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桃染墨痕

近期,新一届的青联委员名单向大众公布了,在一堆姓名中间,人们忽然看见了两个熟悉的名字——"薇娅、李子柒。"

两个年轻有为的女性,当选为青联委员,这本来是一件顺理成章,而且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网上却炸了锅,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两个人的职业是"网红",一个很难被人公平看待的群体。

优秀的她们

随便翻开评论区,我们只能感受到两个字——"偏见",网友们的评论都指向一个方向:"为什么网红可以登堂入室做青联委员?"

可是网红为什么不行呢?青联委员的评定标准,是能够代表不同民族、行业、信仰的青年工作者,再看薇娅和李子柒,前者是著名的带货主播,一晚上成交额上亿,有自己的店铺,从一个粉丝只有几百人的小主播一点点靠努力成长到今天"行走的种草机",后者现在几乎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签,拍出的生活视频既有烟火气息又有高级审美,吸引了海内外无数观众。

除了自己事业成功之外,这两个人也都热衷于支持慈善事业,薇娅今年光是慈善带货的直播就播了好几百场,有事业、有社会责任感,多么正能量的两个人。

她们如此优秀,却只因一个"网红"的身份便低人一等,凭什么呢?或者说,为什么网红就低人一等呢?这同样是一个合法的职业,和千千万万的职业一样需要凭努力挣钱,也许因为媒体流量的特性,这个职业中存在许多"花瓶",但是某一些人的错误不该由"网红"这个大群体来承受。

人们总是用固有的偏见去衡量一个人,这样的现实让人倍感无奈。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时候,都会带着一些不公正的眼光,但这些在我们自己看来是件小事,对于别人来说,却是一种伤害,最可怕的是,偏见是最不公平的,却又是最公平的,因为所有人都会遭遇偏见。

无端受过

偏见为什么最为伤人?因为"偏见"这个词背后有一个大前提——"对方没有错",最好理解的就是对外貌的偏见。

一个人有着黑皮肤没有问题,他喜欢做网红不做科学家,他喜欢送快递不喜欢坐办公室,都是他的自由,但是人们心中的偏见是一座大山,"不一样"有时候会被视为错误,如果说外貌这个东西毕竟天生,不太好改,所以时常还能在一片偏见中得到一点"宽容"的话,那职业、性格、行为举止这些看上去有的选的东西,就显得罪无可恕了。

近些年有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在选择职业时下意识避开了那些工厂,哪怕是工科专业的学生也宁可专业不对口,农学院的学生进了养殖场、农场,过年回家也说不清自己的职业,因为亲戚一定,辛辛苦苦考上了大学,结果又跑去当工人、种地、养猪,就开始犯嘀咕。

先不说大家对于高校专业的无知,就说大学生为什么不能种地养猪呢?明明工资比其他很多行业还要高出一截,但是说到底因为一个原因,在人们根深蒂固的偏见里,种地养猪这种农民的活,不上档次,或者说不够"高贵体面"。人们总是在想,为什么你不去做科学家,当官,当大老板?

这些职业当然很好,可是总会有人不喜欢,但在偏见的支配下,人们总是觉得,你"应该"喜欢这些职业,如果你没有选择它们,一定不是因为你不喜欢,而是因为你能力不够。

可这世上,本没有那么多理所应当,各人有各人的选择才是正常人的心态。全社会把一方高高捧起,一方重重踩下,并不是好事,这样的价值观只会让很多年轻人不敢去谈梦想,而是屈从与偏见的安排,去选择一个体面,但自己不喜欢也没天赋的工作,埋葬他们本该自由选择的青春。

偏见对于一种方面歧视,自然就会把另一个高看一眼,但是被偏见"高看"的一方,也同样不是什么福气。

比如说科学家这个群体,总被拉出来和明星网红对比,算是在一片偏见之中最被人"高看一等"的职业了,可现实中科学家在舆论中就很自由吗?非也,前两年,袁隆平因为一条看豪车的新闻就被人大骂,身为一个科学家居然这么"不朴素"?但是科学家作为一个高收入群体,还是对国家贡献极大的人,真开一辆豪车也无可厚非吧?

这就是看似被"高看"的群体,既然在偏见中得到了几分言语上的优待,就要更符合"道德楷模"的标准,看似被人捧着,其实对他们的偏见更加深刻。所以我们看到瘦子不敢说自己能吃,坐办公室的人不敢说工作辛苦,科学家、老师、医生不敢开好车、穿好衣服,因为他们也是被"偏见"支配的人。

这才是最让人悲哀的地方,没有人会被公平对待,更遑论"人格尊严",在偏见的支配下,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不过是"工具"。

追根溯源

为什么人会存在偏见?首先是因为人都会有自己喜欢和讨厌的东西,喜欢使人产生"偏爱","偏爱"如果一旦扭曲,就成为"偏见"。

"偏爱"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情绪,看词语组成就知道,他源自于"爱",但是偏爱偏见就在一念之间,"我喜欢梧桐,在我眼里其他的树没有梧桐美丽",这种观点是偏爱,但很多人爱着爱着,就会产生另一种情绪"我喜欢梧桐,我认为其它的树都很丑陋",这是偏见。

偏见意味着你需要去通过贬低另一个,来彰显自己所喜欢事物的高贵,它的错误就在于,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优点,需要贬低另一个东西去体现。就如同科学家一样,难道没有"网红"的衬托,科学家的奉献就不存在了吗?当然不会,只是很多时候,单纯的去赞美,可能还会让人觉得不够"痛快",但当这种赞美凌驾于另一种卑微之上的时候,人们忽然就觉得这赞美更加"值钱"了。

许多没营养的小说就是这种套路,怎么去体现主角的厉害?给他几个废物一样的配角衬托一下,主角可以不好,但配角一定要坏,在全员皆坏人的情况下,这个看上去没什么大问题的主角,自然就受人喜欢了。

说到底,人的内心需要一种"优越感",所以我们乐于用"偏见"去凝视一些我们心里不完美的人与事,可是,我们自己也同样被别人凝视着,这样的行为,结果除了互相伤害,没有任何好处。

怎么消除内心的偏见,其实首先我们要认清一点,我们喜欢或尊敬的任何东西,都是因为这件东西本身值得尊重,而不是因为我们需要用它去体现另一个东西的"坏"。

其次,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的准绳只有两个——"法律和道德",如果一个遭受偏见的人本身没有触犯其中任何一点,那他就不应该遭受歧视,我们所认为的,不一定是绝对的正确。

同理,如果自己遭受了偏见,也可以问问自己,可曾违反"法律和道德"?如果没有,一定要相信一点,遭受偏见,不是自己的错。

消除偏见是一条艰巨而漫长的路,因为人心往往不受控制,但是我们仍然要去为之努力,消除偏见,既是拯救别人,也是拯救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