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小雪节气,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提起二十四节气,很多人都是统称。其实这里面分12个节,12个气。它们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二十四节气,最初是古人表示自然节律变化和“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十二月建,就是对应十二地支,比如“正月建寅(夏历的正月称为寅月,就是从“寅”开始按照顺序三十二个月)”。而十二月建的基础,是古人观察北斗七星所指的方位进行划分。如下图。

北斗示意图

分四时定月份的,称为“节”,共12个;另外12个是气,指得的就气候、物候的变化。就是说某个“节”在的月份,是固定的,如立冬十月节,就是说立冬的节气,大部分天数都在农历十月。12个节和12个气是交替出现的,每个月只能有一个节,一个气。挨着的节气相隔十五天,每两个节气相距约30天。但由于农历小月29天,大概每隔34个月,必然出现两个月内,有节无气的现象,为了避免节气与四时混乱,因此遇到有节无气的月份,就是农历的闰月。这也是所谓的“九年十一润”的由来。

小雪节气

按照二十四节气的分布,立冬为十月节,小雪为十月气。顾名思义,小雪表示“雪小而未大”,反映到气候上是“气候寒未深”。值此节气,我们就说说与“雪”有关的文化。雪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神仙文化里雪神是谁?他的名字为何与雪花的形状有关。在古代文化里,认为一切天气现象皆与阴阳二气相关。雪的形成也有相关说法。

小雪

在汉朝王充的《论衡》里,认为雪与“云雾”有关,而且认为雪不是从天降下的: 云雾,雨之徵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在《大戴礼》中说得更清楚“天地积阴,寒则为雪”。我们知道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天为阳,地为阴。就是说天地之间,阴冷的空气偏多,遇到降温寒冷,就可能形成雪。在《曾子》一书中,就说“阴气胜则凝为雪”。

雪景

在现代气象学中,雪的形成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许多小冰晶,结合后的产物。因此雪的形成必须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大气中有充分的水汽,二是冰晶核。必须是充足的水汽遇冷,依托冰晶核而凝结,才能形成雪。而如果雪花落到地上,还必须保证空气中的冷空气强烈。由此来看,按照古代的“阴阳二气”的理论,也是完全正确地解释了雪的形成。

雪花

雪神,被称为“滕六”见于许多古籍,如《幼学琼林》载“雪神乃是滕六”。关于雪神的来历,滕是他的姓,六是名,也代表雪花的形状,如《韩诗外传》曰: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关于雪花为何一般是“六瓣”,这和上面提到的“小冰晶”有关。冰晶本身属于六方晶体,因为雪的形成必须有“冰晶核(后续冰晶可依附)”,冰晶核的基础是冰胚。据研究发现,这个冰胚是5个水分子组成的四面体,一个在中心,四个在四面体顶角上。这样许多冰胚结合在一起,就发展成六角形的冰晶核。所以我们看到的雪花会形成六棱体状和六角形薄片状。

雪花形状

关于雪神姓滕,传说中指的是“滕文公”(《孟子》一书中的那个滕文公)。他是滕国的国君,位置在齐国和楚国之间(今山东枣庄滕州市周围)。他被认定为雪神,源头来自于《孟子外书》,书中记载他死后,在安葬他的那天,突然下起了大雪,导致无法下葬滕文公。当时的贤人惠子就说“这是滕文公想要再见一见群臣和百姓,想要安抚社稷”。于是停放了三天,才进行下葬。后世以此认定他是雪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