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三十而立,但對於孫權來說卻是

“十五而立”,

孫權9歲喪父,18歲喪兄,然後由孫權提槍上陣,開始執掌整個江東。

《建康實錄》:後堅薨,夫人家於舒,撫育孤幼,嚴於母訓。

孫權乃是由他母親一手帶大成長起來,但這並不影響他的發展,9歲喪父之後,親自前往荊州要回了父親孫堅的遺體。當時,連劉表都被震撼到了。

18歲的孫權,完全得益於哥哥孫策,孫權幾乎上爲孫權一統了江東六郡,不過在孫策死後,江東內部還是有很多勢力不服孫權。

廬江李術、孫輔聯曹、孫暠

也想奪取孫權的權利、而且豫章、會稽數萬人也想趁機反叛。在這個緊急時刻怎麼辦呢?雖然當時孫權只有19歲,但是他卻啓用了,張昭,周瑜、程普等孫氏舊部,然後統領他們掃平隱患。

《吳書》:及昭輔權,綏撫百姓,諸侯賓旅寄寓之士,得用自安。權每出征,留昭鎮守,領幕府事。

孫權,當時雖然不滿20,但是他卻親自帶兵作戰。而且,先滅李術,然後並山越,逐漸穩定內部各個勢力,試想一下,孫權當時才20歲,便能做到如此成績。這比起後來劉備入川,想要穩定內部各個勢力,還要迎娶一個寡婦吳氏,孫權要爺們得多。

公元208年,孫權聽取周瑜的意見,與劉備聯盟,並且讓周瑜統帥精銳水師在赤壁與曹操交戰,最終以孫、劉聯軍的勝利而告終。經過此戰之後,也讓曹操進一步認識了孫權。因爲,在此前曹操一直以爲孫權只是一個黃毛小子,在曹操眼裏他與劉琮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當年曹操率領大軍南下,起先打慫劉備,之後直接逼降劉琮。說到這個劉琮,曹操當年直接罵他是豬,坐擁荊州8個大郡,擁兵10多萬,竟然選擇投降。在《三國志/吳書》之中有記載,

“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此話乃是曹操在赤壁喫了敗仗的感嘆。換句話來說就是,孫權確實是一個人才,而劉琮就是豬狗。

在打了赤壁勝仗之後,孫權把戰略眼光放到了荊州上面,孫權想的是佔據“佔據長江中下游地區,包括全佔荊州九郡”,如此一來,孫權便可以自成

“一個水上之國”

,這與東吳水軍相依存,可以發揮出最大的效益。而後再徐圖天下,有了這個戰略思想之後,在公元219年時,孫權便找到關羽的弱點,先驕其心,而後奇襲劉備所佔領的荊州3郡,由於準備充分,戰略得當,孫權一下子便佔據荊州。

公元229年,也就是在諸葛亮北伐的第二年,孫權在武昌稱帝,意在整個天下。不過,在孫權稱帝之後他並無多大作爲,甚至國土面積也沒有擴充一分。統觀孫權,在公元208年正式立業,到公元252年去世,一共將近44年,那麼,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裏,爲什麼孫權一直沒有任何作爲呢?

道理很簡單,孫權其實是非常忌憚5員大將的,有了他們的存在孫權做起事情來就要大打折扣。甚至有些時候,根本就不敢行動。作爲孫吳的掌門人,孫權他都忌憚哪些大將呢?

嚴格意義上來講,孫權這輩子真正忌憚的大將只有5位,2人在蜀漢,3人在曹魏,關羽落榜!

