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貫徹落實好中央、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南昌市南昌縣上下聯動、奮力攻堅,全面完成了農村集體資產清產覈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確認和村級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等任務,集體經濟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被不斷激發。近日,記者瞭解到,去年全縣集體經濟收入達7974.4萬元,村均收入近30萬,全面消除了集體經濟“空殼村”。

南昌縣位於江西省中部偏北,三面環抱南昌市主城區,下轄7個鄉、9個鎮、1個管委會、2個管理處,1個街道辦事處,全縣國土總面積17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5.83萬人,264個行政村(含1個村改居),推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前,普遍存在着集體資產閒置、產權歸屬不清、效益低、羣衆意見大等問題。

南昌縣通過制定《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實施方案》,明確清產覈資、成員確認、資產量化、收益分配、健全組織的改革路徑,根據“一年試點、一年鋪開、一年驗收”的三年推進步驟,建立了“開展培訓、組建隊伍、制定方案、鄉鎮覈准、具體實施、結果公示、縣鄉備案、檔案整理”具體操作八步工作法。

2015年,蓮塘鎮斗門村先行先試;2018年蓮塘鎮、銀三角管委會,其他鄉鎮各1個村共34個村試點整體推進;2019年,改革工作全面鋪開。

據介紹,目前南昌縣共完成2590個(鄉鎮級15個、村級264個、組級2311個)集體經濟組織資產的清查覈實,覈實集體資產38.85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產6.66億元; 覈實集體土地總面積132.63萬畝,其中農用地119.74萬畝、建設用地11.41萬畝,未利用地1.49萬畝,共完成264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合作制改革,量化集體資產近3.89億元,2018年以來累計分紅503.71萬元,農民充分享受發展紅利。

銀湖管理處塔田村2018年、2019年每股分紅分別爲1000元、2500元。藉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契機,該縣通過盤活資源“挖潛力”、變“閒產”爲“資產”,引導各村採取組織直接經營或者發包、租賃、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盤活村集體現有的土地、水面、閒置房屋等資源,使資源發揮最大效能。

幽蘭鎮羅舍村利用廢棄的30餘畝磚瓦廠地,興建10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實現發包年收入8.4萬元。

此外,根據不同資源稟賦,該縣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選準產業項目,發展特色產業,不斷提升村集體經濟的自我“造血”能力。東新鄉大洲村依託緊鄰新洪城大市場、倉儲物流需求旺盛的區位優勢,將安置房二樓改造爲倉庫對外出租,吸引了一批物流企業入駐,年租金收益可達180餘萬元。

改革激發了集體經濟發展活力,全縣集體經濟更上一層樓,據統計,改革全面鋪開後,2019年該縣集體經營性收入較全省平均水平高7個多百分點。(王健攝影)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王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