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过去大多被看作是一个家族繁衍子嗣的工具而已。“相夫教子”“贤内助”这样的评语,在很多男人眼里都被认为夸大了女人的作用。难道女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此而已吗?细品一个家族的延续,你会发现在家族存亡的时刻,总会有一个女人站出来,凭着惊人的毅力与智慧,支撑着这个家族,使其渡过难关。同仁堂乐家出现了力挽狂澜的女强人许叶芬,远在上海董家渡的沙船朱家也出现了一位女强人。女强人本不强,都是被逼出来的。

民国大家族成员

天赐良机沙船帮朱家兴起,风云不定朱家祸福难料

一个家族的兴起,绝不是一个人,一代人的功劳,而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总会出现一位承前启后的“超人”。朱家也不例外。这位承前启后的“超人”名叫朱朴斋。朱朴斋的先祖曾为其打造了一支了不起的船队,在上海与牛庄之间进行贸易往来。对于一般人,祖上为其留下这样的财富,已经非常满足了,但对朱朴斋来说,这远远满足不了自己的野心。有野心的人总会寻觅或等待那个属于自己的机会,可能一辈子难以觅到,可能会天赐良机。

晚清上海码头

朱朴斋是幸运的,十五岁那年,他等来了自己的机会,也抓住了这次机会。那一年,朝廷宣布上海开埠,这对以贸易为生的朱家来说是发展的大好时机。朱朴斋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朱家船队,迅速扩大朱氏家族的势力。朱氏家族的船只最兴旺时达到三十多艘,并拥有了自己的造船队伍。如此大规模的船队需要有效地管理,所以形成了一个“沙船帮”,毫无疑问,最具实力的朱朴斋成为船帮的首领。

当年繁华的牛庄

朱家船队将上海的纱布、大米、日用品运到北方,再把北方的大豆、食油等土产运回上海。不仅为商家运货,自身还进行贸易。船队行走一个来回就可赚得盆满钵满,朱家的财富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钱生钱是生意的赚钱之道。因此,朱家将积累的财富投入房产和地产,并独资开设了瑞康钱庄,与姻亲沈家等合资开设了两家钱庄。此时的朱家虽难以与王家、郭家、郁家等拥上百条沙船的巨子相比,但在当时也称得上是大户。

晚清个人船只

一个家族犹如一个人的命运一样,总是起起伏伏,难以预测。朱氏家族在朱朴斋的带领下,走上一个小高峰后,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咸丰年间,朱家的四桅大船“利泰号”下海到牛庄进行贸易。谁也不会想到,正当船只行驶到盐城附近的海面时,忽然海上起了龙卷风。朱家的“利泰号”没能顶住,顿时桅杆被折断,船瞬间倾覆,船上父子数人连同伙计和水手,全部遇难。之后,朱家不仅要赔偿客户的货款,还要打理船员的后事。这样的天灾谁也无法预料,既然遇到只能认栽。

晚清两位水手

天灾之后,更可怕的是人为的灾难。朱朴斋有六子,前妻沈氏生了两个儿子,继配夫人马氏为其生了四个儿子。前两个儿子长大后,朱朴斋让他们跟着自己创业,大儿子朱伯璠在家造船,经营钱庄事务,次子朱仲玙管理船运。大儿子勤勤恳恳一切按照父亲的嘱托办事,很让朱朴斋放心,然而,二儿子却恰恰相反,散漫成习,喜好玩乐。一开始,朱朴斋并没有当回事,毕竟二儿子年轻,爱玩是年轻的通病。谁也不会想到最后酿成大祸。

马建淑与自己的四个儿子

1882年,光绪八年,二儿子朱仲玙带着十多条货船前往牛庄贸易。然而,这位富家公子哥在那里逍遥快活,挥霍无度,竟然动用了购货的货款。如此,货款短缺,货物难以购齐,事情终将败露。朱仲玙知道难以向父亲交代,于是乎一条瞒天过海的计策浮现在脑海中。他竟然在回程的途中将自家的大船凿沉,并向父亲谎称遇到海难。朱朴斋没有怀疑儿子,因为他知道海上贸易,处处有风险,难以预料,沉船也不可避免。因他太相信二儿子了,所以下面的这件事情彻底摧垮了他。

