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金生

英宗被俘後,身邊只有太監喜寧和校尉袁彬。喜寧不久叛變,袁彬則一直忠心耿耿。袁彬父親本是建文朝的錦衣衛校尉,後來他代替了父親的職位。正統十四年,袁彬跟隨明英宗出征,結果被一同俘虜。根據他在《北征事蹟》中描述,袁彬被俘後,在十六日這天於雷家站的一處高崗上,見到了坐在地上的英宗朱祁鎮,當時英宗被瓦剌兵圍着,袁彬趕緊叩頭大哭,說自己是“校尉”,但英宗不讓袁彬自稱是校尉,只能說是“原在家跟隨的指揮”。又問袁彬會不會寫字,袁彬表示會寫後,明英宗“就令在左右隨侍答應”。到了瓦剌,袁彬就成了英宗的“代言人”,凡與瓦剌交涉等事宜,全都由袁彬出面。不僅如此,他還要在衣食住行上照顧英宗。每逢隨軍到車馬不能行的泥濘地,是袁彬揹着朱祁鎮前行;朱祁鎮遙望星空長吁短嘆時,袁彬也時時寬慰。剛被帶到瓦剌大營時,正值農曆十一月,北方的草原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十七日,也先宰馬設筵,安排英宗住在蘇武廟附近。當時,袁彬就住在了英宗的帳篷旁,到了半夜凍得“席地而寢”的明英宗睡不着,讓袁彬“伏臥內以兩脅溫上足”,靠袁彬用體溫暖腳才勉強入睡。

今大同古城北城牆及西北角乾樓,始建於洪武五年(1372)

袁彬對英宗的悉心照顧,使得身陷敵營的明英宗對袁彬產生了依賴。有一次袁彬受了風寒難以治癒,明英宗十分擔憂,最後想出一個辦法,“以身壓其背,汗浹而愈”。一次喜寧設計陷害袁彬,他向也先進讒言,說動了也先,令人將袁彬給綁到了野外的蘆葦地裏,準備處決。不料被忠勇伯蔣信發現,蔣信立即密令手下人嚮明英宗通報。明英宗聞訊後火速趕往野外蘆葦地,不顧昔日皇帝的尊嚴,向也先不斷地乞求,最終救下袁彬。

與袁彬一樣,英宗被俘期間,忠心保護他的還有一個叫哈銘的人,哈銘,本爲回回,《明史》誤作蒙古人。他曾於正統十三、十四年兩次出使瓦剌。由於其語言上的天分,進而能夠取代喜寧而充任朱祁鎮與也先之間的翻譯。“土木堡之變”前,哈銘作爲通事(翻譯官)出使邊外,後來被也先扣留了下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