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一生一共生了八个儿子,活到成人的有五个。万历皇帝的正牌皇后王喜姐只生了一个女儿荣昌公主,之后就没有再生育。万历在位时,由于皇后王喜姐没有儿子,他这几个儿子都算是庶子。万历十四年,万历皇帝第三子朱常洵出生,朱常洵出生后,万历皇帝就想把这个三儿子立为太子。朱常洵的亲妈是郑贵妃,万历皇帝的媳妇很多,也不知道这位郑贵妃施了什么魔法,万历皇帝被这位郑贵妃迷的三魂颠倒,最宠爱的就是这位郑贵妃。但是,万历皇帝想立其三子朱常洵为太子的想法却遭到了多数明朝大臣们的反对,因为在万历十年的时候,其长子朱常洛已经出生了。

明朝

看一下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是如何孕育和诞生了,对于万历皇帝而言他可能觉得有点偶然。万历九年的一天,年轻的万历皇帝跑到了其亲娘李太后的慈宁宫,当时李太后应该不在,万历皇帝看到了李太后的宫女王氏,估计可能是青春年少一时心血来潮,万历皇帝当时就把这个宫女王氏给“幸”了,万历皇帝并不喜欢这个宫女王氏,事后万历皇帝就把这事给忘到了九霄云外。但是,这件事的后果却很严重,因为没过几个月,这位宫女王氏的肚子就大了,在整个皇宫,除了年幼的皇子外,唯一堪称完整男人的就是皇帝了,那让这个宫女王氏怀孕的头号“犯罪嫌疑人”自然就是这位万历皇帝了,经过李太后对这位宫女王氏的严加审问也证实了这一点。对于此事,抱孙心切的李太后简直喜上眉梢,直接问万历皇帝有没有这档子事,万历皇帝直接耍起了无赖,死不承认,这位李太后的证据意识非常强,直接叫太监拿来了《内起居注》,这《内起居注》比监控录像还牛,皇帝这一天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这二十四小时,他去了哪里,干了什么,都记载的一清二楚,面对实锤证据,万历皇帝直接认栽。万历十年,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出生,但是万历皇帝依然不喜欢朱常洛的生母王氏,大概在万历皇帝看来他这长子就是他一时冲动之下的“偶然产物”而已,对于这位长子也是不喜欢。

万历皇帝

而朱常洵的生母郑贵妃是万历后宫中最得宠的妃子,没有之一。万历皇帝对于郑贵妃可谓是真爱,三十多年始终如一,在万历四十八年,万历死的时候临终遗言还是要立郑贵妃为皇后。郑贵妃为万历皇帝生了三个儿子,两个早亡,长大成年的就是这个朱常洵。至于为啥万历皇帝想立这个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根据《先太常公传略》里的记载,在万历十二年,郑贵妃生下了皇次子朱常溆,但是这个皇子当天便夭折了,至于原因可能是在郑贵妃怀孕期间,万历皇帝与她嬉戏打闹,误伤了身子了,对此,郑贵妃颇有怨言,两人便在私下发誓如果郑贵妃再生下儿子就立为太子,在万历十四年,郑贵妃就果然生下了朱常洵。其实也用不着发誓,万历虽然后宫有“三千佳丽”,然而似乎只有郑贵妃才是他这一生中的真爱,由此看来万历皇帝是位相当痴情的皇帝。相比于其他子女,郑贵妃的子女尤其得到了万历皇帝的宠爱。而这位郑贵妃仗着自己在夫君那里独一无二的地位,也想把自己这个胖乎乎的儿子朱常洵立为太子。除了东南西北风,还有一种风“枕边风”,这种风看似和声细语,威力却巨大,估计这位郑贵妃在万历皇帝身旁没少吹这种枕边风。

随着时间的不断“前行”,万历皇帝的儿子们“叽里呱啦”地一个个都出来了,但是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却迟迟没有动静。按照明朝的立储原则,应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万历皇帝那边却迟迟不表态。能爬到明朝朝堂的大臣们,哪一个傻?他们也看出来了这万历皇帝是想把皇三子朱常洵立为太子。对于万历皇帝弃长立幼的行为,明朝的大臣们分为了两派,一派支持万历皇帝,另一派(多数派)则支持拥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李太后实际上也是支持立她的长孙为太子。他们要捍卫祖制,因为在万历皇帝以前,除了个别情况,如果皇帝有几个嫡子,则立嫡长子,没有嫡子的话,庶子们也得按照排名的先后顺序,不能在排队时加塞,就是所谓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由此,一方是万历皇帝以及支持他的一些大臣们,另一方是反对此事的明朝的大臣们和李太后,他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国本之争”。按照我个人的归纳,万历皇帝和反对他的朝臣的主要争议点可能就是这:反对他的朝臣们的论点可能是“你万历皇帝以前的祖宗们在立太子的时候都不让自己的儿子加塞,你怎么能让自己的儿子加塞?”而万历皇帝的论点则是:“我想立哪个儿子当太子,爱让谁加塞就让谁加塞,这是我的家事,和你们这帮子人有啥关系?”朝臣们对此的论点则是:“这怎么能是家事呢?立太子乃国家大事,怎么就和我们这帮子人没有关系了?”双方的斗争可谓相当“惨烈”,万历皇帝的斗争手段一个就是不上朝,另一个手段就是打屁股(廷杖),而明朝大臣们的斗争手段就是不停地上奏疏,不能说不停地,应该说是不停地玩命上奏疏,因为上奏疏后就可能被廷杖,而廷杖也可能把人直接给杖死。