沉入海中的清朝船只

就在这件事发生不久,朱朴斋又让二儿子率领当时朱家最大的一条沙船朱福泰号出海进行贸易。朱仲玙挥霍成性的恶习始终未改,这次他又将货款充抵积欠的嫖赌债务。有了上次的经验,为瞒天过海,他又故伎重演。在与几个水手密谋后,朱仲玙命人在烟台附近,将船弃于群礁之中,使其在激浪中撞碎沉没。于是,他向父亲瞒报这次又遇到海难。更可恶的是,朱仲玙居然在船上将一位苦口婆心劝他的船员活活打死了,并将尸身浸在沉船中再捞起,制造了死于海难的假象。朱朴斋知道此事后,被气得一病不起。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朱家的货站倒塌,上百篓豆油,全部没入泥中。接着宅院失火,大火竟引发了储放沙船防盗用的弹药库,火势中爆炸声不断,弹片横飞,无人敢接近火场。最后,只能拆去与火场接近的一些房屋,并辟出一条隔离带阻止大火蔓延,结果房屋损失大半。

晚清码头工人

天灾人祸的接踵而至,让原本富有的朱家大伤元气。朱家的顶梁柱朱朴斋也在极度悲伤中走到最后一刻。朱家失去了顶梁柱,在外人看来,朱家大势已去。他们想到自己的钱还存在朱家的钱庄中。朱家如完了,朱家钱庄的钱自然也难以兑现。钱庄最怕的就是挤兑风波,一旦难以周转,就要面临倒闭。果不其然,在储户的挤兑与各类债主与合伙人追讨欠款与要求退股的接连打击下,朱家钱庄被迫宣布倒闭。

丈夫倒下妻子撑起整片天,巾帼不让须眉再创辉煌

因资金难以周转,朱家钱庄宣布倒闭。那些没有拿到钱的储户、债主与合伙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家族中的顶梁柱倒下了,孩子们又难以撑起这个家,此时一个女人出现了。她就是朱朴斋的继室马夫人。丈夫朱朴斋经营这个家时,马夫人只在背后默默帮助,并不显山漏水。当丈夫倒下,家族面临危机时,她不得不硬着头皮来支撑这个家。

马建淑

马氏出身不一般。其祖先是皇皇巨著《文献通考》的作者马端初。父亲是文武双全的名儒马岳熊,而她的三个弟弟在中国近代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大弟马建勋、二弟马相伯、三弟马建忠,尤其二弟马相伯更是无人不知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爱国者。马氏从小跟随父亲习文练武,并且非常出色。其不仅晓经史、明医道,还会说英文。在武术上也毫不逊色,她能在小腿上各绑10斤重的铅条,练跑,练跳高,甚至能平地蹦越两条摞起来的板凳。可见,马建淑并非当时女子裹的小脚。

马建忠

当初,马建淑能与朱朴斋结成连理,主要还是因为两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马建淑嫁到朱家时,丈夫的两个儿子还小,需要人照顾。新婚的马建淑就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后来她又与丈夫相继生育了四个儿子。谁也不曾想到,最小的儿子朱季琳还小,丈夫就倒下了。此时,朱家又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朱家的厅堂中坐满了讨债的人。马建淑却表现得极度镇静,不慌不忙,亲自下厨为这些债主烧火做饭。她知道债主是打不走的,只有好言相劝才能出现转机。于是,她告诉这些人:“你们想坐到什么时候就坐到什么时候,你们想吃到什么时候,就吃到什么时候。我们朱家欠你们的钱,一定会还的。只是,当我们朱家翻身后,你们以后也不要再想入朱家的股,也别再让朱家帮忙!”这些债主想到以前老当家人朱朴斋的为人,对他们都不错,并且他们也都曾得到过朱家或多或少的帮助。此话一出,债主们反而感觉有愧,感觉自己是落井下石,于是很多债主选择不再为难朱家。

朱志尧

马建淑也知道有些债主是因为急需用钱才被迫出此下策。于是,她卖了朱家大部分地产和沙船,又在姻亲沈家等帮助下,清理了急迫的债务。为了能恢复朱家的元气,马建淑一边身体力行打理家务,一边让刚成年的大儿子朱志尧与二儿子朱云佐跟随舅舅出去闯荡,见见世面。当时,三舅马建忠跟随李鸿章办洋务,急需年轻有为的人才,于是他让两个外甥跟着他办理洋务。在舅舅的督促下,两兄弟学得一口流利的外语,尤其朱云佐更是精通英、法、日文。外甥的进步,舅舅看在眼里,等待时机,将让外甥施展自己的才华。

