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前任不知道如何跟他溝通?5點不會被前任拒絕的溝通技巧,一定要看到最後,尤其是第4、5點!

在職場或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遇到與他人意見不同的時候。一聽一說之間,很容易擦槍走火。如果去探究背後真正的原因,其實都是希望通過溝通,獲得說服、取信和影響他人的力量。

在感情中同樣如此,很多人都想要伴侶“聽”自己的話。尤其是在前任提分手想挽回時,總想把自己“期待複合”的想法告訴前任。

我經常聽到挽回的人有類似疑惑:“我想跟前任溝通,但他拒絕溝通怎麼辦?”

爲什麼會這樣呢?

因爲你們意見不同,產生了“異”見。

這個問題雖然看似跟銷售無關,但從性質上來說是一樣的。因爲你需要通過溝通,把自己“期待複合”的想法、觀點當產品,打包賣給前任。

把想法、觀點當產品,打包賣出去!

美國知名趨勢觀察家丹尼爾·品克(Daniel H.Pink)在《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中,把這種現象稱爲“非銷售的銷售”(Non-sales selling)

他指出,傳統對銷售的定義是指販售有形的商品、服務。但是,隨着網絡、移動通信設備的運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復雜且多元。

要能說服他人,發揮影響力,就必須將你的思想、意見或理念視爲產品,打包賣出去。

最常見的比如,期待老闆接受熬夜3天才完成的企劃案;跨部門合作時,要主導專案走向;在博客發文闡釋對某一件事的想法;下班後逛街殺價等等情況。

這些情境雖然不同,但性質卻都一樣,都是希望通過溝通獲得認同,讓想法和意見被買單,這就是“非銷售的銷售”。

回想一下,你在分手後挽回的過程是否也是一樣?將自己的想法-“期待複合”,通過溝通的方式去獲得前任認同-“答應複合”。

“非銷售的銷售”傳達的正是影響他人的能力。而能否影響前任得出你所期待的結論,往往都是挽回成功的關鍵。

在我接觸的很多分手想挽回例子已經證明,可能不是前任拒絕跟你溝通。而是你不善於抓住前任的心理,不瞭解他的想法,導致無法與他溝通。

最常見的是着急讓前任接受“複合”想法,從而給前任造成心理壓力。導致前任開始對所謂的“溝通”感到反感,甚至上升到對你這個人產生“負面預判”。

那該怎麼正確跟前任溝通,才能讓前任接受你的觀點和想法呢?

博弈論(Game Theory):把No變Yes

想要學會溝通,必須學會處理人性。

你要產生影響力,就必須理解別人爲什麼跟你立場不一樣,爲什麼直接拒絕你。

無論是職場還是情場,任何爭議或歧視的發生,都不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零和戰爭。正如博弈論(Game Theory)闡述:雙贏,才能一起共享最大利益。

其中的求勝原則便是,與對手合作,或是改變遊戲規則。

前任想要跟你分手,也是權衡利弊得到的結果。他認爲跟你分手對他來說是利益最大化,而你想要“複合”的想法,對他來說是在侵犯他的利益。

因此挽回溝通要學會去理解他的立場,瞭解他的利益然後提供自己的價值。讓他意識到,跟你“複合”的利益比跟你“分手”的利益大。

通過說服、取信,進而影響前任的決定。這是每個想挽回的人,應該掌握的一種能力。

全球首位1年內賣出10億美元保單的喬·甘道夫博士曾經說過:“銷售有98%是對人的瞭解,2%是對產品的瞭解”。

可見想要處理不同意見、解開困境,必須先處理人性。

覆盤過去每個成功挽回的案例,都不是一開始就能很順利。就像銷售需要經過千百次被客戶拒絕的修煉,才能學會如何把No變成Yes。

但很多人在挽回過程中,遇到前任態度冷淡或者拒絕,就開始慌了神。然後開始過度理解前任的意思,開始預設各種場景。

這樣的狀態和心態,完全不利於挽回。而且很容易滋生負面情緒,亂了心神失了分寸做出衝動的行爲。

溝通中的拒絕和不同意見,會變成“異”見。而 “異”見,最常見的產生原因如下:

一、對某件事情一知半解;二、感覺重於事實;三、沒有想到事情背後的意義;四、執着於細枝末節;五、沒有注意到矛盾之處;六、提出假設性或不相關的問題;七、混淆不同類型的問題;八、對不瞭解的事驟下結論;九、沒有發現預設立場;十、誤用不適當的言辭;十一、以自我或所屬羣體爲中心思考

總結下來,“異”見的產生,可以分爲理性的邏輯思考出現謬誤或感性情緒出現問題。

那要消除“異”見,挽回前任應該怎麼溝通呢?

