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刺绣历史悠久,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先辈文化的一种形式,是彝族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开远市西山上的彝族村庄里,有一对彝族堂姐妹老人,因做得一手精美的刺绣而闻名乡里。妹妹李美仙,今年63岁,家住白打村,十三岁便开始学刺绣。姐姐李慧珍,今年75岁,家住三台铺德果村,20多岁开始学刺绣,比妹妹稍晚一点。

彝家有句话说:“不长树的山不算山,不会绣花的女子不算彝家女”。李慧珍、李美仙两姐妹学习刺绣,从简单的花边、单一的绣片开始学起,慢慢学习绣制手帕、鞋垫,再到头巾、围腰,一直学到绣制节日盛装、婚嫁礼服。凭着简单的绣花针和灵巧的双手,将自己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一针一线地绣进绚丽多彩、姿态万千的图案里,织出一个个梦幻般的世界。李家两姐妹的绣品,技法精湛,刺绣技艺精细,名扬乡里乡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两位老人家里,笔者一行欣赏到了她们两姐妹珍藏的绣品服饰。服饰主要由包头、喜鹊帽、围腰、背篼、绣花鞋、鞋垫及手帕等组成,绣有鲜艳逼真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饰以金银铜铁,活泼灵动。色彩主要以青蓝色为主,衬以红、黄、绿、白、黑等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斑斓,令人赞叹。

两位老人告诉笔者一行,她们所绣出的一双鞋子,市场售价600元左右,一个围腰可达上千元,经常有买家闻名来买,但需提前预订,因绣品做工精细,一件服饰做好需长达半年左右的时间。据了解,两姐妹的绣品,开远灵泉文化站和南正街社区、非遗办都有收藏。

两位性格开朗、热爱生活的彝家老人,用大地做绣片,用彩虹做丝线,用山川做图案,把所有的希望和期盼都融在了指尖、倾注于绣品,这些绽放在指间的花朵,能不美吗?这种美,充分展示了开远彝族的精神风貌,成为彝族文化中最耀眼亮丽的部分。

独特的彝族刺绣不仅仅是彝族人民独特的印记,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遗憾的是,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且刺绣技术难度大,习艺、制作周期长,成本高,价格相对便宜的电脑机绣产品更得普通消费者青睐,导致学习传统刺绣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彝族刺绣这种传统手艺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有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之险。

真心希望这种精美的中华民族传统手艺能够永远传承下去。

策划||阿细先基团队

责任编辑||纳吉兹莫

来源||人文红河

点击[原文阅读]让精彩继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