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放牛的路上

家裏的牛,父親一直在搭把手幫忙

駕駛三輪車出去談生意

李峯和他養的土雞

李峯在幫媽媽做家務

雙手穿着涼拖鞋下三輪車

笑着對記者說:“我的牛可值錢了!”

修整牛棚

與鄰村的養牛戶談購買小牛的生意

在山裏砍竹子,準備做竹籬笆圈養土雞

圖/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中燦

文/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詠 通訊員鄭毅 王琦

他雙腿殘疾無法走路,卻用勤勞的雙手,與生活熱情相握。他叫李峯,被當地人熱情地稱爲“勵志哥”。

11月10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應城市湯池鎮公益社區。接到電話的李峯,騎着一輛三輪摩托車趕了回來。車停在我們跟前,剎車、熄火、下地,動作連貫而熟練,全部靠着一雙手完成,像極了體操運動員的鞍馬錶演。

下了車,“穿”着一雙涼拖鞋的雙手,便支撐着整個身體在地上“行走”起來,他要給院裏的雞餵食了。

養雞源於十幾年前賣雞蛋的經歷。今年27歲的李峯,8個月大時患上小兒麻痹症,導致雙腿萎縮盤在一起無法走路,之後,他學會了用雙手撐地前行。爲了減輕家裏的負擔,李峯十幾歲就開始賣雞蛋,積累了一些銷售經驗。2002年,李峯籌錢買了輛殘疾人電動代步車,騎車去應城蒲陽菜場銷售。

2013年,他用辛苦攢下的錢,買了3500只雞苗,悉心飼養。結果第一年,就因爲禽流感和雞的行情不好,虧損慘重。李峯沒有放棄,他認真總結教訓,再次“站”了起來。

喂完了雞,李峯牽起兩頭牛,用雙手支撐着前往後面的山上放養。“家裏有19頭水牛,我的‘身價’也不小呢。”山路不平,靠雙手“行走”的李峯,還要牽着牛,走得很艱難,但他還不忘和記者開玩笑。

2015年,李峯成爲精準扶貧對象。光靠低保和殘疾補貼、大病救助,就能維持基本的生活,但李峯選擇了自食其力。在社區的幫助下,2016年,李峯開始養牛,並增加養雞規模。

買進賣出,源源不絕。按目前1.2萬元每頭牛的“行價”計算,他的“身家”達到22.8萬元,再加上養雞的收入,他早已實現了脫貧。

把牛放到山上去後,他回到家裏,騎着三輪摩托車就要出門:“我還想把規模再擴大一點,今天約了人談買小牛的事。”記者隨他前往,一路上,三輪車行駛平穩,很快就到了目的地。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還是因爲對方要價太高,沒有談攏。但李峯毫不在意,“下次再去別家看看。”

如今,李峯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找個終身伴侶。“以前沒有結婚的念頭,身體殘疾,家裏經濟條件不好,怕拖累別人;現在生活慢慢好起來了,我希望有個她能陪自己說說話,幹活時搭把手,老了之後有個伴。”李峯說,一個人忙碌,一個人餵雞養牛,生活越來越好,但內心的孤獨感也與日俱增。走出貧困窘境的李峯,希望有一位心儀的姑娘,能夠伴自己在小康之路上繼續奔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