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並不專屬於孩童。宋德龍覺得,老年玩具市場在一些發達國家已非常成熟,近年來,他在全國各地遊走之餘,發現老年玩具在我國依然是一個被冷落的市場。

▲老年人玩具店內部。新京報記者 吳淋姝 攝

文 | 新京報記者 吳淋姝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盧茜

本文約4562閱讀約9

老人從貨架上挑了兩本小人書,走到朝南玻璃窗邊的桌子前坐定,仔細翻看。書不過手掌大小,內頁依舊是黑白顏色,圖片佔了大半頁紙,底下則是簡單的文字故事。

▲店裏的小人書。新京報記者 吳淋姝 攝

晨光罩在老人黑色的棉襖上,他看了一會兒,抿着嘴笑了,抬頭對店主宋德龍說,“我今年75歲了,這還是我小時候看過的。”

看到老人在店裏覓到兒時記憶深處的老物件,一抹成就感在宋德龍心間閃過。

今年重陽節(10月25日),宋德龍的老年人玩具店在通州區正式開業,這在北京可算稀奇。

約180平米的店面內,擺放有400餘種適合老年人的玩具,如投壺、鼓形鎖、4倍大撲克、記憶棋等。木製貨架兩側是健身運動區和益智休閒區,老人可以玩飛鏢、騎四輪腳踏車繞圈,也可坐鞦韆、搖椅,玩棋牌、解環遊戲等。

玩具,並不專屬於孩童。

宋德龍覺得,老年玩具市場在一些發達國家已非常成熟,近年來,他在全國各地遊走之餘,發現老年玩具在我國依然是一個被冷落的市場。

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每4名北京市戶籍人口中就有一名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放眼全國,較之其他城市,北京的老齡化程度居於前列。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校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老年玩具市場在整體上尚處於起步階段,隨着老齡化、老年人口羣體結構的變化,一些老年人將會對老年玩具產生新的需求。

“如果這種店多了,大家也就不足爲奇了。”杜鵬說。

今年10月,宋德龍已在北京填補上這一空白,爲老年人提供了一間每日亮燈12小時的“解憂雜貨鋪”,讓老人們老有所玩。

“解憂雜貨鋪”

白露一過,天氣越來越冷。

9月中旬,接過店鋪之後,宋德龍抓緊裝修。店裏鋪上防滑地磚,兩張方桌、數個座椅就安放在暖氣片旁,靠着朝南的玻璃,“遛彎兒的老人經過可以進來坐坐。”

開業那天,門口的電子鞭炮噼裏啪啦響,路過的老年人聞聲而入。不到一個月,附近有不少老人已成爲店裏的熟客。

老年人玩具店早9點亮燈。

店鋪周圍多爲老小區,有不少老年人居住。走在小區裏,時常會看到三五個老人坐在小區的木凳上,聊天,談笑,看着來往走過的路人。

玩具店給附近的老人們添了個新去處。在一些老年人眼裏,這裏更像是一處可供消遣的“解憂雜貨鋪”。

11月3日的下午4點,熟客曹大爺又來了。他今年61歲,在北京土生土長。

從他家到店步行不到5分鐘,“新開的店,好多遛彎兒的老年人都知道。”玩具店門口的“發泄拳擊球”是曹大爺最鍾愛的玩具之一。這一天下午,他對着紅色的皮球打了近30分鐘。

曹大爺隨後玩起了投壺,“這是宮廷遊戲,興盛於戰國時期。在電視上見過,之前沒玩兒過。”他手持箭羽一側,將箭往漆壺中投擲,屢試屢敗,箭散落在壺外。

宋德龍瞧見,上前傳遞一些技巧,讓他將手再抬高些、身子再往後退一點。

“誒,中了!”約3分鐘後,曹大爺高興地喊出聲。

▲曹大爺在玩投壺。新京報記者 吳淋姝 攝

宋德龍說,閒下來時,他便在店裏玩各種玩具,領悟一些基本要領,這樣可以帶動老年人玩。

下午5點,58歲的王奶奶也牽着小孫女來了,女孩喜歡讓她推着在休閒區盪鞦韆。每一次來,她們都會發現一些新奇的東西。

這一次,小孫女發現了木牛流馬,好奇地拉着它在店內轉圈圈,王奶奶則在打量塑料制手動織毛衣器的平針、滾針織法,“來這裏很解悶兒。”

她告訴新京報記者,幾乎每天晚飯前,她都會帶孫女來玩具店轉轉,“之前給孫女兒買過鐵皮小青蛙、小雞。這兒的有些玩具我覺得更適合她。”

