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聯賽工作會議,就尚未拍板的降薪、俱樂部中性化名稱等問題作出最終討論。會議確定,國內球員頂薪由此前的1000萬元人民幣降至500萬元人民幣,爲保障細則正常實行,足協已聯繫公安部等部門,準備多管齊下嚴格監管。

此外,會議還對俱樂部中性化名稱作出討論,“魯能”二字或因不符合中性化名稱的規定而退出中超江湖。會議上確定2021賽季聯賽開幕時間爲明年3月份,將由“職業聯盟”主導。

進一步降薪國內球員頂薪500萬元

降薪問題,是本次會議主要議題之一。經討論,國內球員頂薪確定爲500萬人民幣,外援頂薪爲稅前300萬歐元。同時,各俱樂部外援總工資不超過10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6億人民幣。

此前國內球員的頂薪是1000萬人民幣,入選國家隊的球員上浮20%,爲1200萬人民幣。外援方面,此前僅規定單外援稅後年薪不超過300萬歐元,本次會議對外援總工資作出了限制,這也意味着俱樂部選擇外援的空間將進一步縮小。

值得注意的是,球隊現有球員將繼續執行原有合同,合同到期後再按照新規執行新合同。如果球員今年轉會,那麼必須按照現行限薪標準制定合同。

爲防止“陰陽合同”等產生,足協還制定一系列方案保障新政細則的運行。據媒體消息,俱樂部年度總支出超標,或面臨扣除聯賽積分的重罰;俱樂部違規發放薪酬,將直接取消成績,並有可能被直接降級;球員未按規定申報收入,將面臨被停賽兩年的懲罰。

除內部規定懲罰制度、引進第三方機構對各方俱樂部進行嚴格監管外,足協還聯繫了公安等相關部門,多管齊下對各俱樂部嚴格監管。會議期間,足協已向各俱樂部表明,希望各傢俱樂部嚴格執行,不要往槍口上撞。

“魯能”將成歷史中性化名稱只留“泰山”

2015年出臺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就提到要“推動實現俱樂部的地域化,鼓勵具備條件的俱樂部逐步實現名稱的非企業化”。去年年底,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曾確定各俱樂部需在2021賽季開始前完成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改革。若未能通過中國足協認證,將不被授予聯賽准入資格。

按照中國足協此前公佈的規範要求,俱樂部的全稱應當爲“地域名+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或其他)”的形式,簡稱採用全稱中的“地域名+俱樂部名”。俱樂部名不得使用與俱樂部股東企業、實際控制人或關聯方相似、相近的發音或漢字。而本次中性化名稱改革,足協或將“一刀切”。

根據規則,中超絕大多數俱樂部將捨棄早已成爲球隊符號的名稱。例如山東魯能泰山中的“魯能”將被棄用,“泰山”二字則可留下,廣州恒大淘寶中的“恒大”“淘寶”均不符合規範。上海綠地申花的“申花”則可以保留,因該球隊已與原來的投資方申花工業資本剝離。

長久以來,中超球隊俱樂部大多以企業冠名,這種情況在世界範圍內並不常見。去年年底,大連一方正式更名爲大連人職業足球俱樂部,成爲首個順應“名稱中性化”而更名的球隊。敢爲人先的大連人並沒有掀起球隊更名熱潮。目前很多投資方經營足球俱樂部的目的是對企業進行宣傳,名稱中性化或將打擊投資人對足球的熱情。

聯賽由職業聯盟託管這次有多少可信度

會議確定,明年聯賽將於2021年3月份開啓,且打滿30輪比賽。更需注意的是,下賽季聯賽將由職業聯盟主導,足協起到監管作用。雖然提到“職業聯盟”,但會議並未就其過多討論。在此前多次會議上,“職業聯盟”四個字只聞其聲,不見其影。職業聯盟究竟能否運行,恐怕還需打一個問號。

去年8月換屆後,足協隨即成立“職業聯盟籌備工作組”,並預計將在去年年底成立職業聯盟。足協祕書長劉奕曾表示,足協將把中超管理權、經營權和權益分配權三權交於聯盟,自己僅保留其產權與監督權。劉奕曾介紹“未來整個管理運營的板子都是由聯盟來自選,相應產生的所有經營策略和戰略方案,都是聯盟自己的管理團隊決定的。”

其實,2017年年初足協也討論過職業聯盟成立的問題,當時給出的時間是2017年2月。然而每當聯盟“即將成立”後,相關事宜總會被一拖再拖,進而被人遺忘。有消息稱,明年1月1日職業聯盟將正式掛牌成立,職業聯盟究竟能否現真身,這像極了“狼來了”的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