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會被遺忘的馬拉多納和那些關於他的故事

記者 | 老白

一   所有人都聽說過馬拉多納。

但只有很少的人見過馬拉多納。

馬拉多納逝世以後,一位國內足球記者這樣寫到:

晚生了幾年,馬拉多納當年踢球的英姿沒機會看到。2010年南非世界盃,現場看到了球王作爲阿根廷主教練在綠茵場的身影。

記得是南非當地時間2010年6月12日,約堡下午的陽光和煦暖人,坐在埃利斯公園球場裏,彷彿置身於一片藍天白雲下———全場盡是阿根廷藍白相間的國旗。

生性浪漫的阿根廷人將漫天彩色紙屑從看臺上高高灑下,紙屑漫天飛舞,令埃利斯球場頓時成了七彩的童話世界。

在那裏,所有人都在等待童話王國中的國王,他叫馬拉多納,球迷心中的球王。

B組第一輪阿根廷對陣尼日利亞的比賽,是馬拉多納作爲阿根廷隊主教練的首秀。賽前入場時,我在場外隨手拍下了有趣的一幕——阿根廷隊大巴抵達球場時,大巴車前竟然有足足8輛裝甲車,不知道是不是專門爲球王開道。

很多人都感嘆,球王出場,果然不同凡響。球迷們在大巴車兩旁高呼“阿根廷”、“迭戈”,馬拉多納的臉貼着一側的車窗,不停地朝球迷揮手、飛吻。

比賽時,我的位置在球王的後上方,雖然看臺比較高,但球王一舉一動,看得比較清楚。他和梅西的握手,是傳奇的延續。他在場邊的每一次舉動,都能讓球迷們尖叫,以至於大家很多時候的注意力都不在比賽中,而是在馬拉多納身上。全場灰色西裝打扮的馬拉多納倒讓人新奇,這與記憶中“球王”的形象有很大差別。

賽後,約堡天色迅速黑將下來。意猶未盡的阿根廷球迷在埃利斯公園蹦蹦唱唱,南美人天生的藝術細胞在那一刻得到綻放,很多人頭戴誇張的馬拉多納頭像,對很多阿根廷人來說,足球就是生活,馬拉多納就是信仰。馬拉多納世界盃首秀的勝利,讓阿根廷人把那一晚的埃利斯公園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馬拉多納留給球迷們的,正是那永不落幕的經典和快樂。”

這就是馬拉多納的影響。

當這位永遠的偶像離世的時候,舉世悲慟。

淚飛頓作傾盆雨。

二  阿根廷爲馬拉多納的逝世而降旗。

因爲馬拉多納是阿根廷的民族英雄。

阿根廷在1980年代經歷了非常嚴重的經濟危機,還和英國在1982年打了一場戰爭,爭奪阿根廷大西洋沿岸馬爾維納斯羣島的歸屬。

英國在撒切爾夫人的領導下海陸空重拳出擊,打得阿根廷幾無還手之力,

1982年《號角報》曾有這樣一個一分爲二的頭版,一邊寫着“英國軍隊的狂轟濫炸”,另一邊寫“世界盃開局不利”。

至今馬島都還是被英格蘭實際控制的(英國人叫福克蘭羣島)。馬島敗戰之後,阿根廷國力大挫,政府倒臺,足球成爲了他們惟一的寄託。

這個時候馬拉多納橫空出世了,老馬帶阿根廷在淘汰賽打敗了民族宿敵英格蘭,而且還是用一個手球打敗的英格蘭,並最後拿到了1986年的世界盃。這對阿根廷來說太重要了。馬拉多納在今年60大壽之前,曾接受採訪談到生日願望,老馬還不忘拿英格蘭調侃:“我夢想再進英格蘭一球,這次要用右手。”

在上帝之手四分鐘後,馬拉多納顯示出隊報描述的“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另一面,他用10.8秒、44步、12次觸球、晃過6個人,打進了世界盃歷史上最偉大的進球,對面的英格蘭前鋒萊因克爾說,那一刻,我差點鼓掌了。

1986年的世界盃,是馬拉多納一個人的世界盃,世界盃冠軍是送給經濟和軍事都遭重創的阿根廷最後的禮物。

這也是阿根廷迄今爲止最後一次獲得世界盃,到如今已經34年之久。

2014年,阿根廷在世界盃決賽不敵德國隊,賽後在頒獎的時候,梅西近距離盯着大力神杯凝望的照片成爲經典。梅西的眼光飽含着渴望、遺憾、不甘。

這個繼馬拉多納以後最出色的阿根廷人在俱樂部征服了所有,但是他無法帶領阿根廷隊獲得世界盃冠軍,甚至連美洲盃都不曾染指。

但即使梅西在2014年拿到世界盃,他和馬拉多納依然無法相比,這無關乎成就,而在於時代。

馬拉多納是超越時代,超越國界,超越人種,超越意識形態的偶像。

畢竟,梅西是人,而馬拉多納是神,在阿根廷是這樣,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同樣如是。