李太后

为了捍卫他们心中的“真理”,明朝的大臣们表现出了前赴后继的大无畏精神,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四位内阁首辅因此而辞职,一堆明朝大员被罢官、廷杖、发配,然而,就算是这样,这些大臣们依然保持保持了“战斗队形”不变,简直就是前赴后继,面对这帮大臣们的玩命架势,最后在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的直接干预下,万历皇帝最后终于认怂了,因为他发现再这样搞下去,他这个皇帝也就没法当了。万历二十九年,万历皇帝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六子朱常润为惠王、七子朱常瀛为桂王,但是,直到万历四十二年,朱常洵才就藩河南洛阳。

对于万历皇帝而言,想让其三子朱常洵成为太子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直接把郑贵妃升级为皇后,那朱常洵就是嫡子了,就算朱常洛是长子也白搭,立储先立嫡,对于这件事,我们都能想到,那万历皇帝岂能想不到。但是,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却非常不简单:首先,万历皇帝的皇后王喜姐相当贤淑,不仅深得婆婆李太后的喜欢,万历皇帝与这位正牌皇后长期关系和睦,并且这王皇后一生也没有大灾大病和意外事故啥的,与万历皇帝是在同一年去世的(万历四十八年),所以,万历皇帝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和借口去废掉王皇后而改立其他嫔妃为皇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位郑贵妃的受欢迎度不高,这位郑贵妃大概只得到了她丈夫万历皇帝的心,包括其婆婆李太后在内的后宫很多人和朝臣们对这位嚣张跋扈的郑贵妃都是极为看不惯的,万历十四年,万历皇帝把郑贵妃晋封为皇贵妃,此事引起了朝臣们几乎一致的反对,奏疏如同雪片般飞来,李太后对她这个姓郑的“儿媳妇”也是颇为反感。还有一个情况也能解决问题,那就是这位王喜姐王皇后生个儿子出来。这位王皇后是能够生育的,而且万历皇帝一生对这位皇后都是非常尊敬,但是非常诡异的一件事就是这位王皇后在生了女儿荣昌公主就没有再生育,如果王皇后能够再生育一个或者两个儿子,那么所谓的“国本之争”就会瞬间戛然而止了,皇后的儿子就是最名正言顺的嫡皇子,他的其他的兄弟们都得“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王喜姐

大概是怀着深深的歉疚,万历皇帝对他这位皇三子朱常洵简直好到离谱。万历皇帝估计大概是这样想的,既然这帮子人让他这位好三儿当不上皇帝,那就让他当个最富有的藩王。理论上来说,在万历二十九年,朱常洵被封为福王的时候,他就应该到藩地去了,可是一直拖到了万历四十二年,朱常洵才就藩洛阳。单单是朱常洵在洛阳王府的花费就是“常制”的十倍,万历皇帝在各地通过税使、矿使搜刮的钱财和各种奇珍异宝也是多数都赐给了朱常洵。万历四十二年朱常洵离开北京城时,根据明史的记载,福王临行出宫门,他爹万历皇帝对他这个儿子又数次召回,爷俩个约定福王三年来北京皇宫一次。这简直是儿行千里爹担忧,三步一回头了。

朱常洛

万历皇帝赐给朱常洵庄田四万顷,朝臣们对此反对,另外,朱常洵也觉有点忒多了,也有有点不好意思了,故而也推辞,最后减到了两万顷。那明朝一共有多少耕地呢?明史食货志:“万历六年,皇帝用大学时张居正议,天下田亩通行丈量,...总计田数七百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就是这两万顷,河南都凑不够,为啥?因为这两万顷是正儿八经的“腴土”,就是上好的那种耕地,最后又从邻近的山东和湖北拿了一部分才算补齐。有了这么多地,这朱常洵还是不知足,又向他爹万历皇帝把江都至太平沿江的杂税,四川盐井银,榷茶银都要了过来,又要了淮盐一千三百引,在洛阳开设盐铺。这个朱常洵嗜好享乐和贪财,怂恿家仆无恶不作。到万历的孙子崇祯朝时期,这时河南大旱,这朱常洵依然在他的王府里饮酒作乐,被万历皇帝一心想立为太子的福王殿下就是这样的一个货色。明史中说:“ 帝深居久, 群臣章奏率不省。 独福籓使通籍中左门, 一日数请, 朝上夕报可。”到了万历后期,对于群臣的奏章他不看,而福王的给他的书信立马就能有回应,万历皇帝是真任性。

本文主要参考材料为明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