▲王奶奶的小孫女拉着木牛流馬在店內轉圈圈。新京報記者 吳淋姝 攝

老年人玩具店是營利性質的,開業以來,平均一天的銷售量爲20單。目前,玩具店尚處於試營業階段,房東給宋德龍免了兩個半月的租金。

店裏尚未僱傭員工,若生意再好些,宋德龍打算請社區引薦下崗人士。

11月3日,街道辦的幾名工作人員到店參觀,詢問店主未來可否同社區合作,承辦一些老年活動。這與宋德龍的想法不謀而合,他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和玩具生產商溝通,籌備投壺大賽、室內高爾夫大賽等,“讓老年人玩得開開心心。”

“你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參觀完畢後,街道辦的一位中年人對宋德龍說。

街道辦的人走後,宋德龍接連收了2個快遞,其中有一箱是乒乓球訓練器。這算是熱銷品,第一批進的10餘套已經售罄,“球固定在塑料杆上,不用撿球,也不佔空間,老年人在家就可以鍛鍊。”

▲王奶奶在研究塑料制手動織毛衣器。新京報記者 吳淋姝 攝

老人覓得“夜生活”

夜裏9點多,玩具店還未打烊。

北方寒冬已至,老人們在室外愈發待不住。開張不到半個月,諸多老人儼然已在這亮着燈火的溫暖之地,覓到了夜生活。

“在店裏玩玩具是不收費的,平日9點閉店。有時碰到客人玩得晚,會推遲關門。”宋德龍說,晚上8點至9點是每天最熱鬧的時間段,晚飯後,一些老年人散步時會進店待一會兒。

喫罷晚飯,曹大爺揣着一個茶杯走進店裏,宋德龍和閆大爺正在玩具店門廳抽打陀螺。隨着長鞭甩動,陀螺高速轉動着,15分鐘後,閆大爺感到有些體力不支,坐在椅子上歇氣,“玩兒這個挺費勁兒。”

▲閆大爺在玩陀螺。新京報記者 吳淋姝 攝

閆大爺說,店裏有一些小時候喜歡玩的物件,“比如說嘎拉哈。”

“啊?我記得女孩子才玩這個呢,小時候我們男孩子不愛玩這個。”曹大爺接過話,盯着還轉動着的陀螺,“我們這兒叫羊拐。”

挪步至窗前,閆大爺又埋頭玩起了較熟悉的平面滾珠,用小塊木頭將白色、紅色的木珠分開。除此之外,機關盒他也愛玩,“每次要動腦,對老年人來講,很益智。”

閆大爺今年61歲了,他是黑龍江人,就住在隔壁小區,平日裏和老伴在家幫女兒照看4歲半的外孫女。退休來京後,去通惠河、大運河釣魚是他最大的愛好。約上小區的三兩釣友,帶一盒飯、一壺酒,便可在河畔待上一天。

纔開業的時候,閆大爺買了一個可樂球,自此以後,每天他都會在院子裏踢倆小時。晚飯後出來散步,他也帶着。

“這個店開了之後,晚飯後我就不看電視來這兒了。店主跟歲數大的也能溝通,有耐心。”工作日,閆大爺送完外孫女上幼兒園後,早上9點多到店裏蹓躂一會兒,有時見人嘮嘮嗑、有時玩會兒玩具,以打發時間。

晚飯後,再來待一會兒、回家睡覺,一天便結束了。

▲宋德龍在騎四輪腳踏車,他稱其爲“卡丁車”。新京報記者 吳淋姝 攝

讓玩具流轉起來

爲防止玩具很快就被老人們“玩膩”,店裏的玩具不會是固定、一成不變的。

宋德龍說,每天,他都在絞盡腦汁找尋新奇的或消失已久的復古玩具,讓店裏的玩具流轉起來,保證每天都有新的玩具可讓老人們“練手”。

最近,他又在網上搜羅各種老物件,想喚醒老人們快遺忘的兒時記憶,“同時增加一些具有互動參與性的或者是益智類的玩具種類。”

益智類的玩具中,鎖環很受老人們喜愛。

▲店裏的鎖環。新京報記者 吳淋姝 攝

55歲的趙大爺,來自黑龍江。白天他在西海子公園打掃衛生,下午6點下班,從公園騎25分鐘的自行車回家喫飯,家住玩具店附近,喫完晚飯就愛過來轉悠。

起初,趙大爺以爲玩具店是打牌的場所。後來發現,裏面有各種各樣可以上手的物件,“打牌容易急眼,這個不會。”他笑着說,自從有了這家開在“家門口”的老年人玩具店,晚上他便不窩在家裏看電視了。

有些玩具,趙大爺覺得價格偏貴,便愛在店裏久待鼓搗,“這裏挺樂呵的,就算不買,老闆也讓我們免費玩。”

▲趙大爺在玩解鎖遊戲。新京報記者 吳淋姝 攝

前一日來,趙大爺未將銀馬蹄鎖環解開。翌日,在公園掃地時,他邊掃邊琢磨,總算想出些眉目。一到店,他便取下銀馬蹄鎖環,坐在屏風旁鼓搗了20分鐘,“看,我解開了。”他站起來,手持鎖環展示給大家看。

