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宦海,世代为官非常普遍,如袁绍家族四世三公,杜甫家族汉武帝时既是官宦人家,除了古代有世袭制以外,还有其深层原因,导致这一传统长盛不衰,大家跟我来。在始于隋唐的科举制度诞生以前,入仕的途径基本只有三个:

1、贵族承袭。

隋唐之前,只有贵族才能当观,世代承袭,官职却不确定,不是说父亲是大司马,儿子及后世子孙都是大司马,一旦官职出现空缺,会首先在贵族中挑选,这是古代选观任观的主要规则,和平民百姓基本没有关系。

2、造饭。

刘邦本是一个吃不饱饭的亭长,通过造饭吃饱了肚子还做了皇帝,他是皇帝我们且不去说他,我们看看他手下这帮人:屠夫樊哙、狱掾(狱卒)曹参、车夫夏侯婴、吹鼓手周勃(周亚夫之父)、保安韩信,如果不是跟着刘亭长,他们怎么可能封王拜相?先不管他们结局如何,道理是一样的,大量平民、贱民出身的中下层文臣武将存活下来,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直到下一次“造饭”的到来。

袁绍

3、举孝廉入仕

前两项基本占据了99%的入仕名额,还剩1%,可以通过一些“旁门左道”实现逆袭,主要包括:举孝廉入仕、立下战功、提拔身边亲信、联姻等等,这些就像你买古代彩票一样,中奖率委实不高,简要来说,有资格推荐人才的一定即富且贵,人心自私,非亲非故恐怕很难得到这个机会;立下战功,和平年代这样的机会不多,偶有战功,成绩必然归领导,千百年来一向如此;至于提拔身边的仆人、穷秀才迎娶公主这等事在《聊斋》、《各种微服私访记》中更多一些。隋唐之后,平民有了一扇入仕的窗户:科举考试

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记载,明清两朝先后举行过进士考试201科,取进士共51624人。其中,明代全国共录取进士24687人,清代全国共录取进士26937人,这五万多人看似不少,但放在明清500多年的历史中委实不多,每年仅百余人。

有了科举,平民入仕只是多了一扇窗户,封建王朝庞大的官僚系统,岂是每年百十个进士所能支撑的,简要说一下,举人是不能直接做观的,需要参加几年一次的“拣选”,吏部堂官有绝对发言权,有钱有关系的不会放在后面,平民出身的举人看命吧。话说回来,庞大的观僚系统是如何支撑的呢?其实,隋唐之后,前两项仍占据观场的主体,科举考试作为补充。

杜甫隋唐以后,世袭爵位减少,裙带入仕激增

明抗倭名将戚继光承袭先祖戚祥明威将军衔,武职四品,不过这样的情况隋唐之后比较少,通过裙带关系入仕的情况蔚然成风,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上古“察举制”的变种,比如,我是内阁首辅或军机处首席大臣,我想让我儿子去工部做一个主事,请问你作为吏部尚书或工部尚书会不同意吗?以此类推,我的亲属好友、门生故吏各处安排一下,过分吗?

这个现象两千多年来不曾断绝,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现象延续千年不绝也就成了传统,所以,咱们再遇到、看到、听到这种情况无需大惊小怪,历史一直在翻拍,只是演员换了一代又一代!为了说明古代宦海子承父业的情况,下面举几个例子,请大家过目,因内容太多,此处可一目十行。

李靖唐朝大将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战功显赫,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

曾祖父:李懽,北魏河秦二州刺史、杜县开国公;

祖父:李崇义在北魏时期担任过殷州(治所位于今河北省隆尧县)刺史,北周时封永康县公。

父:李诠,隋赵郡太守、临汾襄公;

兄:李正明,唐左骁卫、右屯卫、左卫将军、兰夔原灵四州都督、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袭永康公,赠秦渭等四州诸军事、秦州都督;

兄:李端,字药王,隋将;

弟:李客师,唐左领军大将军、幽州都督、丹阳郡公;

弟:李伟节,隋司隶州刺史;

郭子仪郭子仪,家族世代为官,贯穿5个朝代

六代祖:郭智,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北魏末仕至秘书郎、中山郡太守、郢州刺史。

五代祖:郭进,西魏同州司马、隋太仆卿郭徽弟。

伯高祖:郭荣(547—614),字长荣,隋太仆卿、安城县公郭徽之子,隋左光禄大夫、右候卫大将军、蒲城郡公,赠兵部尚书。

高祖父:郭履球,郭进之子,隋金州司仓参军。

曾祖父:郭昶,履球之子。生于隋唐之际,官至凉州司法参军。

祖父:郭通,郭昶之子,唐永徽年间(650—655),官至京兆府美原县主簿。

父亲:郭敬之,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历任渭州、吉州、绥州、寿州等四州刺史。

郭子仪有八子

郭曜,曾任开阳府果毅都尉,随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后历任卫尉卿、太子詹事、太子少保,封太原郡公,后袭封代国公。死后,赠太子太傅,谥号孝。

郭旰,在讨伐安史之乱时战死。

郭晞,曾随郭子仪收复两京,战功卓著。历任鸿胪卿、殿中监、检校工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封赵国公。死后,赠兵部尚书。

