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号,《你好生活2》的最新一期播出。不同于其他综艺节目,此次出场的嘉宾是撒贝宁,尼格买提,康辉,李梓萌等主持界“巨星”。

录制期间,一行人围坐帐篷下,让康辉玩“你画我猜”的游戏,考验他和对面搭档李梓萌之间的默契。

不料这一试,就试出了康辉的工作狂本质。

李梓萌说:“我们必须审片子。”

带着噪音耳机的康辉看着她的口型揣测,最后也跟读出了原句。

撒贝宁说:“基本上这个审字出来,他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你们太熟这个事儿。”

后来,李梓萌决定说一个和工作无关的句子:“我给你做三杯鸡吃。”

康辉迟疑了一下,最后又说出“审片子”。

撒贝宁乐不可支:“康辉同志要不评为本年度优秀员工,我们都不干,满脑子审片子。”

以上的场景比较逗趣,但是观众看着看着不难发现:同样是综艺节目,《你好生活》的接地气程度很难超越《向往的生活》。

比如央视主持人们玩的这场“猜字”游戏,谈不上特别创意有趣,更多的感觉是优等生们抽空参加了一场课外活动。

而在《向往的生活》,主持人何老师和黄磊能够以朋友的身份和众嘉宾相处。他们嬉笑打闹,一会儿下田捉鱼,一会儿炉边做饭,气氛自由自在。

《你好生活》就不一样了,主要原因是节目原驻嘉宾都是个顶个的精英,无论怎么互动,都要坚守主持人的身份底线。

他们也没有办法,或者说是不被允许开一些接地气的,随心所欲的玩笑话。

翻看《你好生活》的创作团队,尼格买提的“制作人”身份赫然映入眼帘。制作这档节目,算是他从主持人跨界转型制作人的一种证明。出乎意料的是,主持人和制片人看似有共性,工作内容却截然不同。对尼格买提来说,掌控这档节目的走向并非易事。

首先,节目的理念和内容就有出入。《你好生活》倡导的是“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好好生活。”只有这三分之一使用好了,才能让剩下的部分充满前进动力。

作为制片兼主持人,尼格买提有责任倾听节目中的嘉宾心声,走入他们的内心让节目精神升华。然而片子一开播,Bug就源源不断。

刚开始,董力和孙艺洲加盟的时候场面陷入尴尬。因为节目组给他们的定位是尼格买提“在不同领域的朋友”。

到了采访环节,尼格买提又坦白说“希望在节目中与两位从陌生人到相熟到真正成为朋友。”

这也就意味着,尼格买提和两位嘉宾的关系并不相熟,甚至都没碰过面,怎么能节目一开始就定位成朋友?

录制过程中,尼格买提也犯了不少“职业病”。

比如他常常一个人面对摄像机说话,不断输出自己作为主持人的话术,还会纠正嘉宾的发音展示多么专业,其余时间,顺带普及一把历史文化知识。

既然尼格买提在节目中明确自己的主持人身份,所以他更容易和嘉宾发展成访谈关系,而非亲密的朋友关系。

说好了是综艺节目,路线为什么越走越偏?

节目开播前,尼格买提表示希望每个观众都能从节目里看到自己,发现美好生活。

事实是每个观众很难在节目里看到自己,他们能看到的只有尼格买提。

如果将节目从头到尾看过,还会发现一个频频出现的问题:屏幕上的画外音和导语太多了,观众感受不到《你好生活》究竟好在哪。

比如画面中出现美好的山河风景时,画面中的导语却是“生活就像弹力球,每一处被打痛的地方都有迹可循。”

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除此之外,《你好生活》中还缺乏紧密相连的逻辑,常常把零碎的片段拼凑在一起。

节目上虽然有看星星,骑马,登山,打拳击等丰富运动,当画面一转,想告诉观众们他们的关系有多亲密,生活如何舒服,反而有些刻意,达不到沉浸式体验的效果。

换句话说,节目所体现的美好生活理念是尼格买提发自内心的表达。但这种表达更多是作为文字的形式强行体现,作为综艺节目是不合格的。

到了《你好生活2》的时候,这种情况已有好转。

至少尼格买提,撒贝宁,康辉,李梓萌都是“央视天团”的成员,他们之间有默契,有理性也有温情,能真正为观众分享独特的生活哲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