1、學會跟前任“握手”

分手後直接找前任“複合”,這會讓他覺得你們想法不一致。因爲他的想法是“分手”,而你的想法是“複合”。

這樣的“異”見讓他產生牴觸情緒,認爲你的“溝通”就是爲了複合。他感覺是你想將想法強加給他,所以對你這個人產生嚴重負面預判。

嚴重的負面預判,通常來自互相對立。結果是隻要一說話,不管是對是錯,都會遭到反駁。

因此在溝通前,你一定要先理解前任的立場和想法。接受分手事實,降低他感受上對你的反抗。

降低對方感受上的自然反抗,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有個獨樹一格的應對技巧:開始談話時,先問些溫和的問題,讓對方願意回答“是”,爭取認同感。

這也是挽回溝通中,最基本的一堂課:與前任“握手”。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先讓對方降低敵意,不會捂上耳朵,一味反對。

如此一來,你纔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開啓溝通大門。

2、爲負面情緒找出口

情緒是摧毀溝通最快的武器。爲什麼呢?人的心理流程是這樣的:思考判斷-產生感受-影響行動。

通常遇到別人主張與自己不一樣,或是被反駁、拒絕時,第一時間都會產生憤怒、不開心等負面情緒。這股負面力量可能會讓你思考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來反擊,以隔離被反駁的情況。

挽回中最常見的就是激動地跟前任辯論“誰對誰錯”,“誰需要責任”。更甚者還會指責前任,口是心非地說些傷人的話等等,這樣做只會讓前任更加不想理你。

思考和情緒感受往往一體兩面。挽回溝通第二堂課就是儘量降低負面情緒,避免做出錯誤決定。問自己“是什麼想法導致這些情緒?”、“爲了不再有這種負面情緒,我必須改變的想法是什麼?”

3、避免預設立場

許多推論,都是來自預設立場,面對分歧時,最容易搞混“推論”與“預設”的不同。

就像在百貨公司看到小孩哭鬧(情境),你會想可能是媽媽不想買小孩要的東西(推論),這時就落入了“只要在百貨公司有小孩哭泣,就是媽媽不想買小孩要的東西”這樣的預設立場。

挽回中最常見的預設立場就是“前任不愛我了”。

“分手後前任態度冷淡、回覆信息慢,會認爲是因爲他不愛了”。但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也可能是你在逼着他態度冷淡,逼着他說“不愛了”。

預設立場通常是無意識的行爲,若能攤開內心的預設立場,往往會發現事態並非如自己所想。這也是爲什麼挽回需要試探性前進,根據前任的反饋來制定策略的原因。

因此,挽回溝通的第三堂課是要避免預設立場,錯誤的預設引導出錯誤的推論,分歧都是這樣發生的。

4、認清事實、偏好與判斷之間的差異

每個複雜問題背後都不只一個答案。處理“異”見時,聰明的人會依照問題的特性,採取適合的溝通方式,這是挽回溝通的第四堂課。

a、“事實性”的問題:如前任是否有公佈新歡?前任是否還願意跟你聊天?這些問題依靠事實與定義,就用既定的程序、方法去解決。

b、“偏好性”的問題:如前任不愛了、前任態度好冷淡等主觀意見。因爲會隨個人不同偏好而有多重答案,針對這類問題,溝通時只要不偏離問題本身,不需要以此評價對方。

c、“判斷性”的問題:如什麼時候是最佳挽回時機?前任更愛誰?這類問題涉及範圍廣,需要系統性判斷,並商榷每項答案,避免簡化思考程序。

5、聚焦,不失焦

人們天性中存在支配他人的傾向,若各抒己見,很容易擦槍走火,如何能雙贏呢?

不失焦,是必修的第五堂挽回溝通課。面對分歧,不要輕易打斷對方發言,反而先聆聽了解對方“爲什麼這麼說”。

就算自己要講話前,也不忘先說說“緩衝句”,緩和對話氛圍。用能“支持自己想法的證據”來開場,把“自己的想法”放到最後才說,纔不會讓臉紅脖子粗的情況模糊真正的問題焦點。

以上是你在挽回過程中,一定要學會的溝通技巧。尤其是挽回前期無法見面,大多數只能通過網絡溝通展示自身的變化,這些溝通技巧能夠讓前任意識到“你好像不一樣了”。

顛覆前任對你的固有印象,從而讓你們的未來有更多可能性。正確的溝通能大大提高你們複合的概率,讓前任重新愛上新的你。

那麼挽回路上的你,做好正確溝通的準備了嗎?

每週更新挽回和情感乾貨,自學最正確的挽回知識,制定專案挽回策略,改善因爲錯誤挽回導致的糟糕結果,提高挽回成功率,關注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