郭暧,娶代宗之女升平公主,拜驸马都尉。历任殿中监、检校左散骑常侍、太常卿,初封广阳县男,进封清源县侯,后袭封代国公。死后,赠尚书左仆射,又赠太傅。

郭曙,曾任司农少卿,后在朱泚之乱中立有战功,擢升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封祁国公。

郭映,太子左谕德。

郭子仪

孙子辈

郭钢,郭晞长子,曾任朔方节度使杜希全的幕僚,代理丰州刺史,后叛投吐蕃被拒,被送往京师赐死。

郭铸,郭暧长子,袭封代国公。

郭钊,郭暧次子,升平公主所生。历任左金吾大将军、检校工部尚书、邠宁节度使、司农卿、河阳三城节度使、河中尹、兵部尚书,唐文宗时,加授司空、剑南西川节度使,入朝为太常卿、检校司徒,死后赠司徒。

郭𫓩,郭暧第三子,升平公主所生,娶唐顺宗之女汉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历任检校国子祭酒、右金吾将军、太子詹事、闲厩宫苑使,封太原郡公,死后赠尚书左仆射。

郭铦,郭暧第四子,娶唐顺宗之女西河公主,拜驸马都尉,历任殿中监、太子詹事、宫苑闲厩使。

后裔

郭宝玉、郭德海、郭侃,三代皆为大蒙古国将领。

郭秀:明洪武初年,郭秀受命南征得胜,官至都督府。

杨廷和大明四朝元老杨廷和

杨廷和(1459年10月15日-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 ,祖籍庐陵(今江西吉安)。明朝中期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之父。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

祖父杨玫以经贡入太学,历贵州永宁吏目。

父亲杨春成化十七年(1481年)进士,曾任行人司司正、湖广提学佥事。

弟弟杨廷仪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

弟弟杨廷平弘治十一年(1498年)举人。

长子杨慎明代三才子之首,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因“大礼议”之争杖谪云南,废弃终身。

次子杨惇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历兵部主事。

三子杨恒荫中书舍人,官至大理寺寺副。

四子杨忱正德十一年(1516年)举人。

戚继光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市)人,祖籍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先祖戚祥,曾任朱元璋亲兵,跟随其多年。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傅友德、蓝玉远征云南时阵亡,子孙因此世袭明威将军(武职)。

父亲戚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

弟弟戚继美,官任贵州总兵官。

儿子

长子:戚祚国,陈氏所生,继承了祖上的职位为登州卫指挥佥事,后升济南府掌印都司。

次子:戚安国,陈氏所生,戚继光次子,后过继给王氏,荫“锦衣卫指挥”,早夭。

三子:戚昌国,字文明,戚继光三子,沈氏所生,于乙未年中武举,荫“锦衣卫指挥、都督府都督同知,赠骠骑将军。

四子:戚报国,陈氏所生,廪生,荫“锦衣卫百户”,赠骠骑将军。

五子:戚兴国,杨氏所生,库生,荫锦衣卫指挥佥事,赠昭勇将军。

另据《仙游县志》记载,戚继光长子有一子戚印,戚继光在莆田作战时被任命为前锋,因触犯军令被戚继光斩首。后形成了“戚继光斩子”的民间掌故。

例子不胜枚举,不再一一赘述。

心学创始人王阳明,其父亲是进士古代宦海为什么能子承父业

这里有两个要素:拳力和教子有方

第一个拳力很好理解,我是吏部尚书,安排子侄去各部司任个一官半职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吧。这第二个要素就比较难做到了,上面举的例子只是九牛一毛,官宦人家本就非富即贵、穷奢极欲,能培养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抱负难度很大,最难的是往后每一代都被教育的很有出息,这就更难了,而历史上,很多家族都做到了。

纵观三千年历史,完全脱离仕途能富有二三百年的家族万有其一,依靠在仕途的长久经营,富贵二三百年的官宦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却比比皆是,这佐证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山东父母热心自己孩子考公务猿的决策是正确而英明的,这是铁一般的证据印证的历史规律,古代的富人也不少,但富人的财富是谁的,该如何分配,富人说了其实是不算的,谁说了算,您只要静下心来一想就会明白。古代宦海,为什么子承父业是首选

古代,朝廷颁布一道法令可以让无数从业者生,也可以无数从业者亡,真正的话语权从来就不掌握在古代资本手里,说你这个项目行不行也行,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马;说你这个项目不行行也不行,先盖齐500个官印回来再说。所以,在古代宦海,子承父业是最佳选择,地位高获利丰。

严世蕃,父亲是明朝第一奸相严嵩古代宦海,不子承父业行不行?

当然可以,但这不是上策,必须得想好,或者孩子不争气是个纨绔,少则两三代多则四五代基本堕入贫下中农的状态了。

周树人我们应如何看待古代宦海子承父业的现象

我们生活在最美好的年代、最文明的年代、最先进的年代,在万恶的古代,平民基本没有翻身入仕的机会,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代的贵族家庭确实诞生了绝大部分的“人中龙凤”,当然,这些“龙凤”主要集中在宦海,他们为我华夏的发展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就连我们敬爱的周树人先生亦出身官宦富贵之家呢。古代宦海子承父业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问题,有其弊端亦有其贡献,历史仍在滚滚向前,有重演有发展,百年之后,我们也将成为历史,留给后人去评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