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 在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虎頭帽系列產品受到青睞。

圖②在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非遺傳承人在展示紅絲硯製作技藝。 本報記者 張雪攝

最近,苗族姑娘石佳的行程很滿,纔在長沙領受了湖南省2020年百名最美扶貧人物的獎項,又趕到濟南參加非遺博覽會。在不同的場合,她總是不遺餘力地宣傳自己經營的苗繡產品。石佳不是爲自己,她背後有近500名繡娘和她們的家庭,每多賣出一件繡品,就意味着她們又多了一份收入。

依靠手藝改變生活

石佳沒想過自己會和苗繡結下這麼深的緣分。

石佳聰明、漂亮、有闖勁兒,在北京唸了大學後,自己做生意風生水起。2017年,她回家鄉——湖南湘西花垣縣石欄鎮探親,遇到了石欄鎮文化站站長。站長正爲如何改善鎮里老百姓的生活條件,解決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無人照顧的問題而苦惱。“你能不能把苗繡產業做起來?”

石佳開始拒絕了,但家鄉的情況又讓她不忍。因爲沒有支柱產業,這裏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富裕,大部分年輕人外出打工,石欄鎮1.9萬名常住人口裏,留守兒童就有1200多人。把苗繡做起來的確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好出路,“苗族姑娘從小都會學一些苗繡,上手相對容易”。思考再三,石佳決定試試。

她成立了湘西七繡坊苗服飾文化公司,並聘請4位非遺傳承人作爲老師,給鄉鎮裏的婦女帶薪培訓苗繡技藝。培訓合格之後,公司和繡娘簽訂合同,她們可以自主選擇到公司基地上班,或是在家承接公司訂單。

3年過去了,公司走上正軌,已累計培訓1000餘位繡娘,簽約帶動48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1人。“繡娘們每月有了1500元到10000元不等的穩定收入,還可以留在家裏照顧孩子和老人,實現了‘揹着娃,繡着花,養活自己養活家’的生活。”石佳說。

和石佳不一樣,李柏穎是主動走近傳統手工藝的人。2015年底,他到內蒙古鄂爾多斯考察,一位29歲的年輕媽媽深深觸動了他,“因爲家庭貧困,且常年失業在家,她出現了抑鬱的狀況”。李柏穎想幫她以及和她一樣的女性,“要讓她們能賺錢,能照顧家,還要讓她們和社會多接觸,改變她們的精神狀態”。李柏穎嘗試從內蒙古當地傳統的頭花入手,讓年輕設計師設計了4款產品,再交給當地的貧困女性手工製作,沒想到200多個頭花一星期就賣完了,這讓他爲“媽媽製造”公益項目找到了方向。

依靠包括刺繡、扎染、剪紙、繪畫等在內的傳統手工藝,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實現了靈活就業和脫貧增收。

勇於嘗試網絡營銷

石佳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給產品找銷路上,她很清楚,只有把它們賣出去,才能把指尖技藝轉化成指尖經濟。否則,繡娘們增收以及做大做強品牌都無從談起。

原本,公司只在北京、濟南、湘西等地開設了4家實體店鋪,一場疫情讓石佳看到了網絡銷售的必要性和無限可能,現在,她把銷售的主陣地轉向了網絡——“包裝”淘寶店鋪、上直播間……今年6月,石佳的抖音賬號流量突破10萬。在直播時,她不拘泥於簡單介紹產品,而是懂得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圈粉,“粉絲量上來了,活躍度有了,纔會有更多人關注苗繡,購買我們的產品”。

今年54歲的宋水仙是水族馬尾繡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今年5月,她第一次通過網絡直播賣貨,“40萬人在線,成交1200單,成交金額共計9.5萬元”。這讓她初嚐了直播帶貨的力量。

越來越多的手藝人希望藉助網絡解決產品銷售的難題,不過,和他們嫺熟的指尖技藝相比,“新鮮”的網絡手段有時讓他們“力不從心”。65歲的郭明昌是齊筆製作技藝山東省級傳承人,2018年,他開始嘗試電商平臺銷售,“銷量一般,我自己歲數大了不會弄,孩子們又沒時間幹”。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的高成春是苗繡傳承人,她和郭明昌有着相似的困擾。

“很多非遺傳承人對內容創作不熟悉,產出的內容傳播度不高,存在曝光不足等問題。而且,他們對平臺的規則和運營瞭解不多,很難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抖音“山裏DOU是好風光”項目負責人說,手藝人們在接觸新的營銷手段時的確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

“山裏DOU是好風光”項目,正是致力於幫助貧困地區打造文旅品牌,帶動產業發展。“我們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和實施不同的推廣策略。同時,對傳承人進行新媒體培訓,幫助他們掌握內容創作、賬號運營等技能,讓更多人看到、購買他們的非遺產品。”該項目負責人表示。

注重提升產品價值

依靠一門手藝實現脫貧增收,離不開外部力量的支持。由中國婦女基金會和北京螞蟻力量傳統手工藝文化發展中心於2016年共同發起的“媽媽製造”專項基金項目就是其中的一股力量。

“媽媽製造”項目執行主任李柏穎介紹,“媽媽製造”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對包括非遺在內的傳統手工藝進行梳理,聯合設計師共同創作產品,再交給具備一定生產技能的低收入“阿媽”製作,使這些女性通過勞動獲得報酬、改善生活,“我們幫助她們成立合作社,並在資金、設計、供應鏈、傳播、銷售以及培訓等環節進行幫扶”。

“媽媽製造”最初走進雲南大理,遇到了不少困難。“我們提供設計師設計好的紋樣,找當地人製作扎染產品,並承諾對全部產品進行收購。當時挨家挨戶做了3天工作,才說服一個人答應嘗試。”李柏穎說,“開始是100條,見我們如約收購後,她又承接了200條的訂單。就這樣,慢慢得到當地人的信任後,我們成立了合作社。”如今,“媽媽製造”項目已經在14個省建立了50家合作社,直接幫扶了4000多名手藝人。

李柏穎告訴記者,他們對合作社按照訂單生產的產品全部收購,不管最終能否賣掉,絕不讓合作社成員“背”庫存,“在實際銷售過程中,我們發現,有的產品很快可以達到兩三萬件的銷量,有的確實不太好賣”。

李柏穎說,這幾年,圍繞非遺產品做文章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實現規模化銷售的很少,大家都在摸着石頭過河,“不是所有的傳統手工藝產品都具備產業化的可能性,我們首先找到適合的品類,比如刺繡、扎染,之後通過專業的設計師,創作出具有東方文化符號、又符合現代審美的產品。重要的是,要消除產品設計的年代感,提高產品的應用性及使用價值”。

“通過合作社,我們把設計、銷售、管理等方法教給手藝人們,除了‘媽媽製造’的訂單外,鼓勵他們依靠自己的能力對外接單。”李柏穎表示,教會手藝人運用市場化的手段發展壯大,實現造血式扶貧纔是更好的方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