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老工業城市的全新打開方式是什麼?

淄川的答案是“工業旅遊”。

在淄川,越來越多的“老”廠房被改造成工業博物館,成爲工業文化“新”地標。

城市的決策者已然洞悉,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和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工業旅遊是最佳契合點。

從走出迷茫、成功轉型的琉璃匠人,到經歷陣痛、重獲新生的龍泉鐵壺,因工業旅遊而“復活”的老工業資源,向外界講述着淄川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取得的累累碩果。

琉璃大師靠工業旅遊轉型

11月22日,位於淄川區龍泉鎮的領尚琉璃文化創意園,一爐爐旺盛的窯火驅散了遊客身上的寒意。隔着防護,十指遊刃於滾燙的琉璃體上,一件精美的琉璃工藝品逐漸成型。

“化料、挑料、吹制、塑形、退火,琉璃製作看似簡單,如果沒有多年的經驗,熔好的原料極易變成冷疙瘩。”

輾轉於窯爐與案板之間,淄博市工藝美術大師邢長聖談起琉璃製作顯得很平靜。

對邢長聖而言,領尚琉璃文化創意園製作車間中每一個窯爐都如多年的老友,彼此間的“默契”熔成了琉璃的斑斕霞光。

“我2006年進廠從事琉璃製作,經歷過琉璃產業的興盛,也感受過行業的低迷。近年來淄川區大力發展工業旅遊,讓我們這些老技師又有了用武之地。”

邢長聖就是在行業不景氣的年代,也沒有放下對琉璃的熱愛。一場工業旅遊的熱潮 ,更激發了他的熱情和希望。

如邢長聖所說,淄川區面對老工業城市資源枯竭、轉型困難的難題,另闢蹊徑。憑藉着雄厚的工業基礎和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蘊,大力發展工業旅遊,給原本落後的產能披上了文化旅遊的外衣,裹住了城市的溫度,也獲得了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動力。

“領尚琉璃文化創意園集琉璃產品研發設計、現場製作、展覽展銷、文化旅遊、技術合作、教育培訓於一體,設置了琉璃製作體驗區、琉璃文物展覽區等,供國內外遊客觀賞、休閒,體驗琉璃帶來的生活之美。”領尚琉璃文化創意園經理程朝意說,領尚琉璃文化創意園2016年8月對外開放,至今已接待國內外遊客40萬人次。作爲淄川區工業旅遊的重要一環,領尚琉璃文化創意園一直致力於琉璃藝術文化的傳承和開拓,着力豐富並不斷延展品牌內涵。

“我們現有員工260餘人,其中國家級藝術大師2人,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10餘人,琉璃燒製技師100餘人,年產各類琉璃藝術品120餘萬件,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手工熱塑琉璃生產企業。”程朝意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完善配套設計建設,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爲中國第一個高端琉璃藝術品基地,將進一步提升淄博琉璃的品牌影響力,形成淄博地區知名產業型文化品牌,對中國琉璃製作技藝的傳承與保護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以全新的思路和獨特的視角引領行業發展,以文化促發展,以發展興文化,這一爐窯火,正在爲進一步擦亮淄博琉璃傳統文化名片、促進淄川區工業旅遊發展而熊熊燃燒。

鐵壺帶來工業旅遊附加值

中國人懂得寄情於物,逐漸退火之後的老鐵壺,形成了自然包漿。經過幾代人的傳承,彌足珍貴的記憶與情感,令鐵壺的分量變得更重。

“這把鐵壺,是今年剛剛設計的‘十二生肖’系列作品之一的‘牛氣沖天’。在剛剛結束的2020山東首屆精品文創大賽上,我憑藉這把壺獲得了‘設計魯匠’稱號。”11月23日,龍泉鐵壺博物館中,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鐵壺製作技藝傳承人戚平川,向記者介紹一件沉穩大氣的鐵壺。

琳琅滿目的藏品中,這位淄博市“十佳名師”金牌工匠,對“十二生肖”系列作品鍾愛有加。

幾十年磨一劍,53歲的戚平川憑藉紮實的技術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矢志不移地進行鐵壺的製作與傳承。他銳意改革,勇於創新,多方位構思,製作出一件件充滿藝術靈性的作品。

“隨着淄川區工業旅遊的興起,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昔日的小作坊已經發展成了目前的淄博齊緣堂工藝品有限公司,近年來的年均銷售額都在1000萬元左右。”回憶起近幾年的發展歷程,戚平川感慨良多。爲弘揚中華壺文化和茶文化,傳承鐵壺製作工藝,淄博齊緣堂工藝品有限公司分別於2017年和2020年成立了龍泉鐵壺博物館和淄博市發源地鐵壺文化藝術研究院,展出從清康熙年間至今的中外鐵壺4000餘把,並不定期免費開設茶藝、茶文化培訓班。

如戚平川所說,一把好的鐵壺,不但能夠經受住歲月的磨礪,也記載了一座城市的芳華。

在淄川區新舊動能轉換,經濟轉型發展的當下,一把小小的鐵壺更被賦予了促進工業旅遊、實現文旅融合發展的使命。粗獷的金屬工業與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在這片土地上融合迸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工業旅遊帶動融合之路

記者在探尋淄川工業旅遊的過程中發現,淄川區文化旅遊產業,憑藉發展工業旅遊的契機,以重大文旅項目建設爲總抓手,進一步完善了“三大文化旅遊產業帶”融合發展總體佈局。不但有精美的琉璃、大氣的鐵壺,更有集旅遊採摘、親子體驗、休閒度假爲一體的生態園。

“我們積極打造鄉村旅遊的新模式,更好地融入淄川區全域旅遊板塊,得到了跨越式發展,給園區帶來了較大的人流量,提高了園區知名度。”

11月23日,山東創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久潤富硒生態園景區常務副總經理王永超在提到建園初衷時表示,淄川區在發展工業旅遊方面有着自身的優勢,也成功吸引了天南海北的遊客。而回歸自然,迴歸鄉野,才能讓遊客真正愛上這座城市,長久留在這座城市。

在淄川區這片土地上,工業旅遊帶動下的文旅融合發展,用輝煌的奮鬥史鋪墊了未來發展的路基。包括淄博市最早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淄博唯一一家煤炭博物館——淄博煤炭博物館在內的衆多紅色旅遊景點,在弘揚紅色主題文化,推動紅色旅遊,豐富淄川區文化旅遊內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今後,淄川區文旅工作將以全域旅遊發展理念統攬全局,積極推進精品旅遊項目開發,加快旅遊業提質增效,持續推進旅遊品牌影響宣傳,爲淄川旅遊向更高層次邁進奠定堅實基礎。”淄川區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一級主任科員李敏緒說,下一步,他們將加強淄川區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保障,積極推進資源、平臺、工程、項目、活動等融合,確保發揮最佳效益。

“我們將以‘十四五’規劃編制爲契機,提前準備、及早謀劃,開展充分、深入的調查研究。總結‘淄川文旅’現有發展經驗,研究融合發展新思路,制定體現融合發展、有前瞻性的發展規劃和有針對性的文旅產業融合政策。”淄川區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加福表示,淄川區將以點串線,以線串面,着力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模式,進一步完善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體系,打響特色文化旅遊品牌,將文化旅遊業培育成淄川區的優勢主導產業,全面提升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水平,帶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