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與往年都不同,那些留學的孩子回來了 ,他們開啓了一段特別的留學生活——“國內留學”,日夜顛倒的生活,凌晨考試,線上監考……他們不得不面對全新的學習方式。我們今天採訪了兩位留學生,她們從京城優質的國際學校或公辦校國際班畢業,目前都不得不在國內“留學”,雖然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但她們卻從未“後悔自己的留學選擇”。

她們當年爲何選擇進入國際學校或國際班?又爲何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依然感恩自己的留學生活?他們所說的“不後悔”到底指是什麼?

23歲 曼徹斯特大學市場營銷專業

研究生在讀

北京某國際學校、加拿大高中畢業

留學時間:6-7年

一個人在加拿大隔離 曾寫好遺書

那是今年2月,在加拿大溫哥華讀大四的莊然突然高燒不退,咳嗽,伴隨劇烈的嘔吐慾望,她幾乎已經自我診斷爲新冠,直到今天她說起這段經歷時聲音依然打顫。

那時,國內疫情爆發,加拿大已有零星病例,莊然爲了安全起見只能前往醫院,這一路她不敢叫任何人,也不敢告知遠在國內的父母,她只記得,當護士得知她是中國人,便立刻要求轉入急診,且需要單獨隔離。

莊然說,那是一間沒有窗戶的屋子,印象中也沒有病牀,只有一把椅子,她坐在那裏,一個人,無法與外界接觸,甚至在一個小時內,沒有護士或者醫生來到這個房間。“那種孤獨感與無助是史無前例的。”在那個當下,22歲的莊然在手機上寫下了遺書,她說,“我必須做最壞的打算”

雖然最後確診爲普通流感,虛驚一場,但莊然依然無法忘記疫情當下,隻身一人在國外的那種恐懼。當然這只是一個人留學的縮影,從16歲來到加拿大讀高中開始,六年間有太多關卡也有太多難處,曾經因爲維多利亞島房租很貴,自己家經濟條件不允許,只能住在窮人區的破房子裏,捨不得買一萬多加幣的牀,只能睡在一塊墊子上;後來轉學島卡布蘭諾,上學需要早上五點起牀,倒公交,還要坐船,有的時候爲了完成教授佈置的作業,只能和其他同學一直在圖書館通宵……

現如今,她已經拿到了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生offer,正在家裏上線上課程。雖然經常夜裏12點下課,凌晨還要繼續做paper,研究各種論文,但是,作爲一名合格的國內“留學生”,她沒有怨言,也沒曾抱怨。

“因爲疫情,留學成了在家上網課,你後悔嗎?”周圍不少同學、朋友、親戚這麼問,莊然非常肯定地說“不後悔”。

從國際學校到國外高中

想留學的想法是進入國際學校後,莊然高一就進入了京城一家國際學校學習,用她的話說,在這所學校就讀的一年時間裏,自己的價值觀得到了重塑

莊然依然清晰地記得,高一那年寒假,學校組織學生前往加拿大遊學,“那個時候,遊學,特別是海外遊學並不盛行,學校的理念已經比較超前。然而,讓她震驚的是,在遊學大巴上,老師會問“你們知道加拿大最流行的咖啡品牌是什麼嗎?”,“你們知道××大學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嗎”,“你們知道××的著作有哪些嗎?

莊然說,和其他同學相比,自己近乎一個啞巴,整車人至少有一半人在搶答,然而她只能靜靜地坐着,“後來我才知道,他們之所以瞭解,不僅是因爲他們看過相關書籍,更重要的是,他們早在高中前就去過很多國家,他們接觸的,瞭解的,都遠在我的認知範圍之外。”自此之後,莊然經常將“視野”一詞掛在嘴邊。

她說,進入國際學校實際是進入了一個圈子,你會了解到更多,而這個“更多”突破了以往對自己、對世界,對學習的傳統認知。

如果你有出國留學的打算,國際學校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過度。”雖然莊然在國際學校只呆了一年,此後便前往加拿大,但一年的經歷依然讓她記憶深刻。“那是人生觀形成的重要一年,也是幫助我形成強烈民族責任感與歸屬感的一年”,她所在的那所國際學校,不僅要學習部分加拿大課程,還要學習當時國內高中必修課程,“這段經歷,讓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一個不算粗淺的認知,也讓我明確了自己的‘根’,以至於在大學畢業後,我依然選擇回國,而不是留在國外。“ 莊然說,重國外課程輕國內課程,似乎是大衆對國際學校的一個刻板印象,但事實並非如此

