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在平塘县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北环社区,搬迁群众金家木领到了属于他家的“红本本”——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证。在当天举行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颁证仪式上,北环社区11户搬迁户在全县率先领到了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证。这标志着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正式进入登记发证阶段。

平塘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颁证仪式现场

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办理不动产证,就是要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让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提高搬迁群众的归属感,这是全面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要一环。

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证让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

2019年3月,建档立卡户金家木一家从平塘县金盆街道双江村往寨组的破旧老房里,搬进了县城安置点北环社区,住进了一套三居室的新房,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从今天开始,我们办好一批颁发一批,希望大家积极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做好登记工作,尽快领到属于你们自己的安置住房不动产证,让大家安心居住、开心就业、欢心生活。”在颁证现场,工作人员耐心地向社区移民群众作宣传动员。

金家木领到了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证

今年10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自启动后,黔南州建立“州负总责、县(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成立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履行主体责任,相应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确保按省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出台了《关于印发<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压实自然资源、移民、住建、税务等部门、项目业主单位及各乡镇(街道)工作责任,推动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建立不动产登记联席会议制度和一周一调度制度,将调度情况向州直有关单位、各县(市)通报,对工作推进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进行研究,确保不动产登记工作顺利推进;各部门对照工作职责,推动信息共享,进一步简化优化工作流程,推行免税证明批量办理,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不动产交易、征税、登记“一窗办”服务,最大限度加快登记颁证进度。

“十三五”期间,黔南州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08个,建成住房6.19万套,搬迁安置5.74万户24.73万人,贫困人口4.67万户19.99万人。截至11月25日,全州91个安置点已完成土地权籍调查,占任务的84.25%,完成房屋测绘60085套,占任务的97%;30个安置点项目完成房地首次登记,房屋登记14276套(户),预计本月底完成土地权籍调查和住房测绘,确保12月底完成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60%以上目标。

审核编辑:邹骐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