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安日報-廣安在線

在嶽池縣白廟鎮鄭家村,一個特殊的“客廳”讓村民讚不絕口。在這裏,不僅讀書看報有一杯熱茶、農技培訓常有常新,村民們還能參與村裏的大小事決策……

近年來,我市以服務羣衆“零距離”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創新推動“放管服”改革向基層延伸,對全市400個村黨羣服務活動中心實施親民化改造,打造“客廳式”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睦鄰客廳”,村民在“睦鄰客廳”可以找村幹部幫忙代辦所有業務,實現了“小辦公、大服務”,有效解決了羣衆辦事“多跑路、時間長、辦不成”等問題,“小客廳”撬動了“大治理”。

資料圖

“睦鄰客廳”是啥樣?

“大廳”變“客廳”,服務更舒心

11月23日上午,在嶽池縣白廟鎮鄭家村,72歲的村民吳明貴正在翻閱農技推廣基本知識讀本。“以前村上哪有這樣既安靜又舒適的地方坐下看書哦!”吳明貴說,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環境變好後,像他一樣來“睦鄰客廳”打發時間的村民還真不少。

2018年7月,鄭家村“睦鄰客廳”正式投用,這是我市首個“客廳式”村級服務大廳。在“睦鄰客廳”,不僅村幹部值班有了專門的區域,還有供村民休息的“客廳”,“客廳”里布置了茶几、沙發、飲水機、空調、書架、便民觸屏一體機等設施設備,讓辦事村民在便民服務大廳就像在自己家裏一樣。

“大廳”變“客廳”。實施以建設村黨組織陣地和標準化村級黨羣服務活動中心爲主要內容的“磐石工程”,從2018年起,按照“辦公+休閒”功能多元化、“人工+智能”辦事便捷化、“服務+測評”工作貼心化的理念,我市投資350餘萬元將全市400個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大廳全部升級爲服務“客廳”。

從“大廳”到“客廳”,轉變的不僅是面貌,還有村幹部的辦事作風。依託“睦鄰客廳”,我市將醫保、民政救助等服務事項集中於辦事區,實現了辦事不出“廳”;對延伸至行政村服務點的45項事項提供“一站式”辦理,讓“數據”替村民“跑腿”;實現了諮詢、辦事一樣熱情,生人、熟人一樣和氣,忙時、閒時一樣耐心。

資料圖

“睦鄰客廳”有啥用?

“民事”變“家事”,辦事更暖心

“老梁,辦啥事哇?”11月24日,儘管溫度降到了個位數,但武勝縣鳴鐘鎮龍廟村“睦鄰客廳”依舊很暖心。還未等村民梁洪忠的雙腳完全邁進大門,坐班的村幹部錢安明便起身忙打招呼。

“請你幫我辦個自來水開戶手續!”梁洪忠一邊回答,一邊遞上身份證。而此時,該村第一書記文道才又迎上來,告訴老梁在一旁的沙發上休息一會兒,喝杯熱茶。

“現在來村上辦事,不止是接待很周到,事情也辦理得漂亮。”梁洪忠說,遇到需要跑鎮上的情況,也是由村幹部全部代辦,辦理完成後,還會第一時間反饋。“比如辦證件,他們會及時把證件送到家裏,很暖心!”

把羣衆的事當成自家事來辦,村幹部更上心、村民更放心。“睦鄰客廳”建成以來,充分發揮其中樞調度作用,各地還實行村幹部包組、黨員包戶,主動提供預約服務、上門服務。今年以來,我市已累計爲羣衆代辦服務1500餘次。

與此同時,各地還在“睦鄰客廳”設置“服務公開板”,利用村務意見欄、黨員微信羣等渠道,線下線上收集民意,利用“大數據”平臺,將羣衆呼聲最高的事項分爲八大類,繪製“黨旗飄、民事了”地圖,實時跟蹤、限期銷號;嚴格落實首問責任制,建立健全限時辦理制,確保辦理事項高質量,真正解民憂、解民難。

資料圖

“睦鄰客廳”有何益?

“他治”變“自治”,管理更稱心

“以前村民有了矛盾糾紛,我們三天兩頭跑、白天黑夜去,效果不一定好。現在他們自己就能解決問題。”11月23日,談起村裏的變化,鄰水縣柑子鎮桅子村臨時黨支部書記楊福平略顯興奮。

今年,在“睦鄰客廳”舉辦百姓議事會、鄉賢參事會、考覈評判會等活動的啓發下,該村又建立起了“村民小組議事會”自治組織。通過有效發揮村幹部、黨員、村民小組組長等“微治理”主體作用,桅子村從“面子”到“裏子”都在發生變化。

通過高效能自治化解“家長裏短”。相隔不遠,同屬柑子鎮的金關村村民參與村級事務“集體議”的熱情也被點燃。

“現在凡是涉及資金使用、項目實施,都要通過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才能執行。”村民鍾昌明回憶起不久前舉行的一次村民代表大會情形時感慨道,民意民聲有地方表達,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得到保障,大家參與村上事務的積極性自然高漲。

從愛理不理到自主管理;從柑子鎮到鄰水縣、乃至全市。依託“睦鄰客廳”引導羣衆參與公共事務決策、管理和監督,“大事一起幹、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鄉村治理新格局正在全面形成。

“村民們稱了心,積極參與共建共治共享。自然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建好、用好更要管好。下階段,將加強對“睦鄰客廳”的運行監管,確保“睦鄰客廳”真正變成村民的“家”,真正成爲幹羣之間的“連心橋”。(本報記者站 陳海彬 張天文 廣安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師帥)

編輯:李玉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