也正是這一年的國際學校就讀經歷,幫助莊然更好地承上啓下,最終在高二前往加拿大,並最終拿到burnaby mountain secondary school的offer。

此後的六年,雖然每一年都有幾次想要放下一切回家,但是現在回想起來,莊然依然感激自己當初選擇留學。

1)英語口語沒有任何障礙,爲未來回國就業打好基礎。

國際學校雙語教學自不必多言,與讀大學不同,高中兩年,莊然所在的學校幾乎很少見到中國學生,她不得不使用英語,也不得不用英語與國外學生溝通,一起做小組作業,而此後熟練的口語讓她在大學就讀、實習過程中受益頗深。

2)學會如何選擇。

在留學前,莊然的教育路徑一直是由父母代爲選擇,她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瞭解自己的內心,她的生活是被界定好的,她幾乎沒有選擇自己喜歡事物的權利,也沒有機會去探究自己到底對哪門學科感興趣。但是在進入國際學校以及出國留學後,她不得不自己去面對,自己去選擇,甚至可以在就讀過程中隨時drop(放棄)一門自己不喜歡的課程,轉投其他學科,這是此前從未有關的體驗,而學會選擇,讓她很早就明確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3)拼命學習拼命玩,見得多讓自己更謙虛。

莊然的大學四年是非常充實和的,她說自己看到了各種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膚色,不同的價值觀,她也真正懂得如何與多文化和諧相處,更重要的是,她終於懂得了“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留學不是混日子,每個學期的作業都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但是這四年得充實也超過過往任何一年,拼命地學,拼命地玩,學會調節自己,學會支配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清楚瞭解自己的位置,看到更多優秀的個體,纔是留學的題中之義。

“只有經歷過你才瞭解,只有拼過你纔會覺得充實,也只有在國外真正生活與學習過,才懂得什麼叫‘留學’。”莊然說,疫情不可能是主旋律,在能夠注射疫苗,或者國外疫情稍微得到控制後,自己依然會選擇去當地學習。

20歲 紐約大學本科在讀

北京某公辦校國際班畢業

留學時間:1-2年

凌晨參加線上考試 卻依然選擇“真”留學

對於已經回國的留學生來說,爲了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除了少數選擇GAP(間隔年)的學生來說,絕大多數均選擇線上網課。王曉就是其中之一,她畢業於北京一所公辦學校國際班,並早在ED2時便拿到了紐約大學的offer,2019年留學生活剛剛開始,不到兩年的時間,遭遇疫情,如今,只得在國內“留學”。

王曉說在紐約的生活是孤獨的,那種孤獨此前從未體會過,在紐約這樣一個國際化都市中,周圍一切顯得有序而忙碌,但是自己似乎也被各種力量裹挾着,只能逼迫自己向前。這種孤獨除了來自於初來乍到的不安,來自於紐約大學沒有任何邊際概念的“校園”,還來自於多元化的生活環境,周圍全是不同的人和事,當你身在其中,孤獨不可避免。

受疫情影響,今年3月她再次回到北京,開啓國內“留學”生活。每當萬籟寂靜,父母睡下,王曉才正式開始一天的學業。

王曉告訴我們,除了定時參與線上授課,偶爾還要在凌晨參與學校安排的線上考試,“學校要求每個學生打開攝像頭,正對自己,確定全程是否作弊。”,一切都盡力還原“留學”實景,但又讓“留學”的概念變得逐漸模糊。

其實,王曉不是沒有別的選擇,她可以選擇GAP(停課一年),也可以選擇轉學到國內的上海紐約大學,甚至可以依然選擇留在紐約,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繼續學業,但她仍全然拒絕了。

在王曉看來,留學是個過程,在國外的一年多,她經歷過太多,她接觸了一種全新的學習與生活方式,她第一次認識到原來教授可以和學生走的那麼近,她第一次意識到原來父母爲自己付出了那麼多,不管是每年超萬刀的住宿費,還是疫情爆發時,家裏連着兩夜沒閤眼,到處聯繫認識的訂票中心,只爲買到一張從美國飛回國的機票……現如今的網課也是一個“留學”過程,她可以通過網絡上課,可以在線考試,可以通過網絡預約曾經的教授時間,未來,待疫情好轉,或學校能夠提供可以接受的安全舉措時,她會選擇飛回美國,繼續自己的學業。