曹大爺隨即稱讚:“腦袋瓜真好使,我就沒這個耐心。”

宋德龍將鎖頭環遞給趙大爺,讓他繼續解。曹大爺也好奇,走近認真看了看鎖頭環,搖搖頭,“這用錘子一敲,環兒不就出來了嗎?當了半輩子電工,我也不會解。”

趙大爺沒吱聲,一心撲在解環上,不到5分鐘,他對曹大爺喊道:“老哥老哥,您的錘子還是別用了。”

又解開了。

“老闆,還有啥智力類的沒?”趙大爺問宋德龍。宋德龍挑了一個ABC的字母環給他,他又埋頭解起來。曹大爺笑了笑,拿着保溫杯去收銀臺旁加了點開水。

▲趙大爺正在解鎖頭環。新京報記者 吳淋姝 攝

目睹店裏其樂融融,宋德龍很欣慰。

宋德龍說,他今年41歲,生活在北京通州區,父母遠住在吉林白城老家。等玩具店步入正軌,他想着接上父母來這裏看看。這是他開店的初衷之一。

他曾在央視的夕陽紅欄目從事過3年的廣告運營。宋德龍提到,自己長期與消費羣體以老年人爲主的企業打交道,深諳老年人內心深處的需求。

“許多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比較單調,他們的精神需求太需要被關注。”

“店多了,就不足爲奇了”

隔壁的房屋中介、39歲的王先生最鐘意益智休閒區內的木躺椅,“往那兒一躺,好像一天的煩惱都沒了。”

這日晚間,他打了一會兒室內高爾夫,便和宋德龍下了一局象棋。

王先生的同事、而立之年的陳先生亦是店裏的常客,有時他喜歡騎着健身運動區的四輪腳踏車在店裏店外繞圈,有時玩玩飛鏢,有時則坐在吊籃裏靜靜地發呆。在他看來,較之發達國家的一些老人,我國的老年人相對較傳統,適合老年人放鬆、娛樂的方式太少。

“其實許多老年人在退休後是閒不下來的。欠父母的情分真是太多了,這輩子都還不起。”陳先生說,一些年輕人到店之後,也許能喚醒他們對家裏老年人的精神關注。

▲店內裝飾。新京報記者 吳淋姝 攝

《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北京市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總量達371.3萬人,佔常住人口比例的17.2%。戶籍老年人口總量爲367.7萬人,佔戶籍總人口比例的26.3%。

這意味着,每四名北京市戶籍人口中就有一名60歲及以上老年人。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校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在老年學領域深耕多年,11月10日,他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老年玩具店能引起關注,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老年玩具市場在整體上尚處於起步階段,“如果這種店多了,大家也就不足爲奇了。”

杜鵬說,許多人對玩具的定義還停留在兒童玩具上,實際上,隨着老齡化、老年人口羣體結構的變化,一些老年人會對老年玩具產生一種新的需求,更多的人將去關注這個新興的市場,“老年玩具市場將來會有很大的發展。”

老年玩具中,益智類的積木、拼圖、九連環等,有益於活動大腦,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鍛鍊分析問題的能力,“這對老年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能提高他們的專注度,有利身心健康。”

另外,一些可鍛鍊手腳、技巧類的玩具有助於老年人在擺弄的過程中開動腦筋、延緩衰老,“一些平時不太常做的動作,通過這些玩具可以得到一定鍛鍊,它們其實和兒童玩具有類似之處。小孩處於成長髮育階段,需要開發智力、鍛鍊靈活性。而老年人需要保持這種靈活性。”

杜鵬還表示,在老年玩具市場發展的初期,於老年人而言,較之線上購物,通過線下的實物可能更易掌握大小、價格等方面的信息,“因爲是實物,老年人相對更容易接受。”

▲曹大爺在看閆大爺玩平面滾珠。新京報記者 吳淋姝 攝

光顧這家玩具店的顧客以男性老年人爲主,女性較少,“回頭客裏,老頭也比較多。一些老奶奶晚上喜歡去跳廣場舞。”據宋德龍觀察。

尤其在夜間,店鋪裏不停歇地放着懷舊歌曲、評書、戲曲,一屋子老頭聚在一起談天說地、玩遊戲。京腔和各地口音交織。彷彿他們是化妝易容了的頑童。

天氣越來越冷,一位老大爺感觸頗深。他希望爲老年人亮着燈火的溫暖之地能夠遍地開花。有更多的治癒場所,能夠接納他們,可讓他們排解孤獨和憂慮,尋覓到更多善意和理解。

老人接着說,他們不過是變老的小孩,而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

洋蔥話題

你聽說過老年人玩具店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