1887年,机会来了,那一年,马建忠奉命前去欧美考察近代工业的发展。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自然要带着两个外甥前去。这次欧美之行确实让两兄弟大开眼界,心中萌生要办近代机器造船厂的梦想。回国之后,朱志尧在舅舅的鼓励下投身实业报国,投资大德油厂让他获利4.1万两白银,随后他筹款4.8万两创立机器铁厂,起名求新铁工厂,这也是中国民营机器造船厂的第一家。南通状元实业家张謇曾慕名前来,并订购了载货250吨,载客250人的客货两用的轮船。朱志尧不敢马虎,亲自主持设计,监工,最终如期交货,这让张謇对朱志尧刮目相看。朱志尧的求新铁厂鼎盛时,资产达到三十万两,工人达五千人。随着,朱志尧的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也预示着朱家再次出现辉煌。

张謇

母亲马氏为孩子的成功感到骄傲,但仍不敢放松对后代的教育。她知道一旦放松,可能重蹈覆辙,走向人祸的老路。于是,她治家极严,要求孩子们在外赚的钱都要交给她,要用的时候由她同意调配。因为,她时刻记着当初丈夫因儿子欺上瞒下,挥霍无度气得一病不起,让家族先陷入生死边缘。因此,不论孩子们成就再高,功劳再大,在他们眼中母亲永远是他们心中的榜样。

儿子出洋结下异国情缘,有缘无分只能跨国相思

马氏的大儿子朱志尧在实业上的成就,让朱家再次恢复了元气。而老二朱云佐虽精通英、法、日文多国语言,但并没有哥哥那种创办实业的雄心。他喜欢读书,过目不忘,但他性格内向,不喜张扬,所以在实业上很难有哥哥的成就。而这种人往往最重感情,只喜欢与家人团聚一起就知足了。朱云佐与妻子即是如此,婚后两人感情甚笃,但天不假命,刘氏为其生下一个儿子后,不幸患病去世。朱云佐悲痛至极,对妻子的思念,让其发誓永远不再续娶。失去了妻子他,感觉与他最亲近的人就是母亲了。此后十年每天睡在母亲的卧室里,而且一定要等母亲睡下才睡。母亲马氏知道儿子的心碎了,也无可奈何,只能让时间去抚平心中的痛楚。

就在这时,二舅马相伯准备在山东办矿务,并且要前往美国召集股本。马相伯想来想去,外甥朱云佐最合适不过了,因为他会一口流利的外语,肯定能帮上忙。舅舅求外甥,外甥自然难以推却。朱云佐与舅舅马相伯来到美国,住在美国财团领袖万达伯莱特的家里。因为,马相伯在美国的活动需要这位美国实业家的帮助。原本这就是一场商业性的活动,但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却有了更一层意味。此人正是万达伯莱特的千金,一位对东方文化极度向往,喜欢音乐与绘画,正值芳华的女孩子。这样出身,有着才华的女孩子,往往在心中很难有明确的择偶标准,只等着让她眼前一亮的那位白马王子。

万万让她想不到的是,这位学贯中西、谈吐儒雅的中国年轻绅士却让她一见倾心。因此,她认定这位名叫朱运佐的男子就是她心中的那位白马王子。两人都喜欢音乐与绘画,并对东西方的艺术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心灵之间的交流,加速了两人之间感情的进度。然而,离别总会到来,何去何从又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就在朱云佐将要离别的前几天,尊贵的小姐下了一个决定,跟随自己心爱的人回国。朱云佐被感动了,决定放弃终身不娶的决定。然而,他(她)们的这一决定很快遭到双方家长的反对。富翁不会让自己的宝贝千金离开自己,而朱云佐的母亲马氏也难以接受一位洋媳妇。

舅舅马相伯

两人有缘无分,只能异国相思。美国小姐非朱云佐不嫁,选择孤独一生,而朱云佐回国后,被母亲安排了一门亲事。但朱云佐与新媳妇程氏的感情平平淡淡。他似乎一直忘不了那段异国情。最终,心中不断积聚的惆怅,让这位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二十九岁。

朱云佐

母亲马建淑想起,二儿子朱云佐当年刚刚当上东方汇理银行买办后,认为自己的衣服太旧,与身份不符,想换一件新的。当儿子向她要钱时,她瞪了儿子一眼,并严厉说道‘家业还未创出,倒想要打扮了。’话虽一句,但眼光的犀利已经让儿子连连认错。从此在她面前,朱云佐再也不敢提买衣服的事。此刻,儿子走了,最痛苦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作为女人,在家族千钧一发之际,她撑起了这个家,作为母亲,她只想让孩子们学有所成,继承家业。她为家族奉献了一生,无愧于夫家,但每当想起二儿子朱云佐,眼中始终噙着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