第一次發現原來人生還有選擇

王曉初中在海淀區一所優質公辦校就讀,爲了“備戰”中考,她每天需要做大量的試卷,面對一場又一場考試,對她來說,生活是既定的,且早已習慣,但同在一個校園的高中國際班,讓她看到青春的另一種可能,“原來高中可以這樣過”

“國際部的學生會組織各種活動,他們自行邀請嘉賓,自己制定活動規程、活動分工、流程圖表…他們能夠用英語與外賓溝通,針對感興趣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那種學習的豐富性,以及對整個活動的設計與完成,你很難相信會真實發生在高中生身上。”也正是抱着對未來的憧憬,王曉參加了本校高中國際部在組織的入學測試,並順利拿到國際部入場券。

其實,憑藉她的中考成績,當年可以進入京城一所還算不錯的普通高中學習,但她依然選擇進入了國際班。她說,那算是一次“叛逆”,她嘗試說服自己的父母,並堅定自己的選擇。那一次,她不想用自己原本的優勢去證明自己,她想爲自己的未來負責,嘗試一種截然不同的教育路徑,發現未來的無限可能。

當然,國際部的生活並不簡單,除了學習國內必修課程,國際課程,還要抽出大量時間準備SAT1\SAT2測試,準備托福考試,以及針對自己喜歡的學科設定自己的活動路徑,這個過程着重綜合素質的鍛鍊與養成,不過,也正是通過三年的國際班學習生活,讓她徹底明白了自己的學習方向,並學會安排時間,找到屬於自己的研究領域。

從國際班到紐約大學,雖然現在因爲疫情,無法順利返程,完成既定課業目標,但是王曉依然不後悔自己的選擇,“當你在迷茫中嘗試找到自己,當你發現,周圍所有的教授都變成你的良師益友,當你可以用一種大的世界格局去思考問題,就算遇到再多困難,也覺得值得。”王曉說,“去”與“不去”,“留”與“不留”你要選擇歸根結底是一種教育模式,一種適合自己的教育模式。

疫情總會過去,全球化不可阻擋,因此,你的決定依然要遵循本心。

(以上根據受訪者要求均爲化名)

僅4%中國學生放棄留學!美國大學今年早申人數暴增25%?

今年年中,QS(英國國際教育市場諮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的簡稱)就當下的形勢對全球3萬多名留學生進行調研後結果顯示,歐盟和印度又7%的學生確定放棄留學,北美這一數字高達9%,而中國僅有4%的學生選擇放棄留學,人數最少

不僅如此,在美國剛剛發佈的2020年門戶開放報告來看,雖然在2019到2020學年中,美國的國際學生人數在十多年來首次下降。但中國學生依然增長0.5%,這也就說明留學,特別是美國留學,依然是不少家庭的選擇

一邊,考慮留學的家庭數量並未減少太多;一邊,美國佐治亞大學的高級董事David Graves卻發佈推文:佐治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早申人數上漲了25%。且根據調查顯示,雖然有部分社區大學今年會適當降低錄取門檻,招收國際學生,但今年美國常春藤學校的招生錄取率,因部分學生考慮延期入學,並佔用下一年的錄取計劃,從而使得原本不高的錄取率再次走低。

因此,留學雖然受到疫情及大形勢影響,但是不僅目前在國內“留學”的學子並未後悔,他們在努力嘗試探索一種行之有效的留學路徑,他們對自己當年的選擇依然欣慰,也依然能夠看到留學多年自己身上所發生的奇妙變化;對於那些考慮並打算讓孩子走國際教育路徑的家長來說,留學大方向也並未改變,如何去,怎麼去,去哪裏,哪裏值得去,纔是當下正在或應當考慮的問題。

作爲家長到底應當如何有效幫助孩子規劃自己的留學道路?除了美國之外,還有哪些國家可以考慮?對於那些,此刻正在國內“留學”的學生來說,是不是還有其他更好的機會?對於考慮進入國際學校,並且出國的家長來說,如何選擇一所更好的學校?

新浪教育本年度冬季最後一場國際學校擇校展將於12月5日北京長城飯店(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0號)舉辦,現場不僅有北京各大優質國際學校&公辦學校國際班招生官,國際教育大咖現針對家長關心的擇校、留學問題答疑解惑,家長還能與專家一對一交流,面對面諮詢探討,專家爲你的孩子“量身定製”國際教育路徑。(新浪教育/編輯:尹菲 實習編輯:韓欣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