三   1984年,馬拉多納轉投那不勒斯,7.5萬球迷在聖保羅球場歡迎他的到來。

當地報紙稱:“儘管缺少市長、住房、學校、公共汽車、就業和衛生設施,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爲我們有馬拉多納。”

馬拉多納總是出現在不只關乎足球的地方,他用足球改變了很多東西,那時正是意大利南北關係最緊張的時期,thesefootballtimes一篇文章形容,米蘭代表着意大利北方的工業和繁榮,羅馬象徵着這個國家沉重的過去的輝煌和頹廢,而那不勒斯,那不勒斯是南方的皇太子,驕傲地蔑視着所有的屈尊和勢利。

1990年意大利世界盃,馬拉多納曾呼籲那不勒斯人支持阿根廷隊,他說:“國家只會來找你們支持一天,剩下的364天他們會叫你們非洲人。”

足球上,在那之前,意大利足球主要由北方和中部的球隊統治,比如米蘭雙雄、尤文圖斯、羅馬,意大利半島南部的球隊還從未贏得過冠軍。馬拉多納帶領那不勒斯在1986-1987賽季贏得了他們的第一個意甲冠軍。瘋狂的那不勒斯人爲尤文圖斯和米蘭舉行了模擬葬禮,焚燒了他們的棺材,他們的死亡通告上寫着:“1987年5月,另一個意大利被打敗了”。

1989-1990賽季,馬拉多納帶隊贏得了球隊第二次聯賽冠軍,另外還有兩次聯賽亞軍和1989年的聯盟杯冠軍。

對很多人來說,馬拉多納是一個傳奇。但對於那不勒斯城來說,他是神。1984年,馬拉多納要求那不勒斯爲一個患病小孩組織一場慈善賽,那不勒斯不同意。馬拉多納自己組織了一場,比賽地點就在小孩家附近的球場。爲表明是非正式比賽,馬拉多納讓比賽雙方12人對12人。恰逢天雨,場地泥濘,迭戈一樣表演得很投入。4000人目睹了這次演出。

今晨,當馬拉多納去世的消息傳到意大利時,當地記者在那不勒斯描寫的情景是:

這裏的情況非常超現實,尤其是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的中心。當地居民都戴着口罩,哭泣着,互相擁抱着。汽車停在街道中間,男人們在抽菸。

一切都很平靜,每個人都在哀悼。

對那不勒斯來說,這是第零天,第零年,這是過去20年來這座城市生活中最糟糕的一天。它失去了它最喜愛的兒子——足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

走在這座城市的街道上,就好像是一部悲情電影的主角:酒吧甚至爲街上的人提供咖啡。

2017年,我在羅馬,目睹了羅馬“市委書記”托蒂的退役,聲勢之浩大,讓人側目,當地的報紙當天全部出了增刊,厚厚的報紙、雜誌,全都免費送給現場的球迷,而當托蒂替補出場的時候,一位從中國不遠萬里來到現場的中國球迷失聲痛哭……

狼王一生一城,也僅僅爲羅馬贏得一座聯賽冠軍獎盃,而馬拉多納當年前往比羅馬資源更差的那不勒斯,掀翻荷蘭三劍客領銜的AC米蘭,掀翻德國三架馬車領銜的國際米蘭,掀翻意甲長青樹尤文圖斯,這個成就和他的世界盃神蹟一樣。

前無古人,也將後無來者。

四  馬拉多納的1986,也剛好是中國人在彩色電視機上看到的世界盃。

自然而然,馬拉多納和他的阿根廷,成爲很多中國球迷的初戀。而自馬拉多納以後,阿根廷國家隊基本以悲劇收場。

2002年世界盃,阿根廷小組賽折戟,巴蒂痛哭失聲的場面,也成爲永恆的經典。

而那首悲情的《Don’t cry for me,Agentina》幾乎成爲了阿根廷國家隊出局以後的標配。

自馬拉多納以後,一代代的阿根廷球星粉墨登場,但凡有點名氣的中場球星,但被冠以“馬拉多納接班人”的稱號,但這個枷鎖實在太沉重,沒有人背得起。

即使梅西也不能,畢竟梅西是梅西,馬拉多納是馬拉多納。

因爲時間只有一個馬拉多納,他和他的阿根廷隊,他和他的那不勒斯隊就如同用永恆的文學,永恆的音樂,永恆的舞蹈,永恆的雕塑,留在了人們記憶的最深處。

今天以後,Cry for dieg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