫情“一網打盡”。大數據、人工智能改變了我們的抗疫。其次是人員流動的控制,包括健康碼、紅外線測溫等應用,加快各行各業復工復產。

現在大家都有健康碼,這是非常好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手段應用到疫情防控的案例。互聯網時代,人工智能在醫療診斷、治療、健康管理、藥品管理、醫藥管理等方面都能發揮出更好的作用。

記者: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大家充分地認識到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性,目前人工智能在公共衛生,特別是醫療方面有哪些應用?

李蘭娟:人工智能在智能診斷和治療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智能化的方法,我們可以很快地研發出診斷試劑、診斷設備以及相關藥物。醫療方面,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以及遠程互聯網醫療,可進行病人遠程會診、遠程討論,讓大專家的技術在各個醫院都能得到應用推廣。

另外在國際合作方面,在這次疫情期間,我們與許多國家連線,介紹中國的經驗、中國的技術,互相交流,使得醫療沒有國界,中國在這次抗疫當中發揮的作用也可供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借鑑。

記者:在後續的疫情防控過程中,人工智能還會在哪些領域有新的應用?

李蘭娟:我們的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人工智能技術也在不斷發展,我剛剛列舉了很多的案例,都還是比較初步的(應用),人工智能在智能診斷、智能治療、智能機器人、智能預防控制等方面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我們需要不斷提高人工智能水平,讓醫療更加精準、更加便捷有效。

我相信上述的發展都會更快,大量的醫療設備和相關工作都可以變得智能化。

記者:你認爲互聯網技術對疫情防控有怎樣的重要性?

李蘭娟:人工智能正在抗疫中發揮重要作用,要控制傳染病,必須發現和控制轉移,今年1月初,我們就提出了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手段來發現和控制傳染源。利用人工智能手段,能夠找到武漢海鮮市場、北京的新發地的人員流動趨勢,找到相關人的流動,從而進行檢測隔離,控制疫情的蔓延。同時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可以更好地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羣,更好地精準診斷、精準治療。

記者:疫後你是否去過武漢?武漢疫後的發展情況如何?

李蘭娟:疫後去過武漢三次,武漢的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狀態很好。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子姣  實習生 林夢雪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李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