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

  作者:聶錦芳(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2020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誕辰200週年紀念日。恩格斯的名字是與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由於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世界範圍內原本策劃好的很多相關的生平展覽、學術會議及其他活動不得不縮小規模甚至被取消。但是,面對全球化時代更爲複雜的困境和難題,我們是多麼需要向這位畢生致力於資本批判和對人的解放之路進行探究的“當代社會主義最傑出的代表”(馬克思語)請教,他是一位多麼值得我們深刻銘記和隆重紀念的偉人!

  恩格斯1820年出生於普魯士著名的工業城市巴門(現德國伍珀塔爾市),中學尚未畢業就去父親所在的公司見習,後來又被派往不來梅學習做生意,還作爲志願兵在柏林服役。恩格斯最重要的經歷是在英國曼徹斯特長達20餘年的經商活動,和生命歷程中的最後25年定居倫敦從事理論著述和工人運動,直至1895年去世。在75年的生命歷程中,恩格斯在每一座“生活驛站”都傾注了極大的心力,細緻地觀察社會的具體狀況,切身體驗和感受時代的“疾苦和病症”。“資本”超越封建時代的專制統治方式而成爲“塑造”世界最重要的力量,本來意味着人類文明的進步。然而,它卻在19世紀造就了占人類羣體大多數的無產者階層,使“工人階級處境悲慘”“文明社會越來越分裂”。

  資本批判的複雜性在於,不僅要釐清其形成的歷史過程和現實機制,更需要從理論上勾畫和建構起資本作爲一種獨特的社會力量“布展”的邏輯及其“抽象—具體”體系。這是最爲艱難的思想創造,也正因如此,《資本論》的寫作成爲馬克思畢生最重要的工作。遺憾的是,儘管完成了《資本論》大部分初稿,並於1867年出版了第一卷,但直到1883年去世,馬克思也沒有完成第二、三卷的定稿工作,這也就意味着他對資本邏輯和體系結構的揭示並未完整地呈現出來,而這一工作是由恩格斯來完成的。恩格斯以畢生無私的付出,資助馬克思的生活,配合和協助馬克思的工作,晚年又以近乎雙目失明的代價整理亡友的手稿。誠如列寧所說:“他們的關係超過了古人關於人類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

  資本批判並不是純粹的理論建構,更需要將其轉化爲變革資本社會的實踐。但超越資本並非輕而易舉,相反,它充滿艱難和坎坷。爲此,恩格斯特別重視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方式和途徑問題。他與馬克思超越一般人道主義和自由主義的深刻之處在於,基於對無產階級改變自身命運、變革資本社會歷史經驗的總結,認爲這種人的解放不是生命個體的短期行爲,而是一場漫長的社會運動。在這一過程中,理論與實踐之間、目標與手段之間、總體與局部之間、長遠與短期之間並不是直接對應的,而是犬牙交錯,充滿了矛盾,致使革命之路遠不平坦。爲此,恩格斯晚年特別注意到,“在抽象的意義上是正確的”理論,如果直接引入實踐之中,“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無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因而他強調無產階級自身素質的提高和革命策略的調整。

  恩格斯去世後,資本主義在20世紀發生了很多變化。諸如過去單純的私人佔有出現了社會化趨勢,分配方式上普遍實行社會保障制度,提高中下層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縮小貧富差距。怎麼看待這些“積極”的變化與恩格斯所進行的資本批判之間的關係呢?在某種意義上,這些狀況可以看作是恩格斯的理論批判和實踐活動所產生的深遠的後續效應。假如沒有他對資本歷史發展軌跡或運行邏輯的揭示、對資本社會化擴大的趨勢的預見,人類的發展就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擺脫自發狀態,通過多方面的舉措和手段對資本進行調控和規範。而20世紀後期以來“消費社會”“數字資本主義”的來臨,不過是資本所帶動的“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趨勢的最新體現。在此意義上,恩格斯的資本批判在當代依然是不可超越的。

  而在實踐層面,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經歷了20世紀的發展和波折之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異軍突起,展示了勃勃生機和長遠的發展前景,不僅解決了中華民族長期貧困和落後的問題,實現了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且更以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注繼承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關於“自由人的聯合體”的思想和意旨,顯現出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將對世界文明產生的巨大影響。

  1883年馬克思去世之後,恩格斯發表了著名的“墓前講話”,以“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作結。如今,在紀念恩格斯誕辰200週年之際,我們也將這句話用在恩格斯身上,因爲他與馬克思是緊密關聯在一起的,他當之無愧!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27日02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