說到孫權所忌憚的大將,恐怕很多小夥伴都聯想到了關羽。那麼事情上呢?孫權是真的怕關羽嗎?答案其實是否定的,關羽根本就不是孫權真正忌憚的大將!爲什麼如此說呢?道理也很簡單,當年在襄樊之戰失利之後,關羽是曾經落到了孫權之手,當時孫權便直接斬了關羽。

孫權爲什麼要斬了關羽呢?很簡單,他是想全據荊州,除此之外,也是表明他孫權是不畏懼劉備的。而對於關羽就更加不用多說了,因爲關羽此前一直鎮守荊州,其實孫權已經是對關羽非常熟悉。

而且,關羽在荊州所訓練的水軍,想要與孫吳的水軍相比,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當然,這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孫權之所以忌憚關羽,那是因爲,孫權一直在關羽面前扮演的是

“順受者”

,什麼意思呢?一直被關羽壓着,當年關羽單刀赴會,其實孫權就已經看出,關羽此人太過孤傲,終究也只是一夫之勇。

單刀赴會之時,關羽只帶了一個隨從,如此便可以清晰明瞭的看出,關羽這個人是的確是目中無人的。對於孫權,關羽他是不會採取緩和的態度,更加不會去跟孫權說什麼恭維的話。這都沒什麼關係,在襄樊之戰暴發後,孫權就決定要和曹操聯手,首先除掉關羽,解決荊州水軍。如此,孫權便可以全據長江中下游。這樣便有了和曹操,劉備爭雄的資本。此時,孫權佔據一分天下,擁有100萬人口,而且其水產,礦產也屬東吳較多。

因此,在孫權眼中,關羽只是一夫之勇。太過驕傲,只會落單,因而,孫權一生是不畏懼關羽的。特別是有了甘寧之後,孫權更是不把關羽放在心中。

《三國志》:寧時有三百兵,乃曰:“可復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對之,保羽聞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

,甘寧可是東吳有名的猛將之一,當時他僅僅用了1000人便讓關羽,知難而退。具體史料可以參照《關羽瀨》。

當時,孫權決定與關羽鬧翻之後,便故意差人向關羽提親,其目的就是引出矛盾。好給日後襲取荊州製造,“導火索”,而最終,關羽爲呂蒙所敗。因此,綜合來看,關羽絕對不是孫權心中真正忌憚的大將。

在孫權心中,真正忌憚的大將卻是關羽的同事,也就是文中孫權所忌憚蜀漢的2員大將。他們是誰呢?

孫權忌憚的蜀漢兩員大將

第一位,乃是趙雲。

爲什麼說孫權內心是害怕趙雲的呢?非常簡單,當年周瑜所施“美人計”,本來料想的是打算用美人計,讓劉備意志消沉。爲了繼續與孫權聯盟,明知道是計謀劉備也不得不前往東吳,不過劉備趕赴東吳之時,便帶上了趙雲。

在來到東吳之後,周瑜便實施“美人計”,當然其中很多場面都是帶有血光的,只不過劉備身邊有趙雲護衛,刺客基本上都近不上劉備的身。

後來,劉備不但迎娶了孫尚香,而且還把孫尚香給帶回了公安。當時,周瑜爲了擒殺劉備,直接是派了軍隊圍剿。由於趙雲護衛,加之孫尚香也不情願,最終導致周瑜的計策失敗。這就是三國曆史上,著名的“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當時,劉備帶趙雲的主要目的就是護衛自己的安全。而趙雲,武藝出羣,剛正不阿,爲人正真。這讓孫吳,根本無法對劉備下死手。

其實,像趙雲這樣,一個四處爲民,一生尋找“仁政之君”的大將,我想除了孫權,就連曹操都忌憚他。

第二位,也是關羽的同事,只不過關羽可能與他並沒有見過面。他就是西涼大將馬超

,馬超的聲名不用多說,當年打得曹操割鬍子,丟衣服的。他的能力,如何、武力有恐怕,不用多說。相信整個東吳,都無法找出一個可以和馬超打成平手的將才。

況且,馬超這個人與趙雲相比較起來,他的

狠性,不顧局面,暴發力

,甚至是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

魄力

,都讓人害怕。馬超當年爲了對抗曹操,他不顧家小,甚至是老父的生命、財產安全。在外面四處拉人,組團,甚至是認義父韓遂爲代價,其目的就是爲了達到打敗曹操的目的。

試問像這樣一位,身兼,智謀、武力出衆、不擇手段的西涼悍將,他孫權又豈可不忌憚?

