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活動現場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棉布作隔斷,竹竿作展架,沒有刺鼻的噴繪……廢棄的紡織品變身網紅打卡點,回收衣物再造煥發“二次生命”,這兩天,一個特別的時尚展成爲大家朋友圈的亮點。昨天,由上海市經信委指導,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主辦的CARE FOR FUTURE 2020“關愛未來”可持續時尚作品展暨國際學術周在虹橋路996弄161號上服創意園開幕。

展覽現場,一幕幕白布、一根根竹竿和一隻投影儀搭配使用,燈光通過投影儀照射在幕布上,各種色彩和影像彷彿置身於“一簾幽夢”的世界。設計師從中國古建築構件——柱礎得到靈感,將石制的凹形部件作爲展架的基礎,既穩定、結實,又儘量減少了布展對於場地的破壞。竹子本身就是舊時衣架的原料之一,上海的老弄堂裏橫七豎八晾衣竹竿也訴說着時代的故事。“我們就是想通過竹竿作爲道具與重複使用的布料爲內容,兩者有機組合,凸顯‘可持續’的環保主題,重構了在布和竹之間的無限想象。”本次展覽的設計師東華大學外籍教師鄭念明談到。

圖說:“廢棄牀單”現身網紅展

展覽中,來自東華大學團隊的產品設計運用了服裝全成型、3D打印、數碼印花等數字化設計與製作工藝與技術,探索降低時尚產業碳足跡的路徑;ICICLE與Klee Klee品牌的展品致力於減少產品製作過程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以不染色產品來倡導保護自然的意識;可持續時尚的先鋒品牌“再造衣銀行”實踐了RPET等再生材料的時尚應用,朗格陳(LangerChen)將再生材料與功能性紡織品複合創新,推出環保“全天候服裝”系列。

“現有時尚系統中73%的成衣最終被填埋或焚燒,回收利用率低是時尚產業造成環境資源浪費的重大挑戰,升級再造已成爲時尚產業爲時尚產品提供再生生命週期的重要方式。”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院長李峻博士介紹說,“這是國內學術界第一次系統梳理可持續時尚體系,從可時尚教育理念出發,聯動文化、設計、材料等各個環節的關係,提出的反思、縮減、循環等的可持續時尚解決方案,將可持續時尚教育與品牌創新聯動,爲構建全球可持續時尚生態體系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圖說:該展覽及研討會爲上海市經信委支持的時尚產業國際合作交流項目

據瞭解,該展覽及研討會爲上海市經信委支持的時尚產業國際合作交流項目,在國家科技部外專項目的平臺上,與愛丁堡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時尚學院、新加坡拉薩爾藝術學院的可持續時尚教學科研與中國的時尚產業聯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