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到八个月,会表现出对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的害怕,一旦妈妈从眼前消失就会哭闹,变得明显不安。

不是孩子胆小,爱黏人,而是孩子的分离焦虑期到了。这是孩子成长中必须要经历的,如何才能让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

1、给孩子一个缓冲期

因为重返职场或其他原因要和孩子分开时,应该给孩子一个缓冲期。在分离之前,给孩子找一个接替者,有意识得增加他们相处时间,减少孩子的焦虑和不适。

2、建立“妈妈会回来”的信任感

妈妈出门前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孩子你会回来的。每次回来时告诉孩子,我回来了。

最初的时候妈妈离开的时间不要太长,等孩子慢慢习惯,知道妈妈会回来以后,就可以逐渐把时间加长了。

3、建立守恒概念

经常和孩子玩一些物体守恒游戏,让孩子知道眼睛没看到不代表物体消失了。

比如和孩子玩躲猫猫游戏,或者将玩具藏起来有意识引导孩子去找等。

4、培养孩子独处的能力

给孩子自己一个人玩的机会,比如在喂过奶、换过尿片之后,把孩子安顿在客厅中,让他自己玩,当感觉孩子厌烦玩某样东西时,父母再帮他拿一些别的玩具,让他尽量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要打扰他,渐渐地孩子能表现出独立的倾向。

孩子在分离焦虑期间,往往缺乏安全感,如果妈妈的解决方式简单粗暴,可能会伤害到孩子。这四种方式不可取:

①不理睬孩子的哭声,狠心离开。

②在孩子玩得正高兴时,偷偷离开。

③责备孩子,掰开孩子抓住自己的手,狠心离开。

④将孩子哄到另一个房间或者让其他人事儿转移孩子注意力,然后趁机离开。

如果妈妈不在,家里的其他人该如何安抚孩子?

①给孩子看妈妈的照片,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

②多抱抱孩子和孩子说说话,告诉他妈妈会回来的,给予孩子安全感。

③和孩子玩游戏,给孩子讲故事等,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