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濤宏觀筆記

原標題:宋雪濤:需要擔憂輸入性通脹嗎?

上週,多數工業品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其中有色金屬環比分別上漲2.5%、6.1%、2.4%,布油環比上漲5.1%至44.96美元/桶,化工品價格指數環比上漲2.4%。大宗工業品價格上漲提振了週期股的情緒,同時也引發了明年出現輸入性通脹的擔憂。

目前美國耐用品和非耐用品消費在財政轉移的支持下基本恢復正常,但服務消費和工業生產仍然受疫情的影響,需求正常但供給不足導致零售商、批發商和生產商的產成品庫存都處於歷史低位。明年疫苗大規模接種後,工業生產的產能利用率大概率恢復,帶來生產商的原材料補庫存。而近期疫苗的研發成功讓市場提前預期了這一情形,因此工業品價格在明年補庫預期的帶動下出現同步上漲。

以上情形對應的是生產商的補庫存和工業品價格的溫和再通脹,我們認爲疫情後全球工業品價格出現大通脹的概率很低,原因是疫情期間大幅增加的債務負擔會抑制企業資本開支的上升。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的統計,今年全球債務增加了15萬億美元(至277萬億),全球宏觀槓桿率(債務佔GDP比例)上升了45%(至365%),其中非金融企業的債務上升最多。

疫情之後,非金融企業可能面臨短期債務到期、流動性溢價和信用溢價上升、經營性現金流恢復較慢或不足這三個問題。如果其中兩個問題同時出現,企業會有去槓桿的壓力,如果三個問題同時出現,企業可能面臨債務違約或破產。對於疫情期間大幅加槓桿的企業而言,疫情之後面臨的是如何改善資產負債表,而不是大幅增加資本開支。

從居民消費的角度,IMF研究表明疫情對中低收入人羣的收入影響大於高收入人羣,而央行寬鬆的貨幣政策進一步拉大了不同階層的貧富差距。由於高收入人羣的消費傾向更低,貧富差距拉大的結果是抑制整體消費傾向的提升。另一方面,居民在疫情後也將面對疫情期間推遲償還的有息債務集中到期,並要確保工作收入的現金流持續穩定,而不是立即將儲蓄轉化爲消費。

因此,從企業資本開支和居民消費傾向這個兩個方面都不支持疫情之後大通脹的出現。歸根結底,這場疫情是否帶來了全球總需求的擴張?答案是沒有,疫情之前的總需求不足和潛在增速回落不可能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流行所扭轉。疫情是趨勢的加速器和問題的放大器,加速了產業線上化和債務貨幣化的趨勢,也放大了貧富差距和社會階層分裂的問題。

所以,我們認爲不必擔憂明年中國經濟的輸入性通脹風險。明年中國CPI的中樞將受生豬出欄大幅回升對食品價格的壓制,同時服務業恢復會帶來核心通脹的回升;明年中國建築業投資回落、製造業投資回升,對PPI會產生結構性的影響,但海外生產商補庫帶來的溫和再通脹並不構成輸入性通脹的風險。

文章來源:《週期的聲音愈加響亮,市場配置該如何考量?》(11月26日)

風險提示

經濟環境惡化、政策不確定性、海外疫情發展超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