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环球时报转述日媒《日经亚洲评论》的文章称,“在全球165个国家,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使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黯然失色”。文章介绍,尽管美国在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的建设方面最早起步,但是中国如今已经后来居上。

目前,北斗在轨卫星的技术更加先进、精度更高、响应时间更短,提供的服务也更多。根据美国卫星信号接收公司Trimble导航公司的数据显示,在世界上195个主要国家当中,北斗卫星在165个国家的信号、观测的频率比全球定位系统更高。

全球导航定位系统,英文缩写“GPS”,是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设想。这个设想是基于核战争条件下如何精确定位己方部队,并为导弹、飞机、军舰、坦克等快速移动的武器装备提供坐标和导航信息,以确保上述武器能够以最大效率进行作战。

在核打击过后,如何确保部队能够凭借导航系统准确进行集结和反击,同时还能够通过导航定位系统对敌方坐标实施快速反击。基于这一需求,美国人投资立项代号为“子午仪”的卫星导航系统,这一系统发展到今天就是我们常说的GPS全球导航定位系统。

目前全球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而最好的主要有两个:美国的GPS和中国的BDS(北斗的拼音缩写)。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存在年久失修、在轨卫星严重不足等问题,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在轨卫星数目不足、性能不稳定,目前也是“半死不活”的境地。

我国目前使用的北斗导航系统是第三代北斗卫星,在导航精度和数据处理方面已超过美国的GPS系统,与新一代的GPS导航卫星相比也不遑多让。北斗导航系统的一个“独门绝技”,是它不但可以精确导航定位,还能够双向发送和接收短信息,这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得到充分运用。

可以预见,在未来20~50年时间里,全球导航领域基本是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其他国家虽然也在进步,但与中美两国的差距将越拉越大。但中美两国在发展上却有极大的不同,美国发展GPS系统,主要是出于军事作战的考虑,而民用导航定位只是辅助功能,中国发展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则一开始就考虑到军用和民用的意义。

虽然中美两国目前的导航系统都向全世界开放,但中国并没有像美国那样附加各种各样的政治条件,其他国家使用时风险也更少,不必担心被华盛顿在关键时刻捅刀子。

日本媒体报道称,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座人口480万的熙熙攘攘的城市,在线食品配送公司Deliver Addis的人气飙升,原因是该公司使用的手机App能够将食物非常精准地送到顾客的所在地,这种精准性背后的秘密是北斗卫星导航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廉价普及,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伴随这中国手机和各种中国的手机APP系统开始走向世界,而埃塞俄比亚首都的食品配送工作,仅仅是中国庞大而先进的产业体系中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

当西方列强踏上非洲的土地时,他们来到这里杀戮、抢劫,他们运走黄金、白银、矿石、资源,甚至把黑人作为奴隶贩运到美洲进行劳动压榨。而当中国人登上这块土地时,我们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北斗导航系统,我们正在非洲进行建设,促进了黑非洲的发展进步。

这是北斗导航系统能超越GPS的最大的动力,也是中国魅力的最大体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