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常宁取代李盈莹出任首发原因浮出水面,不是进攻,也不是防守。网友热议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球迷希望李盈莹能攻善守,但能力是一回事,怎么用是另外一回事。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张常宁能首发的原因,那就是张常宁拥有超过许多男队员的核心力量,这能保证她面对真正的强发球时,可能失误,但不会被冲垮。而李盈莹在力量上天然不足,面对像世俱杯那样的发球,肯定会垮掉,在绝对力量面前,技巧就是浮云。我想,这也是教练纠结的原因吧。现代排球分工越来越明确,不是不要全面,而是要分工基础上的全面。二传的对角是接应,姑且叫接应,实际是强力攻击手。在当今的排球比赛里,接应的作用已经从辅助二传传球,转变到了一个队最主要的进攻得分点。接应不接一传,甚至可以尽可能少地参加防守,但是必须要有强进攻,强发球。

优秀的接应应该在4号、2号、1号位都有定点强攻并且得分的能力。接应在前排的时候,换到二号位,加上前排的主攻副攻,有三个点进攻,这是较强的轮次。到了后排,则换到一号位,准备后排进攻。当今的副攻,第一职能是拦网,其次才是快球和掩护。只有把李盈莹作为强力攻击手,不承担一传,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作为国家队教练,如果不认可 那就不要让她进国家队。教练就是要承担相应的压力。不能什么都占着,即不认可她的能力和强力打法,又怕不选她进来,一旦失利就会因此被指责。扣球发力好,是李盈莹的天赋,在于她和球之间空间时间的关系。但一传真的要核心力量,日本泰国的球员只是矮,但她们的力量可不差。所以打强队时,李盈莹作为强力攻击手,不接一传,才是正确使用方法。其实李盈莹的位置和战术任务同博思还有挨个努是一样的。在天津队,在联赛已经得到了证明。还是那句话,你不认可,就别用她,李盈莹也没必要为进国家队而失去自我。毕竟还年轻,把进攻和拦网再磨练磨练,总会有用武之地。

优秀的副攻能够判断出对方的战术意图,有效地加以遏制,不需要每次都拦死,更多的时候是把球撑起来,甚至只是限制对手的进攻线路,便于后排的防守。今天男排的平拉开,从二传传球出手到主攻完成扣球,只需要1.1秒。然而高水平的副攻依然能作出很多有效的拦网,显然,提前判断取位是很重要的。前排的副攻,一般身高较高,换到三号位准备两边移动拦网。到了后排,则被自由人换下。 现代的主攻手也有分化,分为进攻型主攻和保障型主攻手。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主攻不管在前排在后排,都要参加一传。主攻加自由人,这三个人解决了所有的接发球问题。也就是说,其他人除非万不得已,是不接发球的;也说明了,男排最多三人接发球。保障主攻的主要任务,是一传和防守,进攻的任务在于一攻和少数的几个调整球。而进攻主攻除了必要的一传防守任务之外,还必须要和接应、强力攻击手一起,成为球队的强攻得分点。主攻在前排换到四号位;到后排,一般换到六号位(也有根据情况站在五号位的),也有后排进攻的任务。

在陈友泉带的天津队里,实际操作中,强力攻击手由李盈莹担当,杨艺实际上充当了保障主攻的角色,只是进攻能力不足,而被要求强化了她的保障能力。陈丽怡,刘晓彤,包括克兰都打的进攻型主攻。这就是陈友泉的战术密码。只是他没义务跟别人解释而已。人家陈友泉打的就是强力战术,李盈莹和博思或埃格努充当的是同样的角色。外人还瞎哄哄让李盈莹接一传,球迷是不懂,内行是不接受。因为陈友泉带着一年级新生,凭借着这套打法就横扫各队。承认他,就颠覆了传统打法。所以,再厉害也没用,必须回归传统打法,否则,别想进国家队。因为李盈莹是左手,所以她在前排时,往往就出现在4号位,这样她的攻击角度更开,给别人造成了她是主攻手的错觉。不能看她站哪儿,而要看她是怎么打的。朱婷为什么能如此被肯定,除了能力出色外,就因为她是传统打法,尽管她不能带动河南队取得好成绩。

我们现在很容易被一些位置名称迷惑,什么主攻必须接一传啦,什么接应必须得分能力强啦,但这些都是别人灌输给你的错觉,这些位置名称只是叫法,并不完全代表它的战术意义。尤其是咱们受日本影响太大,名称涵盖了很多传统的亚洲打法。随着排球的发展,中国女排球员的高大化,欧美女排的技术革新,排球位置拥有了新的意义。如果你不把所谓主攻手的名称套在李盈莹身上,明白确认她就是强力攻击手,你就明白陈友泉的战术了。张常宁取代李盈莹出任首发原因浮出水面,不是进攻,也不是防守。并且李盈莹还是左手,攻击角度巨大,威力更大,任何一名专业的排球人士都能看懂陈友泉的战术安排。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注,创作路上感谢大家的陪伴,我会继续加油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