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官冗兵,積貧積弱。”

若是說到宋朝,除了經濟繁榮之外,這恐怕是“最弱”的一個王朝。但是我們若是細細探究宋朝,就知道宋朝兵力高達“一百二十多萬”。

這不免讓人疑惑,宋朝兵力衆多,爲何會落得一個“積貧積弱”的名聲?這或許就要說到宋朝的特殊政策——重文輕武。

其實歷來朝代,不是重文輕武,就是重武輕文,這本就是國策。但宋朝的重文輕武卻太過,以至於本末倒置。今日我們就來說說宋朝重文輕武的原因,由此來分析“冗兵”的問題。

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在衆位武將的支持下,趙匡胤登基稱帝,建立宋朝。也就是說宋朝是在武力的基礎上建立的,並且還是在衆位武將的擁護下才建立的。也就是說:趙匡胤可以來個陳橋兵變,之後別人也能來一個陳橋兵變。

所以趙匡胤纔會發出:“唐末以來,戰亂原因皆是武人專權。”

作爲宋朝的奠基者,開口說了這句話,也就代表宋朝的基本國策就是“重文輕武”。其實趙匡胤有這樣的擔憂,不無道理。

秦朝、隋朝,兩個短命王朝,皆是靠武力建國。若說兩個王朝不強大,那自然是假的。可爲何兩個王朝不過二世就亡?這自然是因爲武將擁兵自重。即便統一天下之後,各處的兵力依舊不能收歸國有。

而作爲武將出身的趙匡胤,自然知道武將掌權,預示着皇權旁落。所以趙匡胤掌權之後,就上演了一場“杯酒釋兵權”。

不信任武將,卻需要武將。所以爲了限制武將,自然是要從兵力上下功夫。這就從三個方面分別限制——兵種、兵力、調兵制度。

首先兵種分爲禁軍、廂軍。禁軍自然是皇帝的親衛軍,獨屬於中央朝廷;廂軍是地方軍隊。相較於廂軍,禁軍具有絕對的戰鬥優勢。

這樣的好處,就是中央保證絕對的軍事優勢。在唐末,各地節度使紛紛造反,其實力也相差無幾。爲了預防地方軍事實力高於中央軍事權力,就有了強幹弱枝的局面。

而中央有這樣的軍事力量,那若是中央造反,那就出大事了。所以爲了預防兵權集中,中央設立了樞密院、三司衙門。樞密院掌管軍籍、文書、名單,三衙則管着軍隊的訓練統領。

但是調度軍隊,卻需要皇帝的兵符。

皇帝權力的集中,保證了皇位的安全。這原本已經相對分化武將權利,皇權集中。可是宋朝歷代皇帝,依舊覺得這不夠。

從政策上,能夠解決的問題都解決了。那自然要從人方面入手,爲了防止武將培植自己的勢力,武將調動就成了一件常事。

隨意調動武將,使得“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這在行軍打仗時,就成了一件大事。這也是爲什麼宋朝軍隊但凡打仗,幾乎都是輸的原因。

武將調動,剩下掌權的就是文官。多數文人皆是紙上談兵,一旦真的帶兵打仗,也就只剩下輸了。

或許多數人都會問,既然宋朝如此害怕將士造反,爲何不減少士兵數量?恰恰相反,宋朝士兵的數量是歷來之最,因此也有“冗兵”之說。

至於原因,就要說到宋朝的一個奇葩政策。但凡何地有造反、騷亂,朝廷都會將這種不安定因素收歸爲國有。其中最爲熟知的就是“梁山英雄”,這羣綠林好漢,在朝廷的招安下,不管曾經多兇惡,皆能入朝爲官。

因爲這些不安定分子一旦入了朝,有喫有喝,自然不會造反。正因爲這個奇葩的政策,宋朝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七,都用來養兵。所以別看起來宋朝的GDP佔據了當時世界十分之七,但是此時宋朝朝廷還是比較窮的。

因爲分權,每個崗位分出不少職位,官員的辦事效率起不來。但是他們照常領着薪水,甚至比之歷朝歷代都要高。

因爲害怕造反,大量無用的兵被招進來。龐大的將士體系,使得國家財政始終運轉不開。

若說這龐大的將士體系能夠保衛疆土,那還值得。關鍵是宋朝士兵但凡打仗,幾乎都是慘敗。當然這裏不包括南宋岳飛時期,這個階段的士兵是真的猛。

就連金朝都有退出開封,渡江逃跑的衝動。並且當時還傳出“撼江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慨。可是宋朝皇帝早就養成將兵權收歸在手中的習慣,但凡將士手握兵權過久,都會心生不安。

以至於岳飛北伐事業一再受挫,甚至最後因爲“莫須有”的罪名,冤枉致死。這其實就是“重文輕武”的一個弊端,朝政被文人把持,岳飛這樣的忠心之臣,依舊抵不上文人的一句“以和爲貴”。

其實重文輕武並無問題,但是過於極端的重文輕武,導致的後果就是“兵弱將弱”。在當時甚至有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要知道唐朝之前,可是“功名應當馬上取”。

這種轉變,讓讀書人越來越多。演化到後期,但凡當兵的人,都被視之爲“大老粗”。這點在《水滸傳》中也深有體現,如李逵這種大老粗,始終地位是不如宋江這樣的讀書人。

等到了宋朝後期,“讀書人”把持軍政大權。可是他們沒有軍事天賦,只知道紙上談兵,使得南宋始終只能偏安一隅,最終國喪家亡。

結語

重文輕武並無錯,只是因爲過了頭,使得宋朝的政策和現狀成爲了兩個極端,以至於最後只能一退再退。

參考資料

《水滸傳》

《宋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