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圍爐夜話的“罐罐茶”裏探尋日子況味,從地方風情、風俗、風物中透視貧困山區人民的精神世界……近日,中國作家協會“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成果發佈暨海外推廣簽約儀式在京舉行,《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等8部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與海外出版社簽訂了翻譯出版合同,將向世界講述中國扶貧故事。

作家如何更好地深入脫貧攻堅現場,打造文學精品?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爲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穫,分享創作心得與感悟。

何向陽。中國作家協會供圖

到現場與鮮活的生活對接

人民網文娛: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的創作難點在哪裏?優秀作品應該具備哪些特質?

何向陽:視野和細節。好故事必須要有好的講法與之匹配,好的講法才能夠傳達出好故事的精髓。今年全面脫貧目標完成後,中國將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講好中國故事,分享中國經驗,是這一工程創作要達到的目的。

創作的難點也在於此,如何講好發生在今天中國的鄉村鉅變故事,是對當代作家的一個巨大考驗。優秀作品不僅能讓世界讀者瞭解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也能讓他們領略到中國文學的魅力。

人民網文娛:您認爲,作家如何更好地深入脫貧攻堅現場、更敏銳地捕捉時代新氣象?

何向陽:田野調查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在此之前要大量掌握被“調查”的“田野”的歷史變遷,社會學、人類學、環境學的各方面知識儲備是做好田野調查的基礎。

但最關鍵的還是到現場,去和鮮活的生活對接,和奮鬥中的人民一起。簡單的接觸還不夠,而是要與人民心心相連,使“我”與“他們”在共同的相處中最終成爲“我們”。

年逾古稀的作家李迪,在深入湖南十八洞村採訪過程中積勞成疾,於今年6月去世。他在病中堅持把十八洞村村民們的脫貧故事寫完,留下了“我們”的故事。

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從來不是一句空話。是不是在生活中打了口“深井”,作品是會真實反映出來的。

人民網文娛:在這一系列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中,有哪些打動你的細節?

何向陽:李迪爲了採訪電影《十八洞村》的主人公原型,連續三天早晨拜訪他,終於打動了“不接受任何採訪”的楊進昌。

李迪翻山越嶺找到這些“小人物”,傾聽他們奔小康的故事。在這些故事裏,我們讀到的不是關於脫貧攻堅的標語口號。他從不給他筆下的人物貼標籤,故事中的人都是親切可感的。

李迪的“故事”寫作,似乎也在自覺地爲“故事講述人”的作家主體正名:作爲一個作家,講好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日新月異的故事有多重要。

歐陽黔森在脫貧攻堅一線採訪(右)。受訪者供圖

以文藝形式助力脫貧攻堅

人民網文娛:在全國上下衆志成城的脫貧攻堅戰中,從來都不缺少文藝的身影。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家應該承擔起哪些責任?

歐陽黔森: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這樣宏大的時代背景,爲廣大文藝工作者提供了創作的契機。作爲一名文藝工作者,要把這些感人的故事用文藝的形式展現出來,創作出文藝精品。

在採訪過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可愛的笑臉。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笑,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獲得感、幸福感。這體現出了扶貧工作的成效。

人民網文娛:由您擔任編劇的電視劇《花繁葉茂》播出後受到很多觀衆喜愛,大家稱讚劇情十分真實。扶貧題材文藝作品創作,怎樣才能做到接地氣、入民心?

歐陽黔森:作爲文藝工作者,要講好中國故事,就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就要以工匠精神面對每一部文學作品。如果不到人民羣衆中去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及所思所想,怎麼可能寫好脫貧攻堅題材的作品?

這部作品關注的是烏蒙山區和武陵山片區接合部一個極度貧困的地方,講述了花茂村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再到“百姓富、生態美”的蛻變故事。創作前後,我曾十幾次到花茂村採訪,歷時兩年之久,跟當地的老百姓在一起,很熟悉他們的生活。

想寫好脫貧攻堅的故事,就是要“眼見爲實”,千萬不要“道聽途說”,坐在家裏寫一部脫貧攻堅的作品,那是不可能的事。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緊扣時代脈搏,挺立時代潮頭,深刻領會“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的含義。

作家必須要到脫貧攻堅第一線,記錄、書寫脫貧攻堅進程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作家跟老百姓在一起,作品就有可能跟老百姓在一起;作家腳上沾滿泥土,作品纔有可能散發出泥土的芬芳。

關仁山在阜平採訪。受訪者供圖

文化扶貧提升百姓幸福感

人民網文娛:近日,您寫的《太行沃土——河北阜平脫貧攻堅紀事》入選中國作協“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能和我們分享下這本書的創作經歷嗎?

關仁山:去年冬天,我從雄安到阜平,到駱駝灣、顧家臺和胭脂洞等村進行採訪,總體瞭解了阜平扶貧歷程。我想:不能僅僅從駱駝灣、顧家臺落筆,全縣的故事都要吸收進來,除了史料價值,還要有感染力,把握住一個情字,大情和大愛。

疫情期間,我試着用電話採訪,因爲聽不懂當地老百姓的口音,只能暫時停筆。到了3月初,我從北京再次去了阜平。在走訪期間,我每天都被當地百姓的故事感動着。這裏的人民淳樸、勤勞,默默地幹,拼命地幹。阜平宣佈脫貧“摘帽”的那一刻,有人笑了,有人哭了。脫貧攻堅的故事,其艱難,其榮耀,足以載入人類發展史冊。

人民網文娛:文學創作要注重創新。您認爲,脫貧攻堅題材優秀作品的“新”體現在哪些方面?

關仁山:文貴創新,無論是小說還是報告文學,創新是很艱難的事情。這次創作《太行沃土》,語言上追求準確、質樸、簡潔、生動,力爭把小說語言引進報告文學創作。

過去對鄉村題材的書寫,我們基本保持的是戀舊的鄉愁情調,對貧困的根源沒有深入反思。這次視角變了,幹部和羣衆不畏艱難、不怕犧牲、敢於奉獻、敢於擔當,這樣的敘述本身就是新意。

人民網文娛:您在《太行山上掛金傘——河北阜平扶貧紀事》裏記錄了阜平人通過香菇種植脫貧的故事。您希望通過作品傳遞給讀者怎樣的精神力量?

關仁山:脫貧攻堅真正應該留下的是什麼?是精神!精神扶貧比物質扶貧更重要。我們欣喜地看到老百姓的成長,他們在脫貧之後提升了幸福感,感受到心靈的富有。

讓人敬佩的是,他們在脫貧攻堅中鍛鍊了隊伍,對脫貧羣衆進行文化扶貧、精神扶貧,將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將脫貧攻堅推向更高境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