接下來,就來看看孫權所忌憚的曹魏三大猛將。

第一位,乃是曹魏名將曹仁。

說到曹仁,並不讓人感到陌生,當年曹仁領軍與東吳大都督周瑜交戰,在此期間依靠其個人之勇,把被東吳大軍圍困的部將牛金,給救了回來。當時曹操剛剛喫了赤壁之敗,在其聽聞曹仁之勇後,曹操都誇讚曹仁厲害。

《三國志》:仁徑渡溝直前,衝入賊圍,金等乃得解。太祖益壯之,轉封安平亭侯。

這就是曹仁,除了與周瑜交手之外,曹仁還參與了對抗馬超之戰。

在潼關之戰時,曹仁被拜爲“安西將軍”,曹仁在渭南把馬超的軍隊擊破。衆所周知,馬超所率領的皆是西涼兵馬,他們驍勇善戰,而曹仁竟然可以將他們擊破,我想無論是武力,還是智謀,曹仁都可以堪當大將。

後來,曹仁屯駐樊城領假節權限,之後曹仁一直是獨當一方的大將,同樣的,曹仁也成爲了孫權的“眼中釘”。

第二位,乃是張郃。

能力出從,又非常低調的大將,他就是曹魏名將張郃。張郃乃是由曹操親手帶起來的猛將,他的遠見卓識,要在曹仁之上。公元220年在曹丕稱帝之後,便請張郃出師親自討伐孫權。當時,張郃與曹真、夏侯尚等合兵,攻打孫吳的江陵,當時張郃是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三國志》: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

當時張郃是直接率軍渡過了長江,並且奪了東吳上百里的堡壘、包括軍用物資、糧草等。張郃的實力不用多說,而且張郃在後來也成功阻止諸葛亮北伐,在街亭一戰之中,打敗馬謖,迫使諸葛亮退軍。

如果不是戰略原因,張郃當年可能會一直打下去。孫權,面對這樣一號人物,他難道不害怕嗎?當時的陸遜,在張郃眼中,恐怕也是非常的稚嫩的。

第三位,乃是張遼。

說到曹魏名將張遼,和孫權的相識一戰,

“合肥之戰”

,相信對於三國愛好者來說,已經是人盡皆知。當時,孫權是率領了10萬大軍攻取合肥,不過呢?最終卻是損兵折將,非常狼狽的逃回東吳境內。

爲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就是遇到了張遼,當時鎮守合肥城的也就只有三位大將,張遼,李典,樂進。而且,他們的兵力只有7000。本來,從兵力上看的話,孫權是佔盡了優勢。但是,讓孫權沒有想到的是,張遼率先發起進攻,而且是在吳軍剛剛紮下營帳,在半夜大概5、6點時,張遼帶領800勇士,直接是殺到了孫權的主帥旗下。

若不是士兵拼死保護,孫權當時就有可能被張遼給活捉了。

《魏書》:孫權率十萬衆圍合肥,遼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鋒陷陣,大破之。

張遼當時的戰略,非常的大膽,不過卻起到了非常大的成效。徹底打擊了吳軍的戰鬥氣勢,讓他們剛剛一來,就喫了敗仗,相信有很多人都不想打下去了。

後來,孫權帶兵撤退,張遼再次帶人追殺孫權,差點活捉孫權。幸得,甘寧、淩統拼死保護,孫權才得以撿回一條命。

因此,在孫權心中,恐怕張遼是他最害怕的一個大將。後來,孫權想再次進攻曹魏,但是得知是張遼在鎮守,心裏就犯起滴沽來。手下人對孫權說,

“張遼雖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當的,千萬要謹慎!”

,從孫權的話語之中,便能看出,他這一輩子是不敢再和張遼爭高下了。

可惜孫權,努力一世,最終也只是苟安於江東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