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中國空軍第一架隱形戰機殲20正式交付使用之後,正式成爲了全球第三款服役的五代隱形戰鬥機,也是除美國F-22A戰機之後的第二款“空優”重型戰鬥機。因爲其獨特的戰術定位,也導致在其從首飛之後就一直被媒體和專家拿去同F-22A隱形戰鬥機進行對比,從飛行性能到航電系統,再到武器系統最後纔到動力系統。在不少人看來,殲20戰機只是對F-22A戰機進行追趕,想要完成超越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路要走。儘管要晚F-22A戰機接近12年服役,但是殲20戰機卻擁有“後來居上”的優勢,這個優勢就是航電系統。

近日,據美國媒體報道稱,因爲考慮到美國六代隱形戰鬥機預計在2030年才正式開始交付使用,正式形成戰鬥機最早也要等到2032年左右,爲了繼續保證美國空軍的絕對空中優勢,因此美國空軍的主力制空戰鬥機F-22A必須要進行升級改進。之所以需要改進,一方面除了F-22A戰機問世十多年後改進幅度較小,擁有一定的升級空間。另一方面還是因爲殲20等後續出現的五代隱形戰機的技術進步超過了美國人的預料,甚至已經在航電系統上實現了反超,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F-22A隱形戰機項目起源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在設計之初洛馬公司的設計局就考慮到了未來的升級和改進計劃,因此在設計F22A的航電系統的時候創造性地採用了模塊化綜合性架構設計,這種開放式的架構採用了大約170萬源代碼。而在該技術正是曝光之後,外界紛紛都認爲該技術屬於跨時代的產品,因爲之前從未有過一款戰機採用了這樣的航電架構設計。但是誰又能夠想到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當初F22A戰機引以爲豪的航電架構設計在如今看來已經有些普通,甚至有些落後。其數據傳輸和處理能力上始終無法同2006年之後的出現的PAVE PACE構架相媲美。

雖然在發動機領域,中國還無法同美國相媲美,甚至連英國和法國都無法比擬,但是在微電子技術和架構設計上卻已經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據瞭解,殲20戰機上採用的國產航電架構在性能上已經可以同PAVE PACE構架相媲美,無論是處理速度還是數據傳輸都比F-22快了8-10倍以上,綜合性能指標非常出色。最關鍵的是,隨着殲20戰機在不斷完善,其航電架構也同樣在不斷升級改進,以滿足同時期的空中作戰需求。除了航電架構以外,傳感器設備和雷達系統等同樣殲20戰機也擁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從引進蘇27SK戰機之後,中國空軍就開始接觸IRST系統,這種在不開啓機載雷達的情況下依靠紅外探測系統對80公里以內的目標進行探測。只要戰機在飛行,那麼機體上出現的紅外特徵信號也將會被IRST系統所探測到,因此即使殲20戰機不使用主動相控陣雷達也能夠成功對F-22A等隱形戰機進行精確探測和定位,而且還是在不暴露自己位置的前提下。這對於隱形戰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提前發現目標也就意味着提前鎖定和攻擊,掌握空戰的主動權。不僅是IRST系統,更先進的光電分佈式孔徑系統 EODAS也開始出現殲20戰機上,甚至已經裝備在殲16戰機上了。

EODAS系統是由格魯曼公司和雷神公司聯合研發的一款新設備,這款設備除了可以充當夜視儀和紅外探測系統來使用以外,還可以對導彈目標和戰場情況進行收集和數據分析,最後直接傳送到飛行員所配套的頭盔顯示器上,哪怕殲20戰機上的EODAS系統在探測性能或者探測距離不及美國的同類型產品,但是整體性能也應該相差不大。而該系統也是美國F22A戰機所不具備的,尤其是頭盔顯示器。因此,對於洛馬公司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將F-35A戰機上已經成熟可靠的技術和設備轉移到F-22A隱形戰機上,以此讓其能夠滿足現代空中作戰的需求。當然,每架戰機的改造費用可不便宜,均價超過了2000萬美元,187架F-22A戰機將需要接近20億美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