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蒙聊教育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用心澆灌祖國的花朵,他們愛崗敬業的精神,讓人深受感動,他們培養的一代代優秀人才,爲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如今教師和家長的矛盾越來越深,不禁讓人懷念起20多年前的中師生羣體,或許那纔是最負責任、素質最高的一羣老師,可惜被很多人遺忘,歷史曾賦予他們神聖的光環,如今時代變遷,但他們卻被世人遺忘,下面我們就一起聊聊那個時代的中師生。

什麼是中師生?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小學教師極度匱乏,國家爲了緩解這一問題,出臺了相關政策,在初中畢業生中,選取最優秀的一批學生,讓他們到中等師範學校學習,好處也是很誘人,去了就是幹部身份,還是城市戶口,畢業後到鄉村當老師。

在那個年代,幹部身份很值錢,而且能落戶到大城市,畢業就有“鐵飯碗”工作,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一件事,教師的地位比現在還高,人人敬仰,一時之間,掀起一股熱潮,不上高中上中等師範。

其實,選擇上師範的學生沒想那麼多,只是爲了一張糧票,他們是非常優秀的,如果讀高中考大學,那可都是一本的苗子,上清華北大或許沒太大問題,個個都是學霸,學習從來不是難事。

三年的學習生活中,他們幾乎都是全能型人才,不僅要學教育學、心理學,還要會美術、音樂等,畢業後的他們,如同蒲公英的種子一樣,灑向了祖國不同的角落,撐起了鄉村教育大半個天,他們時代河流中的遺珠,身不由己放下理想,甘願做一塊普通的石頭,卻成了中國教育中最重要的一塊基石。

但命運又是不公平的,一代芳華,滿是遺憾,歷史給了他們中小學教師的平臺,卻沒給他們一個更好的未來,當年,多少不如他們優秀的人,成了領導,做起了買賣,而他們只能守着三尺講臺,再想營造一個更好的平臺,是非常艱難的。

他們不應該被遺忘

他們爲我國的鄉村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用心血澆灌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或許他們也有不甘心的時候,誰年輕的時候沒有夢想,可他們又是偉大的,既然做了選擇,就無怨無悔,幹一行愛一行。

他們心裏比誰都清楚,越是艱苦的地方,就越是需要優秀的老師,教師肩上的重任,他們或許理解的更透徹,也更明白如何去做,將心中沒有實現的夢想,交給孩子們,看着他們長大成才,心中也是無比自豪。

這種奉獻精神,應該被大家記住,更值得人們學習,尤其是當代教師,如果都和他們一樣,如此熱愛這份事業,或許和家長的矛盾就少一些。

現在的教師,應該向他們學習

雖然從事教師有迫不得已的理由,最後走向落寞也有政策的原因,但他們對中國鄉村教育的貢獻,值得人們永記心中。

夢想因現實被擱淺,他們砥礪前行,不畏生活艱苦,不怨世事無常,不哀青春不在,仍舊堅守三尺講臺,用心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

現在的大學畢生生又有多少人從事中小學教育,又有多少人甘願到農村當一輩子的老師,當然,並不是現在的老師都不好,但和當時的中師生相比,差距很明顯。

都說寒門再難出貴子,原因和教師的素質有很大關係,越是偏遠的山區,越是難以留住優秀的教師,經常的一批又一批的支教大學生,孩子們學習的斷層,知識銜接有問題,甚至一些大學生支教,帶來了負面影響,這都導致了學生質量的下降。

我國疆域遼闊,有太多我們不知道的地方,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走出大山,如果多一些像中師生這樣優秀的教師,也許,會有更多的寒門貴子。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人才有了更多機會實現夢想,人各有志,雖然很希望高材生能夠到鄉村從事教師,有人會說大材小用,但農村教育真的很需要你們。

筆者寄語:

社會發展離不開人才,而人才的養成,更離不開優秀的教師,而我國大部分學生都在農村,希望能更多關注農村的中小學教育,讓跟多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有改變命運的能力。

以上就是這期要分享的內容,你覺得現代老師和中師生有